周放(新能源汽車銷售經理)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全國兩會期間回答了關于燃油車退市時間表的問題。他說,“關于我們國家取消燃油車的時間表,工信部正在研究。但是現階段比這件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抓緊確定我國新能源汽車在2020后的占比?!?/p>
目前,中國已經確定2019年新能源汽車要占到市場總份額的8%,2020年要占到10%。
新能源汽車和傳統(tǒng)燃油汽車有此消彼長的關系,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更快,市場占比就更高,傳統(tǒng)汽車退出市場的節(jié)奏也就自然加快。
原科技部部長萬鋼則給出了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在全球市場所處的定位。2017年,我國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已經達到77萬輛,保有量已經超過160萬輛,占世界的一半。萬鋼說,中國電動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是世界電動汽車產業(yè)轉型升級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中國歡迎各國的電動汽車都到中國市場來,“使我們都能夠享受到多樣化的產品和多樣化的服務”。
2018年2月底,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出臺。新方案對續(xù)航里程的區(qū)間劃分更細致:續(xù)航里程在400公里或以上的,可獲5萬元補貼;續(xù)航里程在300公里(含)到400公里(不含)的,可獲4.5萬元補貼;續(xù)航里程在250公里(含)至300公里(不含)之間的,可獲3.4萬元補貼,而此前這一區(qū)間的新能源車可獲4.4萬元補貼;純電動車續(xù)航小于150公里的,不再享有補貼。
整體而言,新的方案對續(xù)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上的純電動乘用車提供了更高的補貼標準。
新政策還要求,在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新方案實行前的過渡期內,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按照此前對應標準的0.7倍給予補貼,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0.4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不變。
依據兩位部長透露的信息判斷,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將持續(xù)發(fā)力,未來將有更多品牌、類型的產品出現在市場。想要購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在過渡期或新版補貼標準實施后出手。
肖芳芳(住房貸款分析師)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全國兩會期間透露,2018年1月份,個人住房貸款同比增長21.4%,人民幣各項貸款整體貸款增長13.2%,個人住房貸款比整體貸款的增長多了將近10個點。盡管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內,個人住房貸款的增長有所減少,但仍然保持了較快的增長率,可以滿足市場的合理需要。個別銀行可能在個別時段,由于資產負債匹配方面的問題,出現了放款時間有所延長的情況。
就公眾關心的房貸利率問題,潘功勝認為,從稍長的周期來看,中國目前的房貸利率仍然處于比較低的水平。
目前來說,商業(yè)銀行會綜合考慮負債端利率上升以及房地產的風險溢價,從而對住房貸款利率自主進行定價,擴大利率的浮動區(qū)間,總體上是符合利率市場化的要求和趨勢的。而人民銀行會督促商業(yè)銀行嚴格落實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對住房貸款執(zhí)行差別化的定價,積極支持居民特別是新市民購買住房的合理需求。
現行的差異化住房貸款政策包括:貸款購買家庭首套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利率不低于人民銀行同期同檔次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貸款購買家庭第二套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利率不利于人民銀行同期同檔次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的1.1倍;暫停發(fā)放家庭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個人消費貸款不能用于購房。
從政策面分析,政府在2017年明確提出了“租售同權”,同時加大力度支持公積金貸款購房。由此可知,房產市場目前正處于一個結構轉換的調整期,市場正在逐步向“房產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方向調整。
對于想要貸款買房的消費者而言,可以明確我國的住房貸款基本可以滿足需要,不必擔心“銀行沒錢”,但是消費者必須評估自己的還款能力,合理配置還貸資金。
李啟立(理財經理)
中國銀行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首任主席郭樹清在兩會期間明確指出,各種違法違規(guī)的金融活動都必須堅決制止,要普及金融知識,提高大眾對金融風險識別意識,防范金融欺詐,“如果聽到保本高收益,這就要去監(jiān)管部門報告”。
今年,銀保監(jiān)將繼續(xù)整治銀行同業(yè)業(yè)務、理財業(yè)務等領域的相關亂象。同時,監(jiān)管部門特別注意到,信托和互聯(lián)網金融是薄弱環(huán)節(jié),今后要繼續(xù)加大力度整治。
在普通投資者看來,銀行賣的理財產品安全系數很高,雖然收益一般,但本金和收益一定都能如期拿到。事實上,在銀行里賣的理財產品出現大幅虧損、甚至出現欺詐的情況并不少見。
2016年南京銀行曝出理財產品虧損事件,銀行在推銷時稱“中低風險、穩(wěn)健增值”、“半年絕對回報13%”,期滿卻大幅虧損15%。實際上,投資者在銀行購買的并非銀行理財產品,而是銀行代銷的基金。
2017年上半年,某地銀行支行行長對投資者稱所賣的理財產品保本保息、年化8.4%的回報,但最后查明該產品子虛烏有,是該名工作人員實施的欺詐行為。
有些投資者自以為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提取時卻發(fā)現實際買入的是保險產品,不僅期限長,且收益率遠低于銀行理財,而買的時候工作人員卻模糊概念,“哄著”投資者快快下單。
對于投資者而言,應及時了解國家打擊理財產品亂象的相關情況,以此提高自己的警惕性。購買理財產品前,需明確以下幾點:區(qū)分銀行自營和代銷理財;區(qū)分理財和保險;不要購買超出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高收益未必拿得到。
尤需牢記,保本產品絕不可能高收益!
高峰(電信行業(yè)分析師)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針對取消流量漫游費,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正推動基礎電信企業(yè)加快開展套餐梳理和調整、系統(tǒng)開發(fā)和改造、測試和業(yè)務驗證等工作,確保廣大用戶在7月1日前享受到這一紅利。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還將鼓勵基礎電信企業(yè)繼續(xù)推進大流量互聯(lián)網卡、階梯式流量放心用等流量降費措施,確保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在網絡提速方面,將推進實現百兆寬帶普遍覆蓋,啟動千兆寬帶試點,提高寬帶速率,擴大公共場所免費上網范圍和4G網絡覆蓋的廣度和深度。
從2015年開始,中國基礎電信企業(yè)就開始執(zhí)行提速降費的政策,這一政策給消費者和運營商帶來雙贏。以中國聯(lián)通的港股為例,雖然2017年業(yè)績差于預期,但凈利潤增長仍有192.5%。
在2018年新一輪政策的壓力下,預計移動數據資費的下調可進一步鼓勵移動資費總量增長。由于提速降費致移動數據資費降低30%,券商紛紛下調了2018-2019年移動收入的預測。2017年移動ARPU(單個用戶所得利潤)為48元,同比升3.5%。目前主流預測2018~2020年移動ARPU將每年增長3%左右。
目前中國的光纖寬帶和手機寬帶用戶數量均居全球第一,目前50兆及以上寬帶用戶普及率超過70%,4G用戶突破10億。近三年來,在政策的指導下,基礎電信企業(yè)通過提速不提價、流量不清零、取消語音通話長途和漫游費等措施,進一步優(yōu)化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至2017年底,我國寬帶用戶的單價下降了90%,移動通信用戶的單價下降了83.5%。
從消費者角度考慮,新一輪的提速降費必將進一步提高普通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度;從投資者角度考慮,中國的基礎電信運營商目前都已上市,在降價政策下,三大公司未來的盈利增長空間將受到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