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婕
(華東師范大學 對外漢語學院,上海 200062)
作為漢語中一種常見構式,冗余否定一般指“在一個句子或短語中,表達否定的標記成分(“不、沒、別”等)不是理解該句子的意義所必須的……否定標記成分的出現與否不影響句子的意義內容”[1](P3),如“沒……以前、小心別……、好不……”等。學界對此的研究主要為個案研究:針對“差點兒沒VP”的研究,有朱德熙、沈家煊、石毓智、侯國金等;針對“難免不”的研究,有張誼生、李治平、陳媛等;針對“小心別VP”的研究,有戴耀晶、侯國金等。也有部分學者關注冗余否定的類型問題,如呂叔湘、沈家煊、石毓智等學者“以‘類’的概念宏觀論及冗余否定”[2](P67),曹靖一、王進文、楊子和王雪明等均從不同層面對冗余否定進行了分類,其中楊子和王雪明探討了語用影響參數下冗余否定的類型特征。但總體而言,對冗余否定構式的研究仍缺乏對該構式多樣性背后的共性的探索。
主觀性是許多語言的共同特征之一。所謂語言的主觀性,是指“在話語中多多少少總是含有說話人‘自我’的表現成分……,說話人在說出一段話的同時表明自己對這段話的立場、態(tài)度和感情, 從而在話語中留下自我的印記”[3](P268)。冗余否定同樣是人的主觀意志在語言上的體現,鮮明的主觀性是多樣的冗余否定構式的共同特性之一,這種主觀性主要表現在冗余否定標記上。張誼生認為,否定詞“沒”“不”作為否定的標記詞,本來與客觀命題的真值有關,但是隨著說話人主觀傾向的介入,“沒”“不”就從真值判斷轉向了主觀認識,“沒”“不”的否定義也就跟著轉變成了一種主觀情態(tài)義了。[4](P132)“沒”“不”等否定標記進入冗余否定構式成為冗余否定標記后,同樣隨著說話人主觀情感、認識和視角的介入發(fā)生主觀化,從而使冗余否定構式具有主觀性特征。故當冗余否定構式與相應常規(guī)形式的語義相同時(本文的討論均建立在此基礎上,不考慮歧義情況),冗余否定構式的主觀性程度高于常規(guī)形式。本文試圖分析冗余否定構式的主觀性表現,并解釋這種主觀性特征在言語交際中的應用。
語言作為人思維和交際的工具,同樣傳遞著人的情感?!啊楦小辉~應作寬泛的理解,包括感情、情緒、意向、態(tài)度等。 ”[3](P270)語言的表情功能可通過語調、語氣詞、代詞、副詞、詞序、重復等多種途徑得以實現,冗余否定也是人們表情達意的一種常用手段。一般而言,與相應的常規(guī)形式相比,冗余否定往往能夠表達說話人更強烈的主觀感情。試比較以下兩句:
例1 a.我認為非孫國仁不能勝任。(王朔《千萬別把我當人》)
b.我認為非得孫國仁才能勝任。
“非……不……”結構中,“非”表否定義,“不”也表否定義,又該構式與“非(得/要)……(才)……”同義,故“不”為冗余否定標記。例1b中的“非得”看似是否定形式,實際表示“必須”的肯定語義,例1a中的“非”表示否定義,加之冗余否定標記“不”,形成雙重否定。雙重否定表達的肯定語氣自然強于一般肯定形式所表達的肯定語氣,說話人“應該由孫國仁來任職”的主觀態(tài)度通過冗余否定表現得更為鮮明突出。再比較以下兩句:
例2 a.淑華看見這樣,倒有點后悔不該冒失地說了那句話,反倒引起她們的哀愁。(巴金《春》)
b.淑華看見這樣,倒有點后悔冒失地說了那句話,反倒引起她們的哀愁。
“后悔不該……”與“后悔……”同義,“后悔”隱含“不該”之義,故“不該”冗余。 例 2a中“不該”將“后悔”一詞“不應該做某事”的隱含語義凸顯出來,與例2b單用“后悔”相比,更能表現出的淑華因說話冒失而心懷的后悔之意。
除了表達更強烈的主觀感情,冗余否定有時還能附加說話人對某事件或人的態(tài)度。例如:
例3 a.我一想剛才那個別是她吧。(穆時英《南極》)
b.我一想剛才那個是她吧。
當“是……吧”表示對某事件提出自己的猜測時,其與“別是……吧”同義,“別”為冗余否定標記。例3a與例3b均表示“我”猜測剛才遇到的人是張老太婆,“別”在語義上冗余,但在語用上隱含了對后述事件的消極態(tài)度,即“我”并不希望剛才遇到的人就是張老太婆。例3b中“我”的猜測內容帶有主觀性,而例3a較之多了個冗余否定標記“別”,添加了“我”對猜測的消極態(tài)度,故例3a表現出的主觀程度自然高于例3b。再比較以下兩句:
例4 a.不巧的是他因急事外出了,(我)只好留下了這張名片。(森村誠一《人性的證明》)
b.巧的是他因急事外出了,只好留下了這張名片。
“不巧”和“巧”都表示客觀意義上的巧合,故“不”為冗余否定標記,但“不”隱含了說話人對某事件或人的主觀消極態(tài)度。例4a和例4b都表示“我”前去找人但對方剛好外出的巧合,但顯然“我”心里并不希望這種巧合發(fā)生,故不單單用“巧”,而是用“不巧”來表達我對這種巧合的消極態(tài)度,例4a的主觀程度自然高于例4b。
除了情感因素外,說話人的認識也是選擇冗余否定構式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與偏向于客觀描述的常規(guī)形式相比,冗余否定更能體現說話人的主觀認識如主觀判斷、評價、看法、感覺等。主觀認識同樣蘊藏于冗余否定構式中的冗余否定標記中,這些冗余否定標記根據說話人認識的變化發(fā)揮主觀減量或主觀增量的作用。
冗余否定構式中的“不”“沒”等否定詞并不影響對句義的理解,但帶有說話人的主觀認識。當說話人認為某事件所占的時間或數量比自己心理預期的時間或數量少,就會利用冗余否定構式,通過冗余否定標記對客觀時量或數量進行主觀上的減量。試比較以下兩句:
例5 a.李大夫跌跌撞撞地在水里蹚過來,略施小技,不一會兒,“連首長”夫人就蘇醒了。(張賢亮《土牢情話》)
b.李大夫跌跌撞撞地在水里蹚過來,略施小技,一會兒,“連首長”夫人就蘇醒了。
“不一會兒”與“一會兒”同義,都表示時間的短暫,故語義上“不”為冗余否定標記,但在語用上,“不”蘊含了說話人對客觀時量作出主觀減量的判斷或評價?!耙粫骸敝皇菍畲蠓蚓戎畏蛉说臅r間之短暫進行客觀描述,而“不一會兒”表示李大夫救治的客觀時間比主人公心理預期的時間要短。例5a的主觀性自然強于例5b。再比較以下兩句:
例6 a.售貨員阿姨見我躊躇不定,和顏悅色地對我說:“喜歡就買。這書銷得很快,剩下沒幾本了。 ”(佚名《書緣》)
b.售貨員阿姨……,和顏悅色地對我說:“喜歡就買。這書銷得很快,剩下幾本了?!?/p>
“沒幾本”與“幾本”同義,都表示數量之少,故語義上“沒”冗余,但在語用上“沒幾個”蘊含了說話人對客觀數量作出主觀減量的判斷或評價?!皫妆尽敝皇菍κS啾緮档拇蟾琶枋觯强陀^性的,而在“幾本”前加上“沒”,是售貨員主觀上對剩余圖書數量作出了減量的判斷,更能說明這本書的暢銷。故例6a的主觀性自然強于例6b。
冗余否定標記除了表現說話人對客觀量進行主觀減量,有時還能發(fā)揮主觀增量的作用。當說話人認為某事物的程度高于自己此前對該事物的主觀認識,需要加強對當前程度的肯定時,就會利用冗余否定構式,通過冗余否定標記對原有的程度量進行主觀增量。試比較以下兩句:
例7 a.誰福氣好哇,蘇家爸爸,曉卉已經做外國人,房子買了好幾幢,銅鈿不要太多噢,在伊面前我還能做人嗎?(唐穎《糜爛》)
b.誰福氣好哇,蘇家爸爸,曉卉已經做外國人,房子買了好幾幢,銅鈿太多了,在伊面前我還能做人嗎?
“不要太X”在某些語境下與“太X”同義,都是對某事物程度之高的描述,此時“不要”為冗余否定標記。例7b中的“太”具有一定主觀性,“銅鈿太多了”表明在說話人看來曉卉的財產很多。但與例7a相比,冗余否定標記“不要”的加入更能表現曉卉擁有財產的豐厚程度,“銅鈿不要太多噢”是說話人認為曉卉擁有的財產大大超出自己此前的認知而做出的主觀評價,這種主觀評價是在說話人原有的心理認知(“銅鈿太多了”)上做了增量的結果,故例7a的主觀程度高于例7b。再比較以下兩句:
例8 a.他們三個說得好不熱鬧,這可把開火車的王文林和張惠兩位老人急壞了。(高馳《山海關前不老松》)
b.他們三個說得好熱鬧,這可把開火車的王文林和張惠兩位老人急壞了。
在某些語境下“好不……”與“好……”同義,均表示某種心情、感受或情景的程度之高,此時“不”為冗余否定標記,但并不起主觀減量的作用,相反輔助“好”這一主觀增量標記,起到更強的主觀增量作用。例8b用“好”來修飾“熱鬧”的程度,而例8a加入“不”來輔助“好”,在“好熱鬧”的基礎上再次增加了“熱鬧”的程度量。
所謂視角,指“說話人對客觀情狀的觀察角度, 或是對客觀情狀加以敘說的出發(fā)點”[3](P269)。當人們對同一事物的觀察角度或思維角度發(fā)生變化,就會采取相應的語言形式。相對于常規(guī)形式,冗余否定的出現就是說話人視角變化在語言上的體現之一,冗余否定構式通過視角的轉換表現出鮮明的主觀性。試比較以下兩句:
例9 a.“博士剛才聲明,除非是到米頓大教堂去,否則決不懺悔?!保愒票搿缎粮癫┦康膽曰凇罚?/p>
b.“博士剛才聲明,除非是到米頓大教堂去才懺悔。”
“除非……不……”與“除非……才……”同義,表示一種例外條件的假設,“不”為冗余否定標記。例9b強調“懺悔”這一未然事件的唯一條件是“到米頓大教堂去”,例9a則強調如果無法滿足“到米頓大教堂去”這一條件的結果,即“決不懺悔”。冗余否定標記的加入表明說話人的視角從“懺悔”的唯一條件轉移到無法滿足唯一條件的結果,“除非……不……”這一冗余否定構式是說話人主觀視角變化下的產物,故具有主觀性。再比較以下兩句:
例10 a.在沒有找到大油田之前,我國3/ 4的石油來自油頁巖。(王雨《以循環(huán)經濟的理念促進油頁巖產業(yè)健康發(fā)展》)
b.在找到大油田之前,我國3/4的石油來自油頁巖。
“……以前”與“沒(有)……以前”同義,“沒”為冗余否定標記?!啊疀]VP’之前中‘沒’通過與VP結合,將說話人焦點從‘臨近VP的一個時間點或短暫時間段’轉移或擴展到‘VP以前較遠的一個時間點或較長的一個時期’”[2](P71)。因此,例10b傾向于“找到大油田”與“找到大油田前我國石油的來源情況”之間的臨近關系,關注點在于“找到大油田”;而隨著冗余否定標記“沒”的加入,“找到大油田”這一未然事件前的情狀被延展,例10a更關注這一未然事件之前的情況,即“我國3/4的石油來自油頁巖”。視角從未然事件轉移到該未然事件發(fā)生前的情況通過冗余否定構式得以實現。
在言語交際中,交際者會采取各種語言手段去滿足面子的需求。一般而言,否定會損害聽話者的積極面子,但冗余否定構式因其特殊的主觀性,相較于相應的肯定形式,有時反而能幫助說話人維護聽話人的積極面子。如:
例11 a.小心摔跤!
b.小心別摔跤哦!
“小心……”與“小心別……”基本同義,用于提醒聽話人提防或避免某事,此時“別”為冗余否定標記。侯國金認為“小心……”預設了聽話人打算做某事而不顧它的后果,“小心別……”預設了說話人不期望某事發(fā)生以及其發(fā)生的后果。[6](P74)可見“小心別……”帶有說話人的主觀意向,其主觀性高于肯定式,這種含有不希望消極事件發(fā)生的主觀意向的表達顯然比僅是預設某種消極結果的肯定式更為禮貌,更能維護聽話人的積極面子。再如:
例12 a.“說好明兒走的,您不是忘了吧?”(陳旭《故園風雨后》)
b.“說好明兒走的,您是忘了吧?”
“不是……吧”中的“不”為冗余否定標記,較“是……吧”僅表示一般猜測而言,“不”的加入表示說話人對自己猜測的否定,隱含了說話人對自己的猜測把握不大,有時更以削弱猜測的肯定性以避免因自己的猜測而造成對交際的妨礙,主觀性程度自然高于肯定式。例12a和b的語境是下屬提醒上司出差時間,例12b直接表達了下屬對上司忘記出差時間的猜測,有損作為聽話人的上司的積極面子,而例12a的“不”削弱了猜測的肯定性,隱含下屬試圖削弱自己猜測的肯定性來減少對上司積極面子的損害,故通過這種委婉的表達提醒上司。又如:
例13 a.“依你的能力啊,我看沒幾天就能搞定!”路經理拍著王沖的肩道。(徐子恩《變臉》)
b.“依你的能力啊,我看幾天就能搞定!”路經理拍著王沖的肩道。
根據上文所述,“沒”作為冗余否定標記,發(fā)揮主觀減量作用。較“幾天”而言,“沒幾天”是說話人路經理主觀上對 “幾天”的客觀量做了減量的表述,隱含了路經理對王沖能力的肯定和信任,更好地維護了聽話人王沖的積極面子。
總之,人的主觀意志控制著語言表達,往往通過不同的語言形式得以實現。本文將冗余否定構式與相應的常規(guī)形式作比較,從說話人的情感、認識和視角等方面論證了該構式的主觀性表現。冗余否定構式是語言自我表現的印記之一,有其獨特的表達作用。
[1]戴耀晶.試說“冗余否定”[J].修辭學習,2004(2).
[2]楊子,王雪明.現代漢語冗余否定的類型研究[J].語言研究,2015(1).
[3]沈家煊.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1,33(4).
[4]張誼生.試論主觀量標記“沒”、“不”、“好”[J].中國語文,2006(2).
[5]曹婧一.羨余否定的語用認知分析[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7.
[6]侯國金.冗余否定的語用條件——以“差一點+(沒)V、小心+(別)V”為例[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8(5).
[7]沈家煊.“好不”不對稱用法的語義和語用解釋[J].中國語文,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