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廣州市增城區(qū)仙村鎮(zhèn)中心小學 黃偉波
小學生由于其心理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的限制,對事物的規(guī)律和本質(zhì)的認識水平往往停留在表面,甚至會出現(xiàn)障礙。在語文教學中,我通過運用多種直觀啟發(fā)的教學手段,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在學習中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具體、全面、深入地認識事物,并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法國的蒙田在 《隨筆集》中有這樣一句話:語言是一種工具,通過它我們的意愿和思想就得到交流,它是我們靈魂的解釋者。古往今來,語言都是進行交流活動的重要媒體。因此,如果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能充分利用語言的這些特性,適時進行啟發(fā)、點拔,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所謂語言啟發(fā),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對教學對象作形象化的語言描述,讓學生較容易地認識有關(guān)的事物。教師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話語,富含情感的語調(diào)、手勢、表情,再加上對典故、比喻、歌謠、成語等的巧妙運用,都會形成較強烈的 “磁力”,吸引學生注意力,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體驗,進而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在教 《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我引導(dǎo)學生抓文章開頭的一段“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庇蔑柡楦械恼Z言閱讀出來,讓學生一下就體現(xiàn)到小女孩的確十分凄慘,從而更好地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在教授 “狐假虎威”這個成語時,我運用形象的話語,并配以適當?shù)捏w態(tài)語言,向?qū)W生講述狐貍怎樣借助老虎的威風的故事,使學生既感興趣,又深刻領(lǐng)悟到這個詞的意義。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jīng)說過: “注意力是心靈的天窗,只有打開這扇天窗,才能讓智慧的陽光撒滿心田?!比绻麑W生學習時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難集中在一定的學習對象上,也就不能感知和認識教材。為此,我們要根據(jù)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長時間集中的思維特性和知識經(jīng)驗少的特點,運用實物進行直觀啟發(fā)教學,化抽象為具體,就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看得到,辨得準,進而記得牢。我在教 《金色的魚鉤》一文時,用生了繡的一根針彎成魚鉤,讓學生輪著拿起觀察,讓其親身感受一下 “金色的魚鉤”,學生的興趣一下子濃了,對文章主題的理解也自然是水到渠成。在習作課中,特別是狀物的文章,利用實物進行啟發(fā),有時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寫 《小鬧鐘》這篇文章時,我把一個小鬧鐘帶到課堂上讓學生仔細觀察,看形狀、顏色、了解性能,并指導(dǎo)、鼓勵學生先說說,然后寫下來。由于所寫物體較為具體化,學生寫出來的文章質(zhì)量也較高。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們,借助實物進行啟發(fā)教學,既是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的有益良方,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在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演示一直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隨著技術(shù)的進步,演示的方式也經(jīng)歷了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演示啟發(fā)教學就是在課堂上利用實物、模型或師生表演進行啟發(fā)的一種教學手段。通過學生的視覺器官,以形象感染來借物說理,化難為易,突出教材的重點,解決教材的難點,增強學生理解的深刻性。如教 《詹天佑》一文,學生對詹天佑主持下采用的 “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和 “中部鑿井法”不易理解,單靠語言講述也難于明白。這時,我把課前準備好的兩塊泥團(根據(jù)文章介紹的地形設(shè)計)拿出來,分別演示兩種不同的鑿井法,學生通過觀察演示,對兩種不同的鑿井法也就一目了然了。此外,教學 《飛奪瀘定橋》、《夜鶯之歌》時,我?guī)ьI(lǐng)學生進行演示表演。這樣形象有趣的直觀演示,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陶冶了學生情感,又突破教材難點,突出了教材的重點,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容易理解、記憶深刻。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學的手段和技術(shù)日益先進和多樣,而多媒體教學就是其中一種常用而有效的教學方式。多媒體的特點是圖、文、聲、像并茂。多媒體啟發(fā)教學就是通過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面,標準逼真的情景朗讀,悅耳的音樂背景,妙趣橫生的益智游戲,把學生帶入寬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進取,從而使學生會學、愿學、樂學。像教學 《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進行直觀啟發(fā)教學,使得小女孩五次劃燃火柴及五次出現(xiàn)的幻象生動而形象,學生看后回味無窮,記憶自然牢固。多媒體的有效運用,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興趣盎然。在圖聲文的靜態(tài)美、動態(tài)美、意境美中深刻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