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鵬飛
(中共山東省日照市委黨校,山東 日照 276826)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管黨治黨新思想新戰(zhàn)略新舉措,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它既有基于歷史視角對黨建歷史資源的尋求和積淀,又有基于問題導向對現(xiàn)實危機的把脈和直面,為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頂層設計、立柱架梁,是黨的建設探索的新里程碑。
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黨的治黨原則和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政治優(yōu)勢的一大法寶。建黨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始終成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領導核心,根本原因在于能夠一以貫之的嚴格按照管黨治黨方針加強黨的建設。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針對“如何把大量農民和小資產階級出身的黨員培養(yǎng)成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戰(zhàn)士,以保持革命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問題”,著重強調思想上要先入黨。1929年古田會議要求用無產階級思想克服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以保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為我們黨和軍隊鑄造了政治靈魂,形成了“思想建黨”的黨建原則??谷諔?zhàn)爭時期的延安整風運動是思想建黨的典范,它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廣泛、生動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教育運動,是用無產階級思想克服非無產階級思想,特別是小資產階級思想的思想改造運動,也是打破黨內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思想束縛的思想解放運動。及至黨的七大,思想建黨上升到毛澤東建黨路線的高度,并得到了完整的闡釋。從此,思想建黨作為黨的建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黨和國家發(fā)展的不同時期都發(fā)揮了“思想先行”的強大政治優(yōu)勢。值得一提的是,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對我們黨在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形成的優(yōu)良作風作了集中概括,“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的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盵1]這三大作風給黨的作風建設賦予了科學內涵,提出了明確的標準和要求。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把從嚴治黨提升到執(zhí)政黨生死存亡的戰(zhàn)略高度。鄧小平指出:“要搞好我們的黨風、軍風、民風,關鍵是要搞好黨風?!币鞍衙珴蓶|同志的建黨學說和黨的一整套作風恢復起來,發(fā)揚起來”。[2]1980年11月,在中紀委召開的座談會上,陳云尖銳的指出:“執(zhí)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面對改革開放新時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局面,鄧小平明確提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即既要加強思想建設,又要加強制度建設,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黨的制度建設思想。他指出,“我們過去發(fā)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3]他強調,改革現(xiàn)行制度中的弊端,既要解決思想問題,又要解決制度問題,歸根結底必須從根本上改變那些不合理的制度。加強黨的制度建設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障。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不斷推進,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執(zhí)政形勢和任務也日趨復雜艱巨,黨中央更加重視制度建黨理論探索。江澤民強調,“從嚴治黨,關鍵在于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約束力的機制,使黨的各級組織對黨員、干部實行有效的管理和監(jiān)督,及時發(fā)現(xiàn)矛盾、解決問題,使黨的肌體始終保持健康?!盵4]黨的十六大以后,黨的建設進入大規(guī)模制度治黨階段。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指出:“建設好、管理好一個有幾千萬黨員的大黨,制度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長期性。必須始終把制度建設貫穿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之中,堅持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繼承傳統(tǒng)、大膽創(chuàng)新,構建內容協(xié)調、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p>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繼承過去從嚴治黨基本原則和思想的基礎上,更加強調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剛,要剛柔并濟、同向發(fā)力、同時發(fā)力?!彼麖娬{,思想教育要結合落實制度規(guī)定來進行,制定制度要廣泛聽取黨員、干部意見,使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為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也使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成為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5]這一重要論述既是對黨的建設歷史經(jīng)驗的科學總結,也是對從嚴治黨特點和規(guī)律認識的深化。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審議通過《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充分體現(xiàn)了習近平的這一管黨治黨思想。
縱觀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黨建思維,其發(fā)展是一脈相承的,其基調九十多年來歷久彌新。在黨的建設創(chuàng)新演進過程中呈現(xiàn)出一個前后呼應和貫通創(chuàng)新的體系。
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問題就是公開的、無畏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xiàn)自己精神狀態(tài)的最實際的呼聲?!盵6]每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的建設總體狀況是好的,但一個時期以來,由于管黨治黨寬松軟,也出現(xiàn)了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六中全會上《關于〈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的說明》中指出的:在一些黨員、干部包括高級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堅定、對黨不忠誠、紀律松弛、脫離群眾、獨斷專行、弄虛作假、庸懶無為,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好人主義、宗派主義、山頭主義、拜金主義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突出,任人唯親、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現(xiàn)象屢禁不止,濫用權力、貪污受賄、腐化墮落、違法亂紀等現(xiàn)象滋生蔓延。特別是高級干部中極少數(shù)人政治野心膨脹、權欲熏心,搞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團團伙伙、拉幫結派、謀取權位等政治陰謀活動。這些問題,嚴重侵蝕黨的思想道德基礎,嚴重破壞黨的團結和集中統(tǒng)一,嚴重損害黨內政治生態(tài)和黨的形象,嚴重影響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
肩負民族復興歷史重任的中國共產黨,能不能在新的歷史時期繼續(xù)獲得廣大人民的認同,得到群眾真心實意的擁戴,關鍵還要取決于黨的思想和作風建設,看執(zhí)政黨是否能夠始終保持清正廉潔,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在這一點上,蘇聯(lián)共產黨亡黨已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反面典型。在長期的執(zhí)政過程中,蘇共內部形成的官僚特權階層嚴重腐蝕了蘇共的軀體,使其產生蛻變,脫離了人民群眾,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擁護。在蘇聯(lián)解體之前,蘇聯(lián)社會科學院曾進行過一次問卷調查,被調查者認為:蘇共仍然能夠代表工人的占4%,代表全體人民的占7%,代表全體黨員的占11%,代表黨的官僚、干部、機關工作人員的竟占85%。[7]歷史和現(xiàn)實都表明,一個政權也好,一個政黨也好,其前途與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不能贏得最廣大人民的支持,就必然垮臺。由此可見,在今天,能否直面黨自身存在的問題,切實全面從嚴治黨,是關系到黨的執(zhí)政地位、社會政治穩(wěn)定乃至現(xiàn)代化事業(yè)興衰成敗的大問題。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知恥后勇者興旺發(fā)達,諱疾忌醫(yī)者自取衰亡。辦好中國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作為承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重任的中國共產黨,只有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黨自身存在的問題,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勇于面對黨面臨的重大風險考驗和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以頑強的意志品質正風肅紀、反腐懲惡,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新征程。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履新伊始面對中外記者就斬釘截鐵的宣示:“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睆淖畛醯摹爸醒氚隧椧?guī)定”,到“先治標后治本,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再到“打虎”“拍蠅”“獵狐”“無禁區(qū)、零容忍”等系列措施,無不體現(xiàn)了用好“以問題為導向”這個抓手,排除一切干擾,著力解決管黨治黨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的問題,自覺將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主體責任扛在肩上,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實現(xiàn)長管長嚴,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正式提出“全面推進從嚴治黨”重大戰(zhàn)略,強調“從嚴治黨必須具體地而不是抽象地、認真地而不是敷衍地落實到位。”為此,他對新形勢下如何堅持從嚴治黨提出了“八點要求”:落實從嚴治黨責任,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從嚴管理干部,持續(xù)深入改進作風,嚴明黨的紀律,發(fā)揮人民監(jiān)督作用,深入把握從嚴治黨規(guī)律。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期間提出“四個全面”思想,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這一系列重大戰(zhàn)略思想和重大舉措,標志著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形成,成為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比绾渭訌婞h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破解黨的建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最大限度地增強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zhàn)斗力,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思考和解決的重大課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我們黨進行了艱辛的理論和實踐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黨的十九大全面總結了這些歷史經(jīng)驗,與時俱進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作出了“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等八個方面的戰(zhàn)略部署,將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新高度,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這個總要求包含六個方面的內容: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根本原則。這也是當代中國的最高政治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新時代,我們黨要領導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yè)、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治國理政全過程和各方面,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
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是指導方針。強國必先強黨,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們黨從長期執(zhí)政黨建設實踐中得到的重要認識和結論,更是我們黨完成新時代歷史使命的根本保證,必須長期堅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全面從嚴治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有差不多了,該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勞永逸的想法,不能有初見成效就見好就收的想法。必須持之以恒、善作善成,把管黨治黨的螺絲擰得更緊,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盵8]
加強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是工作主線。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十九大報告以“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代替“執(zhí)政能力建設”,標志著我們黨對新時代黨的歷史方位的認識更加明晰,對長期執(zhí)政條件下面臨風險考驗的把握更加精準,彰顯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登高望遠的歷史擔當。踏上長期執(zhí)政的新征程,中國共產黨必須堅持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不斷推進執(zhí)政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必須牢記黨的宗旨,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執(zhí)政理念;必須堅持常抓不懈、久久為功,打好全面從嚴治黨的持久戰(zhàn);必須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全面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本領。
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是總體布局。與以往相比,十九大報告以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新五大建設代替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把紀律建設納入五大建設,體現(xiàn)了全面從嚴治黨新形態(tài);將制度建設貫穿于新五大建設,體現(xiàn)了制度治黨、依規(guī)治黨這一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之道;以反腐敗斗爭取代反腐倡廉建設,彰顯了我們黨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決心堅如磐石;特別是第一次把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強調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統(tǒng)領其他各項建設,明確提出“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系統(tǒng)論述了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具體要求,強調要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嚴格執(zhí)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等等。這些重要論述,是對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實踐創(chuàng)新和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的系統(tǒng)總結,把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理論與實踐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是根本要求。黨的建設質量關乎黨的領導力、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關乎黨的生命。十九大報告首次把“黨的建設質量”納入黨的建設總要求,充分體現(xiàn)了我們黨對黨建工作質量的高度重視,表明黨的各方面建設必須強化質量意識,落腳到實際成效上來。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就是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切實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就是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切實提高黨的思想建設質量;就是要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干部隊伍,提高黨員干部隊伍質量;就是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建設質量;就是要健全黨和國家監(jiān)督體系,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就是要全面增強執(zhí)政本領,提高黨的執(zhí)政質量。
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jīng)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是根本目標?!白咴跁r代前列”彰顯黨的先進性;“人民衷心擁護”彰顯黨的群眾基礎和執(zhí)政根基堅如磐石;“勇于自我革命”彰顯黨最鮮明的政治品格;“經(jīng)得起各種風浪考驗”彰顯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特別是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朝氣蓬勃”彰顯黨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個根本目標相比較于歷次黨代會關于黨建目標的表述更為鮮明和具體,集中體現(xiàn)了黨的性質、宗旨、綱領,體現(xiàn)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取向、政治品格、使命擔當,深刻回答了我們黨要把自己建設成為一個什么樣的黨的問題,為新時代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是一個科學有機的整體,根本原則、指導方針、工作主線、總體布局、根本要求、根本目標緊密聯(lián)系、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根本原則、指導方針是遵循,引領黨的建設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工作主線是綱和魂,綱舉目張,魂在本在;總體布局是重點、是路徑,是黨的建設的實體支撐和具體抓手;根本要求是依據(jù)、是根本點,黨的建設要緊緊圍繞這個要求來展開,時刻不能偏離;根本目標是指向和落腳點,黨的建設一切工作都要朝著這個目標來加強、按照這個目標來檢驗。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8個方面重點任務,對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頂層設計、戰(zhàn)略部署,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進一步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一歷史性課題,標志著我們黨對執(zhí)政黨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
[1]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3]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江澤民.治國必先治黨 治黨務必從嚴 [N].人民日報,2000-04-02(1).
[5]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10-09(2).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7]洪世新.從蘇共黨建的失敗談黨的建設的根本問題[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03(4).
[8]習近平在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7-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