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敏
摘 要?微課是結(jié)合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根據(jù)教學主題進行碎片化的學習的新型教學方法,它的主要內(nèi)容是教學視頻。與傳統(tǒng)單一資源下的教學模式不同,微課教學針對某一主題,涵蓋了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素材、教學反思以及學生聯(lián)系和反饋等綜合因素,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半結(jié)構化、主題式的單元應用環(huán)境。新教育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將微課和自主學習相結(jié)合,不失為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微課教學;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3-0023-01
微課的教學時間一般比較為3-5分鐘,主要是針對某一章節(jié)的知識點進行教學視頻或音頻的講解。數(shù)學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和理解能力,當學生在自主學習時遇到困難,如果沒有教師的指導,很難系統(tǒng)、深入、清晰地理解課本知識,因此培養(yǎng)學生在數(shù)學中的自學能力具有一定的難度,而微課的引入恰好彌補了這些不足。
一、微課的應用,能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主題突出、內(nèi)容具體是微課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時間較短,教學者會在課前進行精心的預設和演練,針對某一單元的課題,如何深入淺出地將知識點講解的清晰明了是一大挑戰(zhàn)。因此一般來講,微課的內(nèi)容主題是十分明確地,學生能在短時間內(nèi),通過視頻或音頻,快速了解一個知識點的內(nèi)容,在自學過程中,這點十分重要。
學生如果在自學過程中遇到不清楚的問題,就可以針對自己不理解的內(nèi)容進行微課學習,比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的知識點教學時,要讓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和面積的計算方式,最主要的要讓學生了解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之間的關系。在微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觀察法、演示法,先讓學生進行小游戲,將長方形的一組對角向外拉,變形后的圖形就是平行四邊形,然后用數(shù)方格的辦法啟發(fā)學生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之后通過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將平行四邊形還原成長方形,從而得出它的面積計算方式。最后可以用花壇等例題來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整個過程清晰明了,學生通過對長方形知識的理解進行學習遷移,從而把握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和面積計算方法。
二、微課的應用,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自學方式基本就是看教材或者是做練習題,方式單一,內(nèi)容枯燥,讓學生無法提起學習的興趣,無法保持持久的注意力,自然就沒有辦法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但是微課通過多媒體技術,用視頻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自學,利用音像圖形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內(nèi)容精簡、豐富、有趣,將枯燥的知識變得生活形象,學生自然就會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中,興趣也自然提升了。
比如講解圓的時候,學習圓的形狀和周長的時候,可以通過圖片展示比如車輪、太陽等生活中物品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圓形的定義,可以用動畫分解的方式了解圓的構造,從而學會圓形周長的計算方式。微課能利用情景化的教學模式,形成一個主題鮮明、內(nèi)容豐富、結(jié)構緊湊的“教學資源包”,能實現(xiàn)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風格的融合,讓學生的自學過程更靈活、更輕松、更有趣。
三、微課的應用,能擴展教學的時空范圍
微課是多媒體技術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除了實時教學,教師還可以將為可制作成供大家下載的視頻文件,這樣不管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學生都能下載自己需要的微課文件進行自學。甚至還能就一個知識點聽取多位教師的不同的微課講解,這種方式完全突破了空間的限制。
傳統(tǒng)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時,學生只能通過記筆記的方式記錄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課后通過筆記回憶教師講解的內(nèi)容,但是這種記憶方式一方面不全面,因為不可能記錄教師說的每一句話,另一方面有可能在記憶中所以記錄時產(chǎn)生了誤差,這會導致在進行練習時就會出現(xiàn)錯誤。微課能記錄教師的授課過程,可以進行反復的回放、暫停等,能幫助學生全面清晰的進行預習、自學、復習,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在時間上的限制。
四、微課的應用,能增強自學交流互動
很多人認為自學就是自己一個人學習,這種觀點過于片面,真正的自學是發(fā)揮學生的主導性,通過思考、研究、交流、探索等過程,完成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學生自學的過程不應該是孤獨、安靜地,相反,真正的自學一定離不開和他人的溝通交流。
微課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能夠做到及時的交流與反饋,教師可以通過在微課中設置問題等方式去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索和發(fā)現(xiàn),最后還可以用“你還能想出什么問題”之類的語言來激發(fā)學生自行探索和研究知識的可能性。比如圖片上有2棵蘋果樹,每棵有水果4個,5棵桃樹,每棵有水果3個,教師可以問“桃子有?”“蘋果有幾個?”之類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3×5、2×4的乘法計算,最后還可以問“你們還能提出什么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并進行其他數(shù)字的計算。
因為學生的問題側(cè)重點不同,教師可以制作不同的微課,比如有的學生計算能力較差,教師可以讓他們多練習計算題,對概念理解不清楚,教師可以著重解釋概念的關系??傊茏寣W生借助微課教學抓住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促進學生思考,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參考文獻:
[1]邱曉紅.微課在小學英語自主學習中的設計與應用的實踐與思考[J].華夏教師,2018(14):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