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錦珍,盧小虎,朱彩云,林育青
(深圳市人民醫(yī)院·暨南大學第二臨床醫(yī)學院骨科,廣東 深圳 518000)
股骨脛骨折作為臨床常見病癥,好發(fā)于中老年群體,多因骨質疏松造成,患者基礎疾病及體質易對患者治療效果造成不良影響,下肢突然扭轉、平地滑到及由床上跌下等因素均能導致骨折[1]。研究發(fā)現(xiàn),多數(shù)中老年患者骨折后的愈合速度較慢,需長時間臥床休養(yǎng),若不接受有效治療、護理,易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等并發(fā)癥,增加患者痛苦;同時也容易影響患者精神狀態(tài),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故需強化患者臨床護理[2-3]。臨床護理路徑作為臨床護理工作重要組成部分,能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制定標準護理計劃,從而為患者提供住院護理圖示。臨床護理路徑要求護理專業(yè)人員給予特定患者優(yōu)質的照顧,用最適當介入順序、時間順序對護理過程進行管理[4]。研究表明,給予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能有效減少患者醫(yī)療費用,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使服務品質得到改善,提高患者對護理、醫(yī)院的滿意度[5]?;诖?,本研究對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在改善股骨脛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程度的影響進行分析,探討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價值?,F(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深圳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3例股骨脛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n=30)和研究組(n=33);所有患者均符合入選標準。對照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齡60~76歲,平均(68.68±2.75)歲;骨折原因:墜落傷7例,撞擊傷10例,砸傷13例。試驗組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齡60~78歲,平均(68.71±3.03)歲;骨折原因:墜落傷9例,撞擊傷13例,砸傷1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骨折原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納入標準 (1)所有入選對象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為股骨脛骨折,符合手術治療要求;(2)無精神疾病、意識障礙[6];(3)無凝血功能障礙;(4)術前活動水平、生活質量表現(xiàn)良好;(5)無嚴重的合并癥;(6)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7)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1)存在其他部位骨折者;(2)合并有惡性腫瘤、精神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及其他嚴重合并癥者;(3)有病理性股骨脛骨折;(4)有意識障礙、言語障礙者,無法與醫(yī)護人員進行正常溝通、交流[7];(5)合并有心臟、肝、腎等臟器功能疾??;(6)非自愿參加者。
1.3.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具體包含:術前給予患者疼痛教育,告知患者手術治療后可能出現(xiàn)的疼痛等并發(fā)癥,指導相關處理措施及注意事項,使患者對術后疼痛情況進行一定了解;遵醫(yī)囑給予患者適當鎮(zhèn)痛治療,告知患者遵醫(yī)囑用藥;術后給予患者飲食指導、心理護理,指導患者多攝入低鹽、高維生素、高纖維等,戒煙戒酒;觀察患者心理狀態(tài)變化,適當給予患者心理疏導,緩解患者不良情緒。
1.3.2 研究組 患者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開展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內容如下:(1)疼痛護理:入院后給予患者靜脈抽血,幫助患者接受相關科室檢查;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記錄傷口引流量,術后降低患者局部組織出血以及疼痛和腫脹癥狀;指導患者聽音樂、深呼吸及看書等鍛煉,分散患者注意力,減輕疼痛[8]。(2)康復訓練護理路徑:于術后第1~4天,指導患者開展患肢肌肉舒張收縮和踝泵運動等訓練,10 min/次,3次/d;并于術后4~10 d幫助患者進行CPM機被動性膝關節(jié)鍛煉,訓練時間為30 min/次,每天2次,并在每次訓練后對膝關節(jié)進行20 min冰敷[9]。指導患者膝關節(jié)主動屈伸鍛煉、直腿抬高鍛煉、蹬腿訓練和髖膝關節(jié)鍛煉,各20組,3~5次/d。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段疼痛程度、心理健康水平變化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10]對患者術后第1、3、5天及出院時疼痛程度進行評估,總分0~10分,0分代表無痛感,10分代表劇烈疼痛、無法忍受,評分越高代表患者疼痛越嚴重。(2)心理健康水平: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護理前后心理健康水平進行評估[6],SAS和SDS均包括20項內容,每項內容用1~4分4級評分法,SAS、SDS總分均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越差[11]。(3)并發(fā)癥:包括壓瘡、肺部感染、骨折愈合不良、關節(jié)僵直、深靜脈血栓等。
研究組患者術后第1、3、5天及出院時疼痛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段疼痛VAS評分比較±s,分)
干預后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心理健康水平比較±s,分)
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9.10%(3/33)低于對照組30.00%(9/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股骨脛骨折是存在創(chuàng)傷性、疾病性的損傷,能給患者帶來嚴重身心創(chuàng)傷,重者造成終身殘疾,影響患者健康及生活質量[12]。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股骨脛骨折患者若不及時接受有效治療,與同齡、同性別正常人比較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其1年內死亡風險高于正常無股骨脛骨折患者15.0%~20.0%[13]。同時,因多數(shù)老年股骨脛骨折患者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壓及糖尿病等相關慢性內科疾病,機體功能退化,身體耐受能力較弱,造成患者臨床治療難度增加,臨床護理要求亦隨之增加。目前,手術是臨床明確診斷股骨脛骨折后采用的主要治療手段,而人工置換術是最常用的手術療法,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促進患者機體功能恢復,但多數(shù)患者因疾病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身心遭受較大打擊,需及時給予患者有效護理[14]。
研究表明,在臨床護理過程中需以患者為中心,根據(jù)患者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合理的臨床服務,促進患者康復[15]。臨床護理路徑干預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方法,能根據(jù)患者生理、病理需求制定詳細護理計劃,爭取在短時間內實現(xiàn)最佳治療;與此同時,醫(yī)護管理人員需對護理計劃和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做好實時反饋和調整,進而利于及早發(fā)現(xiàn)護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及時做好應急處理[16-17]。臨床護理路徑有助于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提高患者對護理及醫(yī)院的滿意度[18]。因此,在股骨脛骨折圍術期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能規(guī)范護理管理,有效評估,進而最大程度減輕患者疼痛[19]。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能有效改善股骨脛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程度,調節(jié)患者情緒,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但本研究選取樣本量較少,觀察時間較短,隨機分組可能導致研究結果出現(xiàn)一定偏倚,后面可增加樣本量開展深入性研究。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能有效改善股骨脛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減輕機體疼痛,緩解或消除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調節(jié)患者心理健康狀態(tài),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促進患者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1] 曾健聰,楊云海,謝玲玲.股骨頸骨折全髖關節(jié)置換與骨折內固定術治療股骨脛骨折的療效比較[J].當代醫(yī)學,2014,20(27):79- 80.
[2] 劉娟.人性化護理在股骨脛骨折護理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8):223-224.
[3] 黃曉蘭.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頸骨折患者的應用效果探討[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6):148-149.
[4] Gupta A.The effectiveness of geriatrician-led comprehensive hip fracture collaborative care in a new acute hip unit based in a general hospital setting in the UK[J].J R Coll Physicians Edinb,2014,44(1):20-26.
[5] 邢秀麗.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5,23(22):142-143.
[6] 張琦,夏明嬪,唐萬彪.優(yōu)質護理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圍術期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6,32(14):2229-2231.
[7] 王銳.臨床護理路徑在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6,14(4):113-114.
[8] 吳玲玲,陳瑜婷,張木春,等.常規(guī)護理及臨床護理路徑預防股骨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10):201-202.
[9] 明霞.綜合護理措施對于股骨轉子間骨折術后疼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5,18(8):1397-1400.
[10] 陳敏. 延伸護理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27):1-2.
[11] Irwin AN,Heilmann RM,Gerrity TM,etal.Use of a pharmacy technician to facilitate postfracture care provided by clinical pharmacy specialists[J].Am J Health Syst Pharm,2014,71(23):2054-2059.
[12] 陳海云,楊美玲,李海永.股骨轉子間骨折中的護理干預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2):8-10.
[13] 陳劍虹,李順東,童培建,等.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與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對比研究[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16,24(2):18- 21,28.
[14] 王水清,陳彩燕.綜合性護理干預在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36(19):2954-2955.
[15] 梁磊,季英,王雪華,等.早期護理干預模式對預防高齡患者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并發(fā)癥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 17(20):62-64,67.
[16] Niedhart C,Preising A,Eichhorn C.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osteoporosis fracture-related hospitalisation rate due to intensified,multimodal treatment-results from the Integrated Health Care Network Osteoporosis North Rhine[J].Z Orthop Unfall,2013,151(1):20-24.
[17] 張興林,左海寧,周智勇,等.股骨轉子間骨折術前有無骨牽引對手術治療的影響研究[J].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電子版),2015,9(4):454-458.
[18] 張宵宵,詹歡樂.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治療依從性影響和并發(fā)癥的預防作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32):126-127.
[19] 李驊玫.臨床路徑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圍術期的護理效果[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5):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