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英 湖北長江報刊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傳統(tǒng)紙媒作為曾經的媒體潮流引導,在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傳播上一直以來都是領軍者,具有很強的資本底蘊,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紙媒也漸漸顯現創(chuàng)新不足的缺點,所以新媒體和紙媒合作,會使雙方進行融合和提升。否則在這個發(fā)展迅速的時代,跟不上需求的變化,最終只有被淘汰的結局。
全媒體時代特點之一就是獲得信息的門檻變得更低了,它不像傳統(tǒng)紙媒一樣會受到時間地點和呈現形式的過多限制。在這一點上要感謝技術的發(fā)展和網絡的普及,實現了獲得信息的便利性。同時這也是催生很多新行業(yè)產生的動力。全媒體時代的信息接收形式有很多,電腦,平板,手機,等等這些都是全媒體時代的推動者,盡管說這本身只是科技的發(fā)展,但是在科技的應用上,不得不說它改變了時代的方方面面,在媒介形式和功能上,它讓信息觸手可得,更加及時,在每一個人都能成為信息消費者和傳播者的時代刻,信息的傳播速度遠遠超出預想,它讓信息的傳遞和普及變得更加簡易。
由于現代人的工作生活節(jié)奏變得更快,所以紙質閱讀事實上也逐漸到了一個冷淡期,這并非是對于紙質書籍價值的忽視,而是出于對時間緊湊做出的改變,對于自身閱讀需求做出的不得已的讓步,而且現代人絕大多數人也很難能夠花費好幾個小時,平心靜氣的閱讀一本書籍,但是事實上也還是有著閱讀需求的,所以在全媒體時代,就給人們提供了碎片化的閱讀形式,利用等車的幾分鐘,地鐵上的時間就可以及時的刷新聞,刷動態(tài),了解一切自身想要知道的事情。而且花費的時間不會對正常的生活工作產生妨礙和影響,隨開隨收。
傳統(tǒng)媒體尋求改變就一定要以用戶作為需求主體,同時這也是新媒體起初發(fā)展的借鑒,時刻換位思考,站在用戶的角度來進行方案的制定,也符合全媒體時代下大眾的需求,事實上傳統(tǒng)紙媒本身就具有內容鮮明且眼界行的特點,是較為有信息信服力的媒介,在信息的質量上是值得起推敲的。相較于目前更多的雜亂的快餐式的信息來說,在消費信息的性價比上,傳統(tǒng)紙媒的內容還是大眾較為承認認可的,在真正尋求信息而不是尋求消遣的用戶來說,還是很期待傳統(tǒng)紙媒的閱讀門檻也更加低,所以閱讀用戶都是潛在存在的,但可能很多就受到現代人閱讀時間零碎,無法專門撥出時間閱讀的限制,那么傳統(tǒng)紙媒更要進行碎片閱讀方式的創(chuàng)新。在這一點上可以還以新媒體為主題,輔助性的開發(fā)閱讀軟件,搭建閱讀平臺,推薦個更多的用戶更多的閱讀方式。
傳統(tǒng)紙媒的信息質量上存在很大優(yōu)勢,但是如何能擺脫閱讀門檻限制,讓傳統(tǒng)紙媒的發(fā)展更加的結合時代,其中另一個方法就是和新媒體相結合,為了保證傳播的高效和質量,盡量尋求成熟的知名的網站進行合作。推廣出紙媒的網絡信息化,這并不是一個空想,事實上很多網站也有著自身的模塊分布,相對應于傳統(tǒng)紙媒功能的模塊也是存在的。但是尋求合作一定是基于新媒體和紙媒雙方的意愿,在這一點上其實傳統(tǒng)紙媒也是很有誠意的,而且真的具體來看,這對于新媒體來說也是個雙贏的事情。因為本身傳統(tǒng)紙媒的根基深厚,即使受到現代新興媒介的沖擊影響,但還是有著巨大閱讀用戶,這些受眾是紙質媒介的力量所在,是一個十分龐大且需求固定的群體。新媒體和傳統(tǒng)紙媒合作,那么在用戶的拓展上也是會有不小的收獲。更何況傳統(tǒng)紙媒那么多年的口碑積累,合作無疑也是提升了新媒體的一些網站的知名度和認可度,更何況傳統(tǒng)紙媒的成熟運營方式和人才團隊,在管理和運營中,也不會為網站造成額外的負擔,僅僅是提供平臺,就可以達到共贏的局面。
面對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新媒體和紙媒如何更好發(fā)展,提供更多閱讀平臺,結合兩者的優(yōu)點進行媒介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那將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傳統(tǒng)紙媒如果想要重新煥發(fā)活力,回到媒介的主流行列中,就一定要結合新媒體,根據現代人的消費理念和生活方式進行針對性的改變。這樣才能更好的提供閱讀服務,提升發(fā)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