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泥狗
在流傳千百年的神話故事中,在那不知年歲的遠古時代,狗也曾化身靈獸騰云駕霧,英勇無畏。
畬族、瑤族等少數(shù)民族都將盤瓠視為本民族的祖先。相傳盤瓠是一條身上有五色花紋的狗。在遠古帝嚳時,吳將軍作亂。帝嚳允諾誰斬下吳將軍的首級,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誰。不久,盤瓠叼著吳將軍的頭來到帝嚳面前。帝嚳無奈只能將女兒嫁給他。盤瓠帶著公主離去,后來生了六男六女。盤瓠死后,帝嚳賜給盤瓠的兒女名山大澤。據(jù)傳,他們的后代分為兩支,在西邊居住的成為今天的瑤族,在東邊居住的就是如今的畬族。故此,這兩個民族都禁吃狗肉。
在仡佬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數(shù)民族居住的地區(qū)還流傳著“狗從天上偷回稻種,才讓人間有了水稻”的故事。每年農(nóng)歷七月初七,這些少數(shù)民族要過“嘗新節(jié)”。這天,人們用田里新割下的稻谷煮飯,并舉行家宴。在家宴前,除了祭祖外,還要將新米飯喂給狗吃,最后人們才依照長幼順序品嘗,當?shù)胤Q之為“嘗新”。
以前,在廣東雷州地區(qū)的祠堂廟宇、街巷要沖??梢钥吹揭环N形似“狗”的石雕。這些石雕的由來也與一條神犬有關(guān)。相傳南朝陳太建年間,古合州城有個獵人陳鉷養(yǎng)了一條九耳異狗。有一天,這只狗突然九耳齊動,從地里刨出一顆巨卵。第二天,一道閃電將巨卵劈開。卵中竟有一個兩掌分別寫有“雷”“州”字樣的男孩。陳鉷于是收養(yǎng)了這個男孩,給他取名為陳文玉。陳文玉長大后成為雷州首任刺史。他在任期間精察吏治,廉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后人為他立廟塑像,尊其為“雷祖”。而那條九耳異狗也被當?shù)厝艘暈椤办`物”。人們?yōu)槠涞窨淌?,祈求它能守護平安,驅(qū)惡避邪,賜子納福。這些石狗雕像形態(tài)各異,最大的高約130厘米,最小的僅高10厘米左右。如今,這種略帶神秘的石狗大多數(shù)被保存在當?shù)夭┪镳^中,成為雷州地方文化中極其寶貴的一部分。
在河南淮陽有一種狗雕塑—泥泥狗,是淮陽太昊陵“人祖會”上常見的一種泥玩具,已經(jīng)流傳了6500多年。相傳泥泥狗是專為“人祖爺”守陵的神狗,當?shù)厝税阉顬榧漓敕说纳裎铩D嗄喙芬院谏珵榈咨?,上面施以紅、黃、青、白等顏色。雖然這種玩具叫泥泥狗,但大多數(shù)都不是狗的形象,而是捏成鳥、獸、蟲、魚等造型,也有人面猴、九頭鳥、雙頭狗等奇異造型。在每年農(nóng)歷二月二到三月三期間的太昊陵廟會上,人們祭拜過“人祖爺”后,都要買一些泥泥狗帶回去,據(jù)說可以驅(qū)邪避災(zāi),帶來福氣。
雷州石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