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先談談兩個關鍵詞,時代和企業(yè)。
有句話在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以后,對很多傳統行業(yè)、傳統公司震動尤為深刻,叫做“沒有成功的企業(yè),只有時代的企業(yè)”。以往我們經常在談做百年老店,做一家持續(xù)成功的企業(yè),但是進入移動互聯網以后,其實大量的公司在拼命迭代,很多公司在迅速老化和死去,新生的企業(yè)日新月異,在這個背景下,這句話其實尤為有意義。
第一,我先談談企業(yè)。這是我們第三次年會。我們第一次年會在松花湖滑雪度假村,當時我們吃飯的時候好像只有四桌人,飯后還有一桌人急急忙忙就走了,要趕回北京值班。我那時候心態(tài)挺說不清楚的,以往開年會浩浩蕩蕩幾百人,那次我們只有四桌人。我就想,真是個草臺班子,好可憐,吃個飯都湊不齊。那時候萬科的丁總來跟我們說了段話,說創(chuàng)業(yè)的人就要有夢想、有激情,敢于去實現。那時候對我們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希望。那時候我們就是個團隊,還遠遠談不上是一家企業(yè)。
2017年年初,我們開了第二次年會,那次是在四季青的優(yōu)客工場,當時是優(yōu)客工場、共享際兩個團隊。在那次活動上,我們首次發(fā)布了企業(yè)的價值觀,發(fā)布了我們企業(yè)的使命、時代的使命和我們的愿景。這標志著一個團隊變成了一個組織。團隊跟組織的差別,是有愿景、有使命、有價值觀的,但是它仍然還不能夠構成一家企業(yè)。
到了今天,400人,好幾家聯合公司一起在這兒開這個年會,我們已經從一個團隊、一個組織正式變成了一家企業(yè)。企業(yè)和組織和公司的區(qū)別,在于它必須履行社會責任,必須承擔時代使命,必須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有要求、有奔頭的平臺。這是我們對社會的承諾,也是對我們所有創(chuàng)業(yè)伙伴們共同的承諾,也是我們互相之間的承諾,這才是一家企業(yè)正式成為一家企業(yè)的原因。我們除了讓這個企業(yè)盈利、對社會負責、對股東負責之外,更重要的應該是對我們所有的伙伴們負責。另外,特別是要對我們服務的對象、我們所服務的那些客戶們、用戶們要負責任。
第二,我們必須認知這個時代,清楚我們處在一個什么樣的時代里。在剛剛走過的2017年,我們又步入了另一個重要的時代階段——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這個大會正式宣告中國人從新中國的“站起來”、改革開放的“富起來”,進入到了“強起來”的階段。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記載的時刻,沒有這樣的變化,沒有這樣的轉折,沒有這樣的進步,也不存在優(yōu)客工場——以及我們新經濟和新時代下所有新企業(yè)的成長空間。所以,“沒有成功的企業(yè),只有時代的企業(yè)”。
要明白三件事情。我們必須要做吻合這個時代、符合這個時代、適應這個時代大趨勢的事情;同時我們還要做對這個時代最有貢獻的事情;我們還要認認真真地、腳踏實地地、一絲不茍地、以工匠精神來做事情。
首先,做一個尊重人和市場規(guī)律的企業(yè)。
優(yōu)客工場和共享際,以及無界空間、洪泰創(chuàng)新空間等等,我們一直希望所做的事情能夠符合這個時代的需要,能夠緊跟這個時代的需求,能夠提供我們的客戶、社會和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階層需要的東西。但是在這個大背景的后面,首先我們應該是一個尊重人的企業(yè)。我們的文化里首先要尊重每一個加入我們平臺的同事,每一個在平臺上奮斗的合伙人們,以及我們的小伙伴。尊重人是我們不能忘記的,尊重人不是公司的領導單方面要做的事情,我希望我們所有的合伙人以及每一個小伙伴都能夠尊重你身邊的人,尊重這個團隊,尊重大家共同的利益,這樣我們才會是一家文化歷久彌新的好公司。
我們還必須尊重市場規(guī)律。在做所有事情時,我們時時刻刻在思考的就是如何讓這樣的一個企業(yè)、讓這樣的商業(yè)模式,更加尊重和符合市場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可能生存,才有可能不斷的壯大和發(fā)展下去。所以才有了過去這一年我們的種種動作和行為:我們跟洪泰空間聯合,我們跟無界空間聯合,我們跟碎片空間聯合,我們不斷在研究互聯網線上模式的發(fā)展,我們在研究如何更加輕、更加快地發(fā)展,我們如何做企業(yè)社群,如何更好地服務會員,更好地創(chuàng)造價值。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思考,如何在共享辦公的大旗幟下,做符合市場規(guī)律的事情。
其次,做一個貢獻時代的企業(yè)。
一家企業(yè)的利益、愿景、使命,如果不貢獻于時代、不跟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事情相關聯,我們遲早會被邊緣化,遲早會失去立錐之地和成長之本。
圍繞共享際、圍繞優(yōu)客工場,我們緊緊抓住一個重要的事情:希望推動、幫助和輔助中國創(chuàng)造力階層的成長,我們希望幫助、輔助和推動中國新動能的產生。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事情。沒有什么事情比這件事情來得更為重要。
看一看黨的十九大報告:56次提到創(chuàng)新,
如何做一個好的“時代的企業(yè)”?我們必須6次提及創(chuàng)業(yè),多次提到新舊動能轉換,多次提到今天要培養(yǎng)和建設現代化的新經濟模式。沒有什么在這個時代比創(chuàng)新更為重要,沒有什么比創(chuàng)業(yè)和創(chuàng)造對于這個國家的命運和前途來得更為重要。所以我們在做的事情、我們輔助的客戶、我們幫助的對象,以及我們社區(qū)小伙伴每天打交道的人,他們是這個國家的前景,他們是這個國家的希望,他們是新動能的制造者,而我們,是他們的陪跑員。
做符合大趨勢的事情,做貢獻時代的事情,我想是一個企業(yè)成長、發(fā)展和在社會里被尊重的基本。
第三,腳踏實地、認真做事。
對市場尊敬、敬畏,在不斷地尋找新方向的同時,我們要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到極致,這是一家公司的根本。我們一直在談,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精神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的精神。
前些時候我見到一個奔馳的工程師,他在中國好幾家汽車公司當技術方面的總顧問。他檢測了中國的一系列汽車,發(fā)現一個問題,就是他看那些本該完全擰到位的螺絲,基本上90%都沒擰到位。現在汽車制造已經不是人拿螺絲刀擰,都是機器往里擰,但依然好多都不擰到位。
那天跟合伙人談,看我們的項目,怎么看怎么覺得跟日本人做東西、德國人做的東西差一點。其實每一步工作,如果沒有對工匠的敬畏,那就每一個東西都做不到位。所以我們經常抱怨,怎么這個東西跟那個東西差那么遠?
特別是做社會服務業(yè)的人,如果我們不能代表這個時代下新的行業(yè)和時代精神——也就是工匠精神的話,我想我們這一批人仍然是這個社會的半成品。我們生長在計劃經濟年代,成長在半市場經濟時代,今天步入了中國的新時代。在座的80%都是80后出生的人,我想我們這一代人,不為五斗米折腰,不為簡單的經濟所困擾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應該真正地為每個人做的事情負責,為夢想負責,為我們所做事情的質量負責。
十九大報告里面有三句話尤為重要,我們的新時代已經正式啟幕,三件事情是這個時代的關鍵。
第一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結束了,逐漸在轉向以人民為中心的時代。我們更加關注的是人。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變化。
第二件,是變化,是從高增長向高質量發(fā)展。我們通篇讀完報告以后,發(fā)現沒有任何一點去涉及GDP的數字,也沒有翻番增長的目標,談的更多的是如何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有創(chuàng)新的活力,如何能夠真正用科技、用更高的手段讓這個社會向效率、向技術去要新的紅利。這是國家的一個根本的變化,會是中國未來下一個30年、39年新時代特別重要的發(fā)展主旨。如果我們繼續(xù)靠粗放、靠消耗資源、靠快速而低質量的增長,這已經是行不通的了。
第三件,是從物質生活到美好生活的轉變。這跟我們今天干的事情息息相關。我在過去一年里多次強調,說我們社會消費怎樣才叫消費升級、怎樣才叫消費不斷向高質量、高層階發(fā)展,其實最重要的是人們已經從物質消費、功能消費在轉向精神消費和更高層級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事實。
今天你們所代表的這批新人,你們更多是為夢想在活著,為實現個人價值、為人生過得更有意義在活著。這是中國社會巨大的變化,終于有一代年輕人開始不為窮困、不為物質、不為改善自己生活的基礎狀態(tài)而去天天工作。大家追求的更多的是有意思、有格調、有趣味、有意義,這是一個國家巨大的進步。人民的生活已經開始擺脫了簡單的物質追求,向更高的質量在發(fā)展,向美好生活在前進。我覺得這是國家最大的進步的動力,這是中國創(chuàng)造的歷史奇跡,能夠讓13億人的國家主流的年輕的群體開始向美好生活追求。
在這樣大的背景下,我們說開啟一個新的時代,我們在迎來各方面的傳統產業(yè)新的洗牌。我們的新辦公、新居住、新消費,在呼應著這個時代的主張。這是我們真正存在的背景。
共享辦公正在呼應著辦公需求的不斷提升,它證明新一代的新企業(yè)對于社群、社交遠遠超過原來簡單的辦公形式,證明大家也都希望有尊嚴地創(chuàng)造一家小企業(yè)成長的過程。所以在這個背景下,其實是對于美好辦公的巨大需求,使得這個市場能夠迅猛發(fā)展。新辦公為企業(yè)助跑,為他們提供最好的平臺。優(yōu)客工場和我們這些伙伴們,一并見證和引領著共享辦公在中國快速發(fā)展。這些其實都是我們過去兩年多對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
我們再看看新居住。
“房住不炒”是十九大以來關于居住的關鍵詞。2017年所有房地產政策其實都指向租賃性經濟,特別是十九大報告里面提了一個詞,叫“租購并舉”。租購并舉這個詞是非常有講究的,首先“租”在“購”的前面。另外談的是“租購”,而沒有談“租售”。意味著未來住房的用戶,這兩個是主流的選擇,就是租和購,而租放在了購的前面。所以我們看見了國家政策的導向已經非常清楚了,“以租為主,以購為輔”的互補的形態(tài),會廣泛應用于房地產的住宅、居住的主流模式。
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就是團隊的想象力讓我覺得非常驚詫。我們在創(chuàng)造這家公司的時候,當時是從長租公寓為切入點,但是他們迅速拒絕了長租公寓的單一模式,結合共享辦公、優(yōu)客工場的經驗,特別是加入了新消費、新網紅的聚合性的力量,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復合型的模式。這個模式實際上是非常難的。今天在我們的行業(yè)里面敢這么玩的人其實并不多。但是最近在長租公寓風起云涌、長租公寓面臨的新的紅海競爭的時候,我看到大量的企業(yè)在研究共享際的模式,最近我發(fā)現好幾家在抄共享際,連公號的文章都在抄,連照片都直接搬過去。其實我也挺替這個團隊高興的,證明我們做了對的事情、符合潮流的事情,證明我們發(fā)現了新的商業(yè)模式,發(fā)現了值得探索的藍海,這些都是讓我們覺得特別值得驕傲的事情。
在今天的新時代下,怎么做一家好企業(yè)?我也對我們的所有同仁們提出了四個希望,以及我們發(fā)展的方向。
我希望我們能夠成為中國經濟新動能發(fā)展的推動者。這毋庸置疑,大家都聽得明白,我們的用戶、服務的對象們,他們是中國經濟新動能的推動者和新舊動能轉換的主要的生力軍。
我希望我們成為中國創(chuàng)造力階層成長的陪跑員。我們在踏入共享辦公這個行業(yè)的時候,我們其實就是保姆、就是仆人,我們是他們的幫助者,我們是賣水的、賣鐵鍬的人,我們也許是一個盈利微薄的行業(yè),但我們是一個意義重大的領域,我們希望周圍都是中國創(chuàng)造力階層的代表人物。
我們希望我們是普通人美好生活場景的搭建師。普通人永遠是這個社會的主流,普通人的消費升級、普通人向上游移動,是中國社會進步和穩(wěn)定發(fā)展的主要力量。我們不去做那些富人和有錢人,我們要做普通人美好生活場景的搭建師,我們?yōu)槟贻p、有夢想的人搭建最有意思的辦公場景,我們?yōu)樵诔鞘欣锎蚱吹挠袎粝?、有知識、有能力的創(chuàng)造力階層,創(chuàng)造他們居住的新場景,這些都是我們在一個大時代下做的正確和有重大意義的事情。
最后,我們是符合這個時代的技術驅動背景的一家企業(yè),應該廣泛利用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我們希望成為利用新技術來進行社群文明建設的先鋒隊。我們是這個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尊敬者、建設者、推動者。
這幾條應該時刻在我們腦海里,是我們的初心。無論這個公司到什么時候,我們都應該記得要做這樣四個角色的扮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