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軼偉
【摘 要】由于語文學科的學習采用的是中文,而中文又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對語文多多少少也會有些了解。在高中語文的學習中,閱讀理解的學習是重要的一部分,是建立在語文字詞句的基礎上的能力,也是我們進行溝通交流的基礎。因此,在高中語文的學習中我們應該重視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的學習,采取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我們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學習方法
在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人們對于自身的要求越來越高,自然也注重自身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許多同學認為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與學校的學習并沒有太大的關系。其實不是這樣,雖然說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能增強我們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但是沒有學校的系統(tǒng)學習的作用大。接下來,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一、注重閱讀方法,提高語文閱讀理解的效率
不管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做事情的方法,用對方法不僅能夠成功,還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中語文閱讀的學習中也是如此,我們應該注重采用正確的閱讀方法以提高語文閱讀理解的效率。閱讀方法不僅可以用在做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的試題上,還可以用在課前預習上,都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我們預習夏衍的《包身工》一文的時候,首先應該通讀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可以得出本文主要通過描寫包身工工作環(huán)境的惡劣以及他們一天的悲慘遭遇,體現(xiàn)了作者對包身工制度的仇恨,以及對帝國主義勾結封建勢力欺壓中國工人的控訴,同時表達了作者對包身工的同情與憐憫。接著,我們可以把讀完之后的感受記下來,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然后我們可以開始對文章寫作手法、文章結構以及句子的寫作手法進行分析,并記下值得我們學習的手法,可以考慮用在高中語文的寫作[1]中,最后再通讀一遍文章仔細品味文章中的亮點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樣一整套的閱讀方法,能使我們的做閱讀題的思路清晰,不僅可以培養(yǎng)我們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還可以提高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的效率,提高我們高中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
二、重視課外閱讀,提高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的能力
在高中的學習中,由于學習的科目較多,學習任務相對更加繁重,許多同學認為只要學習好高中語文課本上的知識就好,沒有必要去進行課外閱讀。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高中語文課本上的知識是教學大綱要求我們必須掌握的知識,要想提高我們的語文水平,特別是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就需要在空閑時間多進行課外閱讀,多進行課外閱讀[2]不僅可以提高我們高中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拓寬我們的知識面,從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們的語文素養(yǎng)。例如,在雙休日或者在寒暑假期內(nèi),我們可以向老師請教哪些書籍適合高中學生閱讀,或者我們可以自己上網(wǎng)查詢,找?guī)妆靖缓芾碛诌m合高中生的課外讀物,最好是一些具有故事情節(jié)的書籍,比如《追風箏的人》、《天使與魔鬼》、《文化苦旅》等,能夠引起我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熱情。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養(yǎng)成看完一本書之后寫讀后感的習慣,以及記下書中好的寫作手法、文章結構、句子的表現(xiàn)手法等值得借鑒的地方。通過多進行課外閱讀,我們不僅可以從中熟練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巧,還能拓展我們的知識面。
三、重視語文寫作手法等基礎知識的學習,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文章的寫作中,必然會用到語文寫作手法、好詞好句等基礎語文知識,換句話說,一篇好的文章必然有著值得鑒賞的地方,從大的方面上看就是文章的結構、寫作手法,從細節(jié)上看就是句子的優(yōu)美程度以及句子采用的修辭手法等。當然,為了能夠更加透徹地理解文章,我們必須重視語文寫作手法等基礎知識[3]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我們應該了解到語文的寫作手法有抑揚結合、點面結合、情景交融、伏筆照應等;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等,其中敘述的方式又可以分為正敘、倒敘兩種;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排比、對偶、夸張等;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圖表、下定義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具有象征意義的事物也是需要我們重點了解的,比如芳草一般代表離恨,烏鴉一般代表衰敗、凄涼,西風一般代表落寞、惆悵、游子思歸。再者,我們在閱讀文章或書籍前,可以先了解作者的寫作風格、寫作背景等,提前預知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通過了解這些基礎的語文知識,我們在進行閱讀的時候就能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我們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四、總結
雖然高中語文的閱讀理解相對初中的閱讀具有一定難度,對我們的要求更高,但是只要我們注重閱讀方法以提高語文閱讀理解的效率,重視課外閱讀以提高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的能力,重視語文寫作手法等基礎知識的學習以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長期堅持下去就能提高我們的高中語文閱讀理解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楊濤:《淺談“注重閱讀借鑒與提高寫作能力”》,學術期刊 《散文百家·教育百家》 2013年10期.
[2]高志超:《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究》,學術期刊 《讀書文摘》 2016年36期.
[3]陳娜娜:《如何分析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學術期刊 《中學語文園地(初中版)》 2009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