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貽柏
【摘 要】從目前情況看,中學生德育教育現(xiàn)狀總體是好的,但因為德育教育的影響因素很多,特別是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德育教育存在走下坡路的現(xiàn)象。本文對德育教育的存在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認真剖析了問題的原因,并就加強中學生德育教育提出了意見建議。
【關鍵詞】中學生;德育教育;現(xiàn)狀;對策
根據(jù)調查了解掌握的情況看,我們普遍認為當代中學生整體道德水平是比較高的,從中學生的言行舉止可以看出,絕大多數(shù)的中學生都有著對祖國對中國共產(chǎn)黨對社會主義制度的熱愛,能夠關心國家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是一個講文明講道德的群體。但不可否認的是,影響中學生道德水平的因素非常的多,伴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當代中學生的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當代中學生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代中學生的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認知和行為的差異。有的中學生對同學說應該遵守的規(guī)定掌握的比較清楚,但是卻沒有很好地去踐行;有的學生在學校和在家里的表現(xiàn)不一致,能夠尊敬老師,團結同學,但卻不能做到尊敬長輩;有的中學生,對別人要求非常嚴格,卻放松對自己的管束。中學生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上的差異,限制了中學生道德品質的發(fā)展,不然品德形成的內在原因。二是缺乏責任意識。有的中學生做事不夠認真負責,更多的關注自己,對別人漠不關心,對社會缺乏責任感。有的中學生缺少團體意識,不愿意為班里面做貢獻,生怕影響自己的成績。有的中學生干事情拈輕怕重,只做有利的事情,難的事情卻推給別人,更談不上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三是是非觀念不強。有的中學生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現(xiàn)象的影響,對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xiàn)象見怪不怪,甚至加以模仿。
二、當代中學生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的問題根源
導致中學生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存在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社會因素。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受伴隨著市場經(jīng)濟而產(chǎn)生的不良思想的影響,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對中學生的思想侵蝕比較嚴重,導致中學生思想道德滑坡。二是家庭因素。目前絕大多數(shù)的中學生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父母的溺愛和遷就,使中學生養(yǎng)成了自私任性的不良習慣,想問題干事情都以自己為中心,缺少對社會和別人負責的責任感,甚至有的中學生家長自身存在道德,對學生造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三是學校因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shù)學校都以升學率為學校的發(fā)展目標,對學生道德教育重視不夠,教師多以說教為主,言傳身教做得不夠。
三、加強當代中學生德育教育的意見建議
為加強當代中學生德育教育,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要從社會、家庭、學校三個角度共同著手,確保德育教育的實際效果。
(一)社會角度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興起,從學生獲取知識的手段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報刊和書本,互聯(lián)網(wǎng)成了最主要的獲取知識的渠道,但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也充斥著一些不良信息,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此,必須充分整合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搭建有利于中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平臺。
(二)家庭角度
俗話說家庭是第一所學校,是學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思想道德教育與其他教育的不同之處在于,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是貫穿于孩子學習成長全過程中的教育,因此家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有著良好家風的家庭,能夠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正面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向上,明辨是非。
(三)學校角度
中學生德育教育離不開學校這一主課堂。學校要把加強中學生德育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滲透于教學活動之中,要認真制定德育教育的方案,深入有效地開展德育教育,扮演好教書和育人的兩種角色。要合理安排的德育教育的時間,有針對性地選擇德育教育的內容,通過德育教育,使中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強化為國家做貢獻的意識。要培養(yǎng)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只有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才真正抓住了德育教育的源頭,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切實提高中學生的德育教育水平。要營造良好的氛圍,學校不僅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應該是全方面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要講究文化環(huán)境的營造,通過建設德育走廊,懸掛德育標語,充分凸顯德育教育的主題,讓中學生置身其間充分受到德育教育的影響,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要積極開拓創(chuàng)新,緊跟時代發(fā)展,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的模式,提升德育教育對學生的吸引力。要加強課堂教育,要找到其他學科與德育教育的結合點,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其他學科之中,用德育教育促進其他學科的發(fā)展,切實使兩者相輔相成,互助共進,不斷提高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使中學生能夠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要拓展德育教育的空間,對德育教育來說,不能把德育教育僅僅局限在課堂上,而是應該體現(xiàn)在學習和生活之中,要善于運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要善于圍繞當今熱點話題,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小善于迎合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能脫離現(xiàn)實社會的大背景,并且與學生的生活學習息息相關,只有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德育教育才不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才能在課堂上找到與社會的結合點,才能不斷提高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中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并不能僅僅依靠與學校,而是應該構建社會、家庭、學校三維角度,通過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決當代中學生德育教育的問題,確保中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朱術,發(fā)揮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中學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5(5)
[2]張軍元,淺議中學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J].科教文匯,2009(8)
[3]楊智敏,論新時期中小學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若干問題[J].學術探索,2005(12)
[4]張鋮娟,中國傳統(tǒng)道德教育與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