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摘 要】智慧圖書館是繼數(shù)字圖書館、復合圖書館后圖書館發(fā)展的更高級形態(tài),它主要依托于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旨在為人們提供全方位的泛在智慧服務?;诖?,為推進我國高校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進程,需要從分析智慧圖書館三大特點入手,提出可行性建議,為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發(fā)展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高校;智慧圖書館;特點;建議
一直以來,圖書館就是人們查閱文獻資料與相關書籍的重要場所,而高校圖書館除了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必要資源,同時還是學術交流、高??蒲幸约熬W(wǎng)絡信息中心的知識活動場所。因此,想要實現(xiàn)高校圖書館向智慧圖書館的順利升級,需要就智慧圖書館的三大特點進行分別論述,并采取有效措施來改進當前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而為今后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提供強有力的支持[1]。
一、高校智慧圖書館的三大特點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與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與普及,衍生出一種新的圖書館模式,即智慧圖書館。它不僅改變了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同時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提高信息資源利用效率。其中,智慧圖書館一般具有以下三大特點:
(一)高效性
智慧圖書館的高效性主要是指,通過節(jié)能低碳、靈敏便捷以及并行處理,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巧妙地融入到圖書館的對外服務以及內部后臺維護運作中,全方位的實現(xiàn)對圖書館各項服務工作的改進與優(yōu)化,進一步提升信息維護與統(tǒng)籌管理效果,讓每一位讀者都能享受到最為便捷的服務,節(jié)約他們的時間,提高服務讀者的質量與速度[2]。同時實現(xiàn)圖書館各類信息資源的高效利用,使讀者根據(jù)圖書館服務的高效率與低容錯,增加對圖書館的滿意度。
(二)互聯(lián)性
在智慧圖書館環(huán)境下,由于通信技術與多種網(wǎng)絡渠道的廣泛使用,信息資源是泛在的、立體互聯(lián)存在的,既可以是圖書館與人之間的互聯(lián),比如座位信息管理系統(tǒng);也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互聯(lián)、書與書之間的互聯(lián)。智慧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可以通過物聯(lián)網(wǎng)在感知層中自動組網(wǎng),匯聚和轉換各種數(shù)據(jù)信息,并識別不同領域,實現(xiàn)跨部門、跨行業(yè)甚至于跨區(qū)域、跨國界的深度互聯(lián),真正將智慧技術滲透進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的方方面面,促進圖書館的轉型與升級。
(三)便利性
智慧圖書館的便利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其可以讓任何一位讀者不受空間地點、方式等限制,隨時獲取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換句話說,智慧圖書館可以真正實現(xiàn)為讀者提供隨時、隨身、隨處、隨意的服務,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智慧圖書館“以人為本”的理念。
二、當前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建議
高校智慧圖書館超越了技術層面,以人為核心要素,更多的從智能惠民、綠色發(fā)展以及服務管理等方面入手,為教學、科研以及個性化需求等提供智慧服務。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很多高校在建設智慧圖書館過程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比如說某大學智慧圖書館在一些傳統(tǒng)工作上,就像圖書采購、分類、分揀、整架以及盤點等,依然停留在“人工”狀態(tài),極大地占據(jù)了人力,增加了圖書館人員的工作負擔。另外,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勢必會運用自動化以及智能化管理技術,但是先進的信息獲取方式卻與落后的、效率低下的圖書館“人工”管理模式存在巨大反差,并嚴重阻礙現(xiàn)階段圖書館的轉型升級。所以,各高校圖書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推動智慧圖書館的發(fā)展與完善。
(一)轉變價值觀念,重新審視圖書館使命
在新時期,為促進智慧圖書館建設,各高校圖書館應重新識別自身愿景、使命以及價值觀念,強化與政府、社會各界的溝通合作關系,獲取到更多的資金支持、話語權以及社會關注度,化被動為主動,抓準機遇對圖書館服務模式進行重塑。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在建設智慧圖書館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圖書館的核心價值,不能一味地強調“技術”,而是要在重用技術的同時,加強人文建設;既要保護好人類文化遺產,也需要積極促進知識的自由獲取。
(二)構建先進、完備的智能基礎設施
高校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需要更加智能、更加安全的基礎設施做支撐,其不僅可以將圖書館工作人員從繁重的人工管理模式中解放出來,降低運營成本,同時還能在兼容現(xiàn)有服務系統(tǒng)的基礎上,實現(xiàn)智慧圖書館中虛擬空間與物理空間的有效融合。另外,信息資源的日益豐富以及人們信息需求的不斷增加,都促使高校智慧圖書館除了要不斷完善自身管理機制以外,還需要改變陳舊的服務觀念、提高核心競爭力,以更長遠的眼光、更智慧的思想,為廣大師生提供更智慧的服務。
(三)組建一支高素質的智慧圖書館管理團隊
智慧圖書館建設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關鍵不在于它的基礎設施是否完善,而是取決于圖書館管理人員的業(yè)務水平以及綜合素養(yǎng),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智慧圖書館的服務水平以及效率。所以,高校在建設智慧圖書館時,需要組建一支高素質的智慧圖書館管理團隊。具體來說,在制度建設時,不管是用人機制、圖書館管理制度還是考核激勵機制,都需要向能為讀者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管理人員傾斜。另外,高校智慧圖書館還需要將人文精神滲透進圖書館管理的每一個角落,逐步確立能為廣大圖書館管理人員認可和接受的價值觀念,從而在圖書館內部營造一個和諧健康的工作氛圍。最后,高校需要在建設智慧圖書館過程中,注重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培訓教育,制定相應激勵措施,鼓勵工作人員主動去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知識技術,在提高自身綜合技能水平的前提下,為智慧圖書館的建設發(fā)展貢獻力量。
三、結語
總之,智慧圖書館是高校圖書館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各高校需要明確智慧圖書館的三大特點,就當前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轉變價值觀念,重新審視圖書館使命,構建先進、完備的智能基礎設施,組建一支高素質的智慧圖書館管理團隊,從而為讀者提供更加智慧的服務。
參考文獻:
[1]關卓斌.未來圖書館的發(fā)展模式——智慧圖書館[J].中文信息,2016(3).
[2]劉偉.淺析智慧圖書館的主要特征[J].才智,2015(21).王文寧.論智慧圖書館的三大特點[J].中外交流,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