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印權 盧國華 張英衛(wèi) 董婷婷
摘要目的:探討紫杉醇聯合欖香烯在晚期結腸癌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收治晚期結腸癌患者6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卡培他濱治療,研究組給予紫杉醇聯合欖香烯治療。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治療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紫杉醇聯合欖香烯在晚期結腸癌患者中應用價值極高,療效佳,患者高度滿意。
關鍵詞晚期結腸癌;紫杉醇;欖香烯
研究數據顯示,我國結腸癌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應引起臨床重視。目前臨床治療結腸癌多采取手術、放化療治療,大約50%手術患者5年內復發(fā),且伴有多處轉移,需采取化療藥物治療,患者生存質量降低。晚期結腸癌患者采取化療治療療效顯著,而化療藥物選擇較多,臨床并無統一標準,而多數化療藥物不良反應較大,患者不耐受,故而尋求一種有效、安全化療方案治療晚期結腸癌成為目前臨床研究重點。本研究采用紫杉醇聯合欖香烯治療晚期結腸癌患者,觀察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晚期結腸癌患者60例,均符合WHO關于晚期結腸癌診斷標準,患者自愿參與研究。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39~78歲,平均(68.64±3.46)歲。研究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3~79歲,平均(68.61±3.43)歲。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①對照組:患者采取卡培他濱治療2g/d,早晚餐后30 min溫水服用,連續(xù)治療14 d,停藥7 d,21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②研究組:患者采取紫杉醇聯合欖香烯治療,紫杉醇135~175 mg/㎡,腹腔灌注,欖香烯3 mg/㎡,靜脈滴注,3h/次,21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
觀察指標: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不良反應、患者治療滿意度。臨床療效根據WHO制定的關于結腸癌臨床療效評估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進展(PD),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資料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治療后不良反應情況比較:經治療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多表現為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等,癥狀較輕,經處理后可緩解,兩組患者均耐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治療滿意度比較:研究組治療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討論
結腸癌為一種常發(fā)于結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為胃腸道腫瘤第3位,慢性結腸炎、結腸息肉患者、肥胖男性為易感人群,我國該病發(fā)病率逐日上升。晚期結腸癌為結腸癌發(fā)病末期,臨床多采取化療治療,取得較為顯著療效。臨床用于化療治療晚期結腸癌藥物較多,如順鉑、卡培他濱、紫杉醇、欖香烯等均具有較好療效,但臨床并無統一化療方案,有時單藥化療,有時采取聯合化療。
紫杉醇為目前臨床發(fā)現最優(yōu)秀的天然抗癌藥物,為臨床抗癌藥物研究重點。該藥是紅豆杉的樹皮分離提純的天然次生代謝產物,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效果,該藥用于治療晚期結腸癌具有良好效果。為了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我院在紫杉醇化療基礎上聯合欖香烯治療,該藥是一種新型化療藥物,對患者肝、腎功能影響小,對于多種體外癌細胞抑制劑殺滅效用良好,還可提升患者免疫功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紫杉醇聯合欖香烯治療晚期結腸癌療效顯著。研究組與對照組均存在一定不良反應情況,主要表現為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等,癥狀較輕,經處理后可緩解,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紫杉醇聯合欖香烯化療治療晚期結腸癌安全性較高。研究組患者治療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晚期結腸癌患者高度認可紫杉醇聯合欖香烯化療方案。
綜上所述,紫杉醇聯合欖香烯化療治療晚期結腸癌臨床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安全性較高,患者高度滿意,值得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