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運強
摘要 總結水稻直播高產栽培技術,主要包括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大田整理、適期播種、水漿管理、科學施肥、病蟲草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期為廣大種植戶正確掌握和應用該項技術,奪取直播水稻高產、穩(wěn)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 直播水稻;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1.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4-0028-01
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轉移和勞動力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出,農忙季節(jié)勞動用工數(shù)量緊缺,勞動力工價上漲,導致傳統(tǒng)的水稻手工育秧插秧種植方式用工費用高。因此,具有省工省力、節(jié)本增效的水稻直播栽培技術開始深受廣大種植戶青睞,近幾年在東至縣香隅鎮(zhèn)推廣應用面積逐年擴大[1]。為正確掌握和應用水稻直播栽培技術,奪取直播水稻高產、穩(wěn)產,筆者總結出直播水稻高產栽培技術,以供廣大種植戶參考。
1 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直播水稻一般選擇具有較強的發(fā)根力、苗期耐寒性好、矮稈、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莖稈粗壯、抗倒力強、發(fā)芽率高的品種。
播種前要曬種1~2 d,以利于提高發(fā)芽勢,不可在水泥地面或金屬制品上曬種,以免燙傷種子,影響發(fā)芽率。
浸種前要用強氯精消毒,預防惡苗病的發(fā)生。一般用10 g強氯精兌水5 kg,浸種子3.5 kg,浸泡8~10 h后,將種子取出,用清水洗干凈,再浸種催芽。雜交稻浸種時間一般不超過24 h,最好采取間歇浸種或日浸夜露法浸種,即將種子放入清水中浸一段時間后,撈上來晾2~3 h,然后換水再浸,如此反復,不僅安全,而且有利于提高發(fā)芽率[2]。
種子浸足24 h后,將種子撈出并裝入透水透氣的編織袋內進行催芽。為防止壞種、爛芽,要控制給種子淋水的次數(shù),采取每天早晚分別給種子淋水1次,不可多次淋水,直到種子開胸露白,即可播種。遇到大風大雨惡劣天氣,要延期播種,須將芽谷攤開煉芽,控制根芽生長,長度以1~2 mm為宜[3]。
2 大田整理
大田耕整要達到“田平、草凈、面糊、下實”的標準,開好“三溝”,即畦溝、圍溝和腰溝,溝溝相通,便于種子播后及時排干水。整平后,用丁草胺等芽前除草劑對畦面進行土壤處理,即第1次除草。
3 適期播種
直播早稻在4月5—15日搶冷尾暖頭播種,中稻要根據(jù)品種生育期長短,以避開7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溫熱害天氣、安全抽穗為目標,一般在5月1—15日播種為宜。常規(guī)早稻播種量為60 kg/hm2左右,雜交早稻播種量為30 kg/hm2左右,中稻雜交稻播種量為15 kg/hm2左右,雙晚雜交稻播種量為22.5 kg/hm2左右。
4 水漿管理
一般破胸播種的田塊在3~4 d內即可齊苗,畦面干硬前要及時上水。從播種后至芽谷現(xiàn)青扎根,必須堅持畦面濕潤,不能滿田水,立苗現(xiàn)青后灌淺水促分蘗。當莖蘗苗達到預定苗數(shù)的80%時,及時烤田,以控制無效分蘗,防止倒伏。當進入幼穗分化和抽穗灌漿期必須保持水層,做到干濕交替,后期不能斷水過早。
5 科學施肥
由于直播水稻大田生長期長,需肥較多,首先要施足基肥,其次還要分期追肥,以滿足水稻各個生長發(fā)育階段的需要,總的原則是采取前促、中控、后補的方法[4]。
5.1 施足基肥
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鉀肥。建議施商品有機肥1 200~1 500 kg/hm2、尿素300 kg/hm2、過磷酸鈣375 kg/hm2、氯化鉀150 kg/hm2。
5.2 追肥
在水稻秧苗4~5葉時,及時追施尿素150 kg/hm2作分蘗肥,促進早期有效分蘗。一般在抽穗前18 d左右,施尿素45~60 kg/hm2、氯化鉀120 kg/hm2作孕穗肥,有利于大穗的形成。
6 病蟲草害防治
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狠治一代二化螟。在水稻拔節(jié)長穗期要重點預防紋枯病和稻瘟病,6月底至7月上旬防治四(2)代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虱,7月下旬至8月初主治五(3)代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二代二化螟、稻葉瘟;8月中下旬至9月主治六(4)代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曲病,兼治紋枯病、細菌性病害及穗瘟。
防治稻瘟病選用75%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750~1 125 g/hm2,或40%富士一號乳油1 125~1 500 g/hm2,或2%加收米水劑1 500 mL/hm2等藥劑。防治稻曲病于水稻破口前10~15 d施藥預防,視天氣情況,破口期再防治1次,選用有效成分戊唑醇90~105 g/hm2或氟環(huán)唑75.0~94.5 g/hm2等藥劑。防治水稻紋枯病選用有效成分井岡·嘧菌酯84~126 g/hm2或氟環(huán)唑75.0~94.5 g/hm2等藥劑。防治細條病、基腐病等細菌性病害選用20%噻森銅懸浮劑、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等藥劑。
防治稻飛虱選用有效成分烯啶蟲胺75~105 g/hm2,或噻蟲嗪56.25~84.00 g/hm2,或吡蚜酮120~150 g/hm2等藥劑。防治稻縱卷葉螟選用有效成分阿維·氯苯酰45 g/hm2,或氯蟲苯甲酰胺30 g/hm2,或甲維鹽15~30 g/hm2等藥劑。防治稻(下轉第35頁)
(上接第28頁)
螟蟲選用有效成分阿維·氯苯酰45 g/hm2,或氯蟲苯甲酰胺30 g/hm2,或甲維·甲蟲肼90~120 g/hm2等藥劑。
化學除草一般通常采取“一封二殺三補”的辦法,即在種子播后2~4 d內,進行播后苗前的土壤封閉處理。可用40%芐嘧丙草胺可濕性粉劑750~900 g/hm2或30%丙草胺乳油1 200~1 500 mL/hm2兌水600 kg/hm2噴灑畦面封殺除草;第2次除草,當秧苗2~3葉時用稻杰(五氟磺草胺乳油)600 mL/hm2+氰氟草酯乳油450 mL/hm2兌水進行莖葉噴霧,均勻噴后24 h保持水層,能較好防除稗草、千金子等主要雜草;第3次除草在分蘗末期(幼穗分化前),即早稻播后40 d、中晚稻播后30 d,田間發(fā)生闊葉草、三棱草、野荸薺等莎草科雜草危害,用56%二甲四氯1.50~2.25 kg/hm2拌細土225~300 kg/hm2撒施,或放干田水用56%二甲四氯1 500 g/hm2+吡嘧磺隆150~225 g/hm2兌水450 kg/hm2噴霧,24 h后復水,既能防除雜草,又能控制水稻節(jié)間生長伸長,斷老根、長新根,防止水稻倒伏。
7 參考文獻
[1] 史昆.雜交水稻高產穩(wěn)產栽培技術探討[J].安徽農業(yè),1999(增刊1):44.
[2] 東至縣植保站.2017年水稻夏秋季病蟲發(fā)生趨勢分析及防治意見[J].植物病蟲情報,2017(9):5-6.
[3] 童金炳,謝波,余厚理.環(huán)鄱陽湖區(qū)二季晚稻直播栽培關鍵技術探討[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3(3):181-184.
[4] 徐國祥,劉大鍔,吳新軍.對水稻直播栽培的思考[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3(3):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