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義斌 王天剛 魏艷輝 高志成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骨科 河南新鄉(xiāng) 453003)
肱骨干骨折是臨床常見骨折類型,多采用鋼板內固定和髓內釘固定治療,但傳統(tǒng)鋼板內固定術后易發(fā)生骨折延遲愈合或不愈合、內固定物斷裂、橈神經(jīng)損傷等不良反應[1]。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患者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微創(chuàng)髓內釘固定治療因其創(chuàng)傷小、固定牢靠、操作簡單的優(yōu)勢在臨床廣泛應用,成為臨床治療肱骨干骨折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采用小切口復位自鎖髓內釘固定治療肱骨干骨折,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肱骨干骨折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55例。對照組男32例、女23例,年齡 17~61歲、平均年齡(37.53±7.50)歲。試驗組男30例、女25例,年齡18~63歲、平均年齡(37.29±6.44)歲。所有患者均為閉合性骨折,于受傷后5~7 h進行手術。其中,左側肱骨骨折58例,右側肱骨骨折52例;交通事故受傷55例,高處墜落受傷35例,重物砸傷2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選用臂叢麻醉,取健側臥位,采用自鎖髓內釘(天津醫(yī)療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生產)固定,髓內釘直徑和長度需根據(jù)術前X線片及測量健側肢體初步確定。兩組患者均采用肘上入路,縱行劈開肱三頭肌,保護關節(jié)囊,鷹嘴窩上緣骨質處開大小適合的骨窗,骨窗距鷹嘴窩上緣約2 cm,擴髓。試驗組采用小切口食指引導復位:于骨折處上臂外側作約1.5 cm的小切口,分離肌肉至骨折端,探查骨折斷端情況,清理軟組織及擴髓產生的骨屑,食指輔助骨折復位,穿入合適型號的自鎖釘,復位滿意后擊入內鎖芯并插入肱骨近端松質骨內,鎖定遠端螺釘固定,縫合。對照組采用普通開放復位。兩組術后均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治療,24~48 h后拔除引流管,使用三角巾懸吊患肢;術后2 d開始進行肌肉收縮訓練;定期復查X片,了解骨折固定及生長情況,指導患者主被動肩周功能康復鍛煉[2~3]。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術后愈合時間。(2)采用Constant-Murley肩關節(jié)功能評分量表和Mayo肘關節(jié)功能評分量表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肩、肘關節(jié)功能改善情況。Constant-Murley肩關節(jié)功能評分[4]:疼痛(無疼痛15分、輕度疼痛10分、中度疼痛5分、嚴重疼痛0分);ADL(全日工作4分、正常體育活動和娛樂3分;不影響睡眠2分);ROM(上抬到劍突4分、頸部6分、頭部8分、舉過頭頂10分);肌力(肌力0級0分、Ⅰ級5分、Ⅱ級10分、Ⅲ級15分、Ⅳ級20分、Ⅴ級25分)。Mayo肘關節(jié)功能評分:總分>90分為優(yōu);75~90分為良;60~75分為可;<60分為差。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愈合時間比較試驗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愈合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愈合時間比較
表1 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愈合時間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術中出血量(ml) 手術時間(min) 愈合時間(周)試驗組對照組55 55 74.39±25.73*109.58±31.05 66.42±12.30*83.25±21.49 12.46±2.54*18.84±3.53
2.2 兩組關節(jié)功能評分比較 試驗組患者Constant-Murley評分、Mayo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關節(jié)功能評分比較(分,x±s)
肱骨干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導致,易合并橈神經(jīng)損傷,多發(fā)于成人。由于肱骨干結構的特殊性,治療方法不當可導致肩肘關節(jié)僵硬、橈神經(jīng)受損、肌肉萎縮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5]。骨折的臨床治療主要包括保守外固定和手術內固定兩種方式,隨著人們對骨折愈合、肢體功能康復的要求越來越高,手術內固定治療成為肱骨干骨折治療的首選方式[6~7]。但傳統(tǒng)開放復位雖然復位簡便,但容易損傷骨折周圍軟組織,術中出血量較多,不利于術后骨折愈合,且術后感染率較高[8]。微創(chuàng)復位主要通過小切口復位或閉合復位,有利于對骨折端血液循環(huán)的保護,減輕對骨膜、骨質的損傷,促進術后愈合。本研究所采用的自鎖髓內釘與傳統(tǒng)帶鎖髓內釘比較,操作更簡單,且無需其他精確系統(tǒng)輔助定位,同時可避免鋼板等應力遮擋效應,降低再次骨折概率。肱骨髓內釘固定又稱為“生物性”固定,更符合人體生物學特點,骨折的固定力在中軸線上,均勻分布于內固定物和組織間,提高了骨折部位的穩(wěn)定性,刺激骨痂生長。同時小切口復位能夠避免骨折端血運、血管和神經(jīng)的損傷,縮短手術時間,且抗旋轉力較強。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愈合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Constant-Murley評分、Mayo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小切口復位自鎖髓內釘固定治療肱骨干骨折可明顯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及術后愈合時間。綜上所述,小切口復位自鎖髓內釘固定治療肱骨干骨折的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開放式髓內釘固定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操作簡便、術后康復快等優(yōu)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游逸豐,潘建成,程鵬,等.微創(chuàng)可膨脹式髓內釘治療無橈神經(jīng)損傷的肱骨干骨折[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1,23(1):97-98
[2]謝丹,張森,林振恩.可膨脹髓內釘治療肱骨干骨折的療效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3,19(12):1716-1718,1722
[3]魏志勇,李銘雄,張細祥,等.閉合復位彈性髓內釘微創(chuàng)治療成人肱骨干骨折16例[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15(2):27-29
[4]吳建國,陳元甲,張秀慶.鎖定鋼板與空心釘治療肱骨大結節(jié)撕脫骨折的療效分析[J].實用骨科雜志,2017,23(2):169-172
[5]趙隆隊,王鋼.經(jīng)皮微創(chuàng)接骨板技術與髓內釘固定治療肱骨干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1,13(6):544-548
[6]李寧,劉昊楠,龔曉峰,等.閉合復位髓內釘技術治療肱骨干骨折的療效觀察[J].實用骨科雜志,2016,22(4):289-292
[7]何家強,余超群,黃東,等.順行交鎖髓內釘治療不穩(wěn)定型肱骨干骨折的效果[J].廣東醫(yī)學,2017,38(10):1552-1554
[8]萬永鮮,徐麗麗,王遠輝,等.兩種方法治療成人肱骨干骨折的療效比較[J].重慶醫(yī)學,2016,45(19):2626-2628,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