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階段的體育課是新形勢下提倡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體育教學與德育、智育一起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服務,德智體美勞是呈整體發(fā)展的,缺一不可,體育特長生更是一個學校體育競技水平的體現(xiàn)。但是如今的中學體育特長生培養(yǎng)現(xiàn)狀著實令人擔憂,文章從學校的實際出發(fā),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分析當前體育特長生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出建議和對策,為新課改下體育特長生的培養(yǎng)出謀劃策。
關鍵詞: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特長生
中學體育的教學是貫徹終身體育的基礎,擔負著完成學生終身體育的偉大使命。中學體育教師就必須從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來,著力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讓全民體育、終身體育成為社會的一種新思潮。在這一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意識,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和正確進行體育鍛煉的方法,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
一、 體育特長生培養(yǎng)中的不當認識
在學校的普遍認識來看,體育課是一門非常輕松的課程,只要在上課過程中能讓學生玩好、心情好就行,所以在學校管理層面,在課程的設置方面也非常的隨意,部分中學甚至隨意減少體育課的課時,科任教師也是隨意進行調課換課,班主任對體育課也是重視程度不夠,盡可能的壓縮學生進行課外活動的時間,教育部提倡學生每天陽光體育一小時,在很多學校,這是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的。同時,社會上對體育鍛煉的理念也十分落后,導致學生和家長也不自覺地減少對體育課的重視。高中體育特長生是普通高中里的一個特殊群體,這些學生多是一些身體素質良好、好動貪玩、不安分、有義氣、沒有學習熱情、文化課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他們大多數(shù)又往往存在過分自信或信心不足的不良心態(tài),具體表現(xiàn)是拼命訓練而不太注重文化課的學習。所以相對傳統(tǒng)文化課班級,特長班的教學和管理是一個新鮮的事物、一項新的挑戰(zhàn),更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要想從容應對這一挑戰(zhàn),圓滿完成體育特長班的文化課教學與班務管理工作,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無論是從社會上還是從學校層面,對中學體育教學的認識都是比較膚淺的,這與當前的就業(yè)形勢有很大的關系,學生每天從事的文化學習任務太過繁重,社會和家庭對學生的期望值也比較高,這就決定了學生每天的生活只能從課本中開始和結束,有一種認識的誤區(qū)就是進行體育活動是非常浪費時間和精力的,學生對體育課的觀念和態(tài)度來源于體育課的實踐,要使學生提高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只有讓學生不斷地參加體育運動和鍛煉,通過長期的體育運動和鍛煉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但是,現(xiàn)今社會進行的仍然是應試教育,雖然素質教育已經倡導很多年,但是沒有實質性的突破,學生面臨的升學壓力非常大,文化課占用了學生很多時間,同時,學生也沒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到體育鍛煉當中去。再加上在家庭里面,家長也是根本不愿意孩子在體育鍛煉上多花費時間,總是認為從事體育工作的活動非常膚淺,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我們所在的學校大部分學生來自于農村,家長的認識就更為淺薄了,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在農村每天都在進行體力活動,完全沒有必要再進行任何的體育鍛煉,家長的意識影響到了學生,學生就更沒有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了。
二、 不當認識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 學校層面
學校要不斷切實加強對體育教學工作的管理,不斷完善體育教學的評價激勵體制,加大教學的投資力度,改變辦學思想,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改善體育教學的環(huán)境,從思想上根除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偏頗想法,讓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來。從課程設置角度來講,每周至少要保證學生2~3課時的體育鍛煉,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同時,學校要重視各種體育活動的開展,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體育知識競賽活動,不斷樹立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信心。
學校制定規(guī)章制度,不斷完善教師的培養(yǎng)機制,引進來和走出去的理念相結合,不斷促進體育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把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作為中學體育教學的重點,向學生灌輸體育鍛煉的思想和意義,從態(tài)度上轉變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體育運動的興趣,并不斷激勵學生自主鍛煉,讓體育鍛煉變成常態(tài)化工作。
(二) 社會層面
家庭教育在人的教育中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家長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應該調整好角度,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和學習,不僅加強文化課的學習,更加重視對身體的鍛煉,使孩子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健康的身體素質、健全的人格發(fā)展,全方面促進孩子的進步。
三、 促進體育特長生發(fā)展的科學措施
我們應遵循“德字優(yōu)先,育人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首先,幫助學生做一個文明的現(xiàn)代人。中學階段的孩子,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逐步形成階段,我們教師應善于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善、美,把心靈的自我成長規(guī)范于社會的陽光面,促使他們選擇做有良知、有愛心、正直、文明、積極向上的現(xiàn)代人。而不少體育特長生在初中階段往往已經養(yǎng)成了一定的習慣,尤其是男生,有抽煙、喝酒、打牌,甚至打架現(xiàn)象,為了消除這些不良習慣,要培養(yǎng)良好的學風班風。
其次,鼓勵學生做一個樂觀的人。人生難免遇到困難與挫折,能夠承受艱難困苦,能夠戰(zhàn)勝挫折不幸,人生才會有一番更高遠的境界。所以,培養(yǎng)、鼓勵學生良好的耐挫力、心理承受力,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幫助他們獲得成功的有力杠桿。
另外,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必須嚴格要求學生,狠抓特長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逐漸改變體育特長生以往的不良習慣,讓學生有充分的、正確的認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訓練的行為習慣,讓家長放心,學校寬心,才能夠成人、成才。
做事貴在持之以恒,尤其是體育鍛煉,就目前的體育訓練來看,體育課經常受到多種外部因素的干擾,比如學生個人的心情、天氣因素、還有學校組織的考試等等,都使體育鍛煉不能長期無間斷的進行,學生根本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也就談不上持之以恒了。所以,中學生缺乏的是一種自覺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進行體育鍛煉的意志太過薄弱。
綜上所述,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促進學生終生體育理念的形成是一個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需要全社會和整個教育系統(tǒng)形成合力,在這一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意識,使他們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和正確進行體育鍛煉的方法,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
作者簡介:郭淑春,甘肅省隴南市,甘肅省文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