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蓮
《全日制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應(yīng)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要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笨梢?,實施激勵性評價是作文教學改革的當務(wù)之急,也是解決學生害怕作文問題的關(guān)鍵所在。所以我針對目前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及困惑,立足于作文課堂教學并嘗試拓寬作文教學的發(fā)展空間,以作文教學中的有效評價為抓手,探索構(gòu)建多元有效的評價體系,以評促寫,以改促文,真正提高作文教學效率和學生的習作興趣及習作能力。下面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寫作的興趣和自信,作為一種內(nèi)驅(qū)力,來源于“我要寫”和在寫作的交流中所產(chǎn)生的成就感。
步入高年級的學生,接觸到新老師,剛開始作文時,熱情很高,想知道自己寫得怎么樣。老師要抓住時機,及時評價。我在教學時,就曾利用語文課前五分鐘,或早讀時間,把每位同學作文中最亮點讀給大家聽。有時,同學們作文寫得好了,就可以多占用一些時間來評讀。這時候,學生們個個眼睛瞪得大大的,唯恐把自己的漏掉了。如寫《我的同學》這篇習作時,翟文靜同學善于抓住人物特點來寫,“我有一位同學,他是一位非?;钴S的小男孩。一副瓜子臉,小小的嘴巴,玲瓏剔透的眼睛,性格開朗,善于思考。他什么科目都不錯,特別是數(shù)學,不管什么問題都回答得十分棒,考分總是比誰都高,但就愛開玩笑。”讀完后讓學生猜一猜她寫的誰,同學們的興趣很濃,躍躍欲試,都希望展示自己的習作。對于學生的作文,內(nèi)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順乎自然,讓學生寫自己平時喜歡寫的東西。這樣,學生當然樂于去寫。教師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學生的作文,提倡“蹲下來”看學生作文。
只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寫作的束縛,才能實現(xiàn)寫作的個性化,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感受。這就要從學生的生活視野和感性經(jīng)驗中取題立意、引發(fā)真情實感,以求得寫作的個性化和獨特性。老一輩語文教育家早就說過:假若有所表白,這當是有關(guān)于人間事情的,則須合于事理的實際,切乎生活的實說;假若有所感興,這當是不傾吐不舒快的,則必須本于內(nèi)心的郁積,發(fā)乎情性的自然。這種要求可以稱為“求誠”。我班級中有一位孩子,我是通過一次《我想對您說》的習作才知道他的母親因家庭原因離家出走了,在這之前我對他真得不太了解,他在文中熱切的呼喚他的爺爺能和他的爸爸少一些爭吵,多一些和諧,讓他能有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我針對習作對他進行了表揚,肯定他能寫出真話,并對他給予了更多的關(guān)愛。之后我拿著他的習作與他的爺爺進行了交流,讓他的爺爺知道孩子的心聲。沒想到我這一做法真的很有效,后來據(jù)他說,他家的變化很大,我聽后很欣慰。因此,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這不僅是教作文,也是教做人。
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的作文現(xiàn)狀是:瞎編亂造的太多了。作文不能不寫,老師逼急了就按照作文選上的文章內(nèi)容,改頭換面,胡編亂造,所以許多學生寫出的文章大同小異,一寫難忘的事就是扶盲爺爺過馬路,或在公共汽車上讓座位,或半路上撿錢包,根本寫不出有個性的事來。
作文是一項難度最大的語文綜合性訓練。孩子交上習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墒?,不少教師還是用老眼光居高臨下看孩子的習作,把分數(shù)壓得低低的,好像少給分數(shù)就是“要求嚴、水平高”。有的老師用“優(yōu)、良、中、差”下評定,獲“優(yōu)”的學生寥寥無幾,激勵評價成為極少數(shù)學生的專利品,大多數(shù)孩子在“寫作基礎(chǔ)太差,要多下苦功?!敝惖姆穸ㄐ栽u價中失去信心。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地指出:“人性最深刻的稟賦就是賞識的渴望。寫了作文渴望得到老師的賞識,是學生寫作的近景性動機,也是直接動力之一?!奔钚栽u價就是要滿足學生的這種渴望,幫助他們體驗寫作成功的樂趣,激發(fā)他們的寫作動機。因此,教師要“蹲下來”看孩子,以欣賞的目光看學生的習作。在充當讀者的過程中,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孩子的朋友和知音,熱情地、富有同情心地細讀孩子的作品,尊重他們的勞動,照顧他們的情感,善于發(fā)現(xiàn)習作中的“亮點”,無論思想、取材、布局、表達、情感還是態(tài)度,都應(yīng)給予充分的肯定,以達到激勵成功的目的。
小學作文教學的激勵評價體現(xiàn)了新課程面向全體、照顧差異、著眼發(fā)展、注重過程的理念,使評價成為滿足兒童心理需要和激勵成功的手段。實踐證明:實施激勵評價對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有著明顯的效果,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教學中持之以恒,讓激勵性評價在作文教學中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