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全成
2016年,歐美國家的民粹主義開創(chuàng)了凱歌猛進的新紀元。在歐洲,2015年以來歐洲難民危機的持續(xù)發(fā)酵,歐洲國家和美國接納了越來越多的難民。但伴隨著恐怖組織在歐洲地區(qū)發(fā)動的恐怖襲擊日益增多,不僅在歐洲地區(qū),而且在美國,一股排斥外來移民、反對歐洲一體化和全球化、主張民族國家利益優(yōu)先的民粹主義思潮狂飆突起。在兩年時間內,一向處于歐美國家主流政治話語——平權運動、反殖民主義、自由主義和全球化等邊緣的民粹主義政治思潮大行其道。人們不禁要問,民粹主義的何種基本主張贏得了民眾的廣泛支持?民粹主義政治思潮興起的經濟、社會、文化、非傳統(tǒng)安全和政治基礎是什么?本文擬就上述問題,做一探索。
盡管民粹主義思潮在學術界和現實社會中存在已久,但對民粹主義的學術定義,卻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要原因在于,民粹主義的主張往往依據各國選情的變化而包羅萬象。正如英國著名政治學家、民粹主義研究專家拉克勞(E.Laclau)所說:“我們直覺地知道我們所提到的民粹主義運動或民粹主義思想是什么,但我們卻非常難以將這種直覺翻譯成概念。”*轉引自林紅:《民粹主義——概念、理論與實證》,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第4頁。盡管如此,學者們還是試圖從類型學上,將民粹主義區(qū)分為政治左翼、政治右翼、經濟左翼、經濟右翼四種類型*郭正林、李鎮(zhèn)超:《當代世界的民粹主義:四種主要類型》,《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6年第1期。??v觀近年來歐美國家民粹主義思潮及其表現,尤其是歐洲國家民粹主義社會運動、民粹主義政黨觀點和特朗普的競選主張,我們會清晰地發(fā)現,反移民、反歐洲一體化和反全球化是歐美國家民粹主義的兩大核心支柱。
反移民、反難民,是近期歐美國家民粹主義的第一大基本支柱。回顧二戰(zhàn)結束以來的移民發(fā)展進程,就會發(fā)現,出于對德國在二戰(zhàn)中的種族主義罪行的徹底清算與反省和對種族主義思潮的高度防范與警惕,世界范圍內的各國主流政治話語體系中,對跨越國境的國際移民及其對戰(zhàn)后經濟與社會的恢復與重建的積極貢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對人權的高度弘揚,使人道主義的對國際難民的救援具有了更多的合法性和正當性。正因為如此,西方發(fā)達國家、尤其是西歐國家給予了移民和難民以更多的國民待遇。但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s隨著全球范圍內的經濟發(fā)展停滯和全球化的發(fā)展而導致的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的不平衡以及西方發(fā)達國家內不同階層的權益的分化,一股“外來移民和難民搶了發(fā)達國家國民的飯碗、浪費了發(fā)達國家寶貴的福利資源”的思潮,應運而生。在政治上,表現為主張反移民、反難民,主張外國人滾出去、“法國是法國人的法國”、“荷蘭是荷蘭人的荷蘭”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極右翼政黨,逐漸步入西方國家的政治舞臺,并得到了部分中下層民眾的廣泛支持。到21世紀,歐美國家的歷次議會選舉、總統(tǒng)大選中,移民和難民問題成為各主流政黨必須面對的選舉主題。而極右翼政黨因為其明顯的民族利益優(yōu)先、本國國民優(yōu)先的反移民立場,逐漸步入歐美國家政治舞臺的中心。奧地利自由黨、法國國民陣線、荷蘭的自由黨、瑞士的人民黨、丹麥的人民黨、英國的民族選擇黨、瑞典的民主黨等歐洲國家的極右翼政黨,紛紛在議會選舉和總統(tǒng)選舉中,獲得了選民的廣泛同情和支持而迅速崛起[注]宋全成:《歐洲移民問題的形成與歐洲極右翼政黨的崛起》,《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伴隨著歐洲國家失業(yè)率的上升、國民福利待遇的降低和社會治安的惡化,歐洲的極右翼政黨無一例外地將上述問題歸結為外國移民。尤其2014年以來,數以百萬計的難民涌入以及由此造成的對歐洲國家邊防秩序、歐盟難民法律體系的沖擊、難民中的恐怖分子直接發(fā)起的針對歐洲國家的系列恐怖主義襲擊,給歐洲極右翼政黨以絕佳的攻擊外國移民、反對接納難民、尤其是穆斯林難民的有力借口?!?014年在具有歐洲民意晴雨表之稱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歐盟內具有極右翼傾向的民粹主義政黨紛紛崛起,取得歷史性突破和勝利。其中,法國國民陣線、英國獨立黨、丹麥人民黨、比利時新佛萊芒聯盟均奪得所在國支持率第一。這些政黨大都以反移民、反全球化和反歐洲一體化而著稱?!盵注]史志欽:《民粹主義何以在歐美愈演愈烈》,《人民論壇》2016年第13期。2015年以來的極右翼政黨,在地方選舉和歐洲議會選舉中,狂飆突起。奧地利的自由黨、德國的另類選擇黨、法國的國民陣線等極右翼政黨表現強勁,其采取的反移民、反難民、民族利益優(yōu)先、本國國民優(yōu)先的取悅于大眾的策略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在有著悠久的移民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的美國,2016年的總統(tǒng)大選也成為反移民的美國民粹主義崛起的試驗場。特朗普在總統(tǒng)競選中,他的“將1100萬無證移民驅逐出國,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建立城墻,在完全搞清楚入境目的之前禁止穆斯林入境”[注]《特朗普反移民倡議在墨西哥引強烈反對,在歐洲卻獲共鳴》,http://money.163.com/16/0307/11/BHI5UD7I00253B0H.html, 訪問日期:2016年11月16日。的極端主張,不僅擊敗了共和黨黨內的傳統(tǒng)政治精英,而且擊敗了民主黨,成功當選為美國第45任總統(tǒng)。這也充分說明,在今日歐美國家,反移民主張已經成為歐洲民粹主義的第一大基本支柱。
反歐洲一體化、反自由貿易、反全球化,是近期歐美國家民粹主義的第二大核心支柱。二戰(zhàn)結束以來,自由貿易理論主宰了西方世界的貿易政策。該理論認為,自由貿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國際分工,可以提高真實的國民收入,減少國民支出,有利于加強競爭、減少壟斷,提高經濟效益,有利于提高利潤率、促進資本積累。由美國及其西方盟國在自由貿易理論基礎上形成的自由貿易政策極大地促進了西歐國家在戰(zhàn)后的經濟與社會的恢復與發(fā)展。在東西方對立的冷戰(zhàn)時期,更凸顯了自由貿易政策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優(yōu)越性。冷戰(zhàn)結束以后,伴隨著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東歐國家重新回歸歐洲及西方世界的陣營,由此,以自由貿易為先導的人員、資本、技術、貨物自由流動的全球化時代到來了。在歐洲,自20世紀50年代就開啟的歐洲一體化,促進了歐洲的繁榮與穩(wěn)定;在美國,自由貿易為美國奠定了世界貿易強國的地位。但進入21世紀以來,反全球化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叭蚧堑珱]有解決貧富差距問題,反而拉大了國家之間和一國內部的貧富差距,社會矛盾因此擴大和激化。資本的逐利本性、資本與勞動的收益嚴重不對稱,以及全球化條件下資本更加自由流動使得‘富者更富、窮者更窮’,都使全球化弊端更顯突出。”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在世界經濟遭遇周期性困難而整體下行的情況下,歐美國家的“中產階級財富縮水,底層藍領工人就業(yè)減少,受全球化競爭擠壓產生了強烈的挫敗感,對全球化的怨恨和抵御情緒和力量隨之上升。據經合組織(OECD)數據,自2000年以來英國制造業(yè)就業(yè)人數減少了近1/3,而美國的情況也差不多,減少了大約20%。各國或多或少都遇到了類似的政治生態(tài)的變化,雖然表現形式不一,但有一點帶有普遍性,那就是對全球和區(qū)域一體化產生了質疑,往往把一國遇到的困難歸咎于外來因素,如移民增多、外來商品增加等等?!盵注]何亞非:《英國退出歐盟與反全球化思潮興起》,http://www.guancha.cn/heyafei/2016_05_06_359229.shtml, 訪問日期:2016年11月17日。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歐美國家的民粹主義將反對自由貿易、反對歐洲一體化和全球化作為自己的主要綱領。在歐洲,幾乎所有的極右翼政黨和疑歐主義政黨,都將經濟發(fā)展的停滯、家庭收入的下降、社會福利的減少、勞動力失業(yè)率的升高,歸結為自由貿易和歐洲一體化的結果,以此反對貿易自由和歐洲一體化,而主張實施貿易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在美國總統(tǒng)大選中,特朗普多次措辭強硬地提到中國和世界貿易組織。他認為,正是中國利用了世界貿易組織和全球化向美國傾銷商品,讓許多美國人失業(yè)。在國際貿易方面,“中國是最大的貨幣操縱國,要讓中國停止肆無忌憚的竊取知識產權的行為,停止非法傾銷”。同時,將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45%的高額關稅。在論及世界貿易組織及其相關協議時,“特朗普說要徹底重新談判與中國簽訂的,包括和其他國家的,糟糕透頂的貿易協議,如果不給美國更好的條件,就會退出”。[注]羅浩:《WTO總干事:特朗普反全球化言論威脅全球經濟》,http://news.hexun.com/2016-07-25/185134267.html, 訪問日期:2016年11月17日。另外,特朗普也主張重新談判或“終止”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八M蜻M口商品征收35%的關稅,例如福特在墨西哥生產、同時返銷美國市場的汽車。特朗普稱NAFTA是‘史上最糟糕的貿易協議’,并指責這份協議搶去了美國鐵銹地帶(指從前傳統(tǒng)工業(yè)繁盛今已衰落的地區(qū))的制造業(yè)工作崗位——正是上周這番話,刺激了美國的大量‘工人階級’幫助他贏得選舉?!盵注]翊海:《特朗普討厭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到底是什么?》,http://finance.qq.com/a/20161116/025995.htm, 訪問日期:2016年11月17日。歐美國家民粹主義關于反對自由貿易、反對歐洲一體化和全球化的主張,迎合了歐美國家中下層民眾對現實社會的不滿情緒,因此,贏得了廣大中下層民眾的廣泛支持。無論是英國的脫歐、還是反歐洲一體化的疑歐主義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中的勝利,還是反自由貿易和全球化的孤立主義的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都充分表明,反歐洲一體化、反自由貿易、反全球化,已經成為近期歐美國家民粹主義出奇制勝的第二大重要支柱。
2016年注定成為歐美國家民粹主義崛起的新紀元。從反移民、反歐洲一體化而崛起的歐洲極右翼政黨到英國脫歐公投的成功,再到美國反移民、反自由貿易和反全球化的特朗普成功當選美國總統(tǒng),他們具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價值觀:那就是驅趕和限制外來移民,提高關稅和從現有的自由貿易、安全或經濟聯盟中逐步退出或承擔更少的責任,奉行孤立主義的保護主義政策。正因為如此,種族主義的排外和孤立主義的反全球化,構成了歐美民粹主義的核心。
反移民、反全球化的民粹主義之所以能夠在歐美興起,有著深厚的經濟、社會、文化價值觀、非傳統(tǒng)安全和政治基礎。
第二,福利國家化、全球化的人口自由流動和自由貿易背景下的歐美國家外國移民急劇增加、社會福利水平快速下降、中產階級的減少和地位下滑,是歐美國家民粹主義崛起的社會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由于存在與社會主義的蘇聯和東歐國家在福利制度方面的競爭關系,歐美國家相繼建立了至臻完善的福利國家制度。但伴隨著福利國家制度的全面建立,一方面,政府的福利責任越來越大,另一方面,歐美國家在福利制度上的政府財政負擔越來越重,以至于出現嚴重的福利財政赤字,迫使政府通過向資本征收更多稅收的方式,來填補福利制度的虧空。于是,西方國家政府對資本和經濟的規(guī)制越來越嚴格,這就“產生了1980年代開始的新自由主義運動。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主要表現在美國的‘里根革命’與英國的‘撒切爾革命’,這場運動本身就是對福利資本主義的反應和反動。因為在政府高稅收、高規(guī)制的情況下,資本得不到充分的發(fā)展,高稅收無人愿意生產,資本和社會之間失衡了,資本就開始反動。1980年代開始的全球化,盡管有里根、撒切爾的政治推動,但資本是主導者。資本通過全球化的方式逃避本國的規(guī)制與管制。1980年代開始的全球化運動,從資本主義的角度看非常成功,因為這一波全球化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財富價值,超越前幾波全球化。不過,也產生了無窮的問題。主要的問題是財富在不同國家、地區(qū),以及同一個國家不同社會群體中的分配高度不平等、不公平?!盵注]鄭永年:《民粹主義的崛起與西方的未來》,鄭永年教授于2016年11月26日在上海文匯講堂的演講內容,經作者授權發(fā)布。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k2MDQ1Mw%3D%3D&idx=3&mid=2651717025&sn=fc41f7fd7001a47ccdbd44ee258de512, 訪問日期:2016年12月10日。首先,不同國家的財富和收入水平的巨大差異,導致跨國界的人口遷移——從欠發(fā)達國家流向歐美發(fā)達國家。在歐洲,由于地緣關系的原因,來自中東、西亞和北非國家的數以百萬計的非正規(guī)移民(非法移民、難民),源源不斷地涌入歐洲國家;在美國,來自墨西哥等拉美國家的數百萬非正規(guī)移民,進入美國。這些非正規(guī)移民在歐美國家創(chuàng)造了財富、促進了歐美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繁榮的同時,也自然通過身份合法化、加入所在國國籍等方式,分享著歐美國家的福利。當20世紀90年代、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歐美國家的福利制度再也不能滿足包括移民在內的社會大眾的高福利要求時,迫使歐美國家的政府通過提高個人承擔比例的方式,進行福利制度的改革。在這種背景下,歐美國家的民粹主義者和反移民、反全球化的歐洲極右翼政黨便將福利水平的下降歸咎于外國移民的增加,認為是外國移民和難民的存在降低了他們的社會福利水平;并且主張將外國人趕出去,以此保證歐美國家人民的社會福利水準。在歐洲,2015年的歐洲難民危機似乎印證了歐洲極右翼政黨和民粹主義的上述觀點,由此得到了包括部分中產階級在內的社會中下層民眾的支持。在美國,2016年總統(tǒng)大選,特朗普關于將拉美外國移民趕出去、禁止部分國家的穆斯林移民進入美國的競選口號,同樣迎合了美國中下層民眾的支持。其次,歐美國家內部不同群體間的高度不平等和不公平,中產階級的規(guī)模在減少,社會地位在下降。即使對歐美國家而言,30多年來的自由貿易和全球化,并沒有讓歐美國家的所有階層平等地受益;相反,財富和權利在不同的階層間存在巨大的差異。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富有階層的財富日益膨脹,中產階層破產、財富縮水,而下層民眾更是苦不堪言。在南歐的希臘,國家陷入債務危機,大批中產階級淪為下層民眾。在美國,金融危機和技術的廣泛運用導致中產階級的規(guī)模急劇減小,同時,中產階級的收入也在減少。有關數據顯示,美國中產階級2015年的年收入是51939美元,與1995年的51719美元大體持平。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tǒng)選舉年中,“以前社會結構里中層比例較大,現在中層越來越少,大量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中產階級因此越來越小。19世紀、20世紀初的民粹主義主要是社會最底層的工人階級,這次尤其是美國民粹主義則來自于中產階級,這次選舉也可以稱為‘白人的公投’。如果以票數來看,希拉里可能還比特朗普多,但總體來說勢均力敵,美國社會兩極化,高度分裂”[注]鄭永年:《民粹主義的崛起與西方的未來》,鄭永年教授于2016年11月26日在上海文匯講堂的演講內容,經作者授權發(fā)布。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k2MDQ1Mw%3D%3D&idx=3&mid=2651717025&sn=fc41f7fd7001a47ccdbd44ee258de512, 訪問日期:2016年12月10日。。這就為美國民粹主義的產生和崛起提供了堅實的社會土壤。由此可見,歐美國家外國移民急劇增加、社會福利水平快速下降、中產階級的減少和地位下滑,是歐美國家民粹主義崛起的社會基礎。
第四,歐美國家所面臨的恐怖主義襲擊的威脅有增無減,非傳統(tǒng)國家安全形勢面臨嚴峻挑戰(zhàn),這是歐美國家的民粹主義崛起的非傳統(tǒng)安全基礎?!?·11恐怖襲擊”以來,美國及其西方國家打響的國際反恐的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阿富汗戰(zhàn)爭只是國際反恐戰(zhàn)爭的一部分——但非但沒有消除恐怖主義襲擊的威脅,反而是越反越恐,針對歐美國家的恐怖主義襲擊急劇增加。經濟與和平協會制作并公布的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報告顯示:“美國小布什政府盡管花費了4.4萬億美元來發(fā)動伊拉克和阿富汗戰(zhàn)爭,但是全球的恐怖主義活動卻有增無減。根據報告中的數據,過去的14年中,每年恐怖襲擊事件從2000年的3361起增加到2012年的11133起,而2013年更是達到了17958起?!薄敖刂?012年,全球共有43.7萬人死于恐怖襲擊,另有11113名恐怖分子在反恐行動中死亡。”“2013年,全球共有1.8萬人死于恐怖襲擊,這個數字比2012年增加了60%。”[注]《報告:全球恐怖主義活動自9·11襲擊后上升近5倍》,http://www.chinanews.com/gj/2014/11-18/6788186.shtml, 訪問日期:2016年12月14日。特別是2014年以來,極端組織及其追隨者發(fā)動了一系列恐怖襲擊。為此,美國及其西方盟國從維護國際格局、西方文明和自身國家利益的角度打擊極端組織,這不可避免地招致了極端組織的瘋狂報復。2015年難民危機的爆發(fā)為極端組織通過難民身份滲透歐洲國家提供了現實可能。同時,歐洲國家中的極端組織的追隨者,接受極端組織的指令,伺機對西方國家進行報復。于是,在歐洲,2015年以來的恐怖主義襲擊和爆炸更為密集、死傷人數更多、影響更為深遠:查理周刊槍擊案(17人死亡、18人受傷)、巴黎恐怖襲擊案(129人死亡、352人受傷)、布魯塞爾系列爆炸案(35人死亡、170多人受傷)、法國尼斯恐怖襲擊案(84人死亡、202人受傷)、德國東南部巴伐利亞州維爾茨堡火車襲擊案、慕尼黑槍擊案、安斯巴赫爆炸案、柏林圣誕市場恐襲案(12人死亡、50多人受傷)、英國議會大廈暴恐案(5人死亡、40多人受傷)、巴塞羅那爆炸案(15人死亡、100多人受傷)等,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歐洲遭受到的恐怖主義襲擊如此密集,造成的傷亡人數如此之多,創(chuàng)造了歐洲恐怖主義襲擊的新紀錄。在美國,由極端組織實施的美國加州南部圣貝納迪諾市恐怖主義槍擊案,造成至少14人死亡、17人受傷。毫無疑問,歐美國家的非傳統(tǒng)安全形勢面臨著恐怖主義襲擊的嚴峻挑戰(zhàn)。在這種背景下,歐美國家的社會民眾和政治精英普遍感受到生命、財產和安全受到威脅,迫切需要政黨和政府作出切實可行的承諾,打擊極端組織,改變非傳統(tǒng)安全的糟糕狀況,切實保障歐美國家公民的生命、財產與安全。而歐美國家的民粹主義者和極右翼政黨,正是抓住了這一現實挑戰(zhàn)和公民對恐怖襲擊的恐懼心理,將非傳統(tǒng)安全形勢的惡化歸咎于難民的增加,從而獲得了歐美國家包括中產階級在內的社會中下層民眾的廣泛支持。歐美國家的“不少民眾把近兩年來歐洲恐怖主義活動的增加與難民大量涌入聯系起來。民調顯示,59%的民眾認為,大量難民涌入增加了恐怖主義在這些國家的風險”[注]田曉軍:《歐洲經濟不振致民眾信心不足》,《經濟日報》2016年12月20日,第16版。。匈牙利總理維克托·奧爾班在《匈牙利與歐洲的危機》一文中披露:“匈牙利政府委托組織了一次覆蓋歐盟28個成員國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60%的歐洲人堅信,逐步增加的恐怖主義、高犯罪率和移民之間有著直接關系。”[注]維克托·奧爾班:《匈牙利與歐洲的危機》,http://www.dunjiaodu.com/xinxingguojia/2017-02-06/417.html, 訪問日期:2017年2月23日。正因為如此,歐美國家面臨的日益惡化的、日益嚴峻的恐怖主義襲擊的非傳統(tǒng)安全形勢,成為歐美國家排外主義、民粹主義崛起的非傳統(tǒng)安全基礎。
第五,全球化精英政治的失敗,為民粹主義在歐美國家的崛起提供了政治基礎。首先,全球化精英政治已經淪為利益集團的工具,大量中產階級和下層民眾被拋棄或處境艱難,從而點燃了全球化的失敗者的憤怒情緒?!霸诋斀裎鞣矫裰髦贫认拢伟l(fā)展越來越精英化,精英集團國際化,精英集團利益化,主流政黨和政治精英均被利益集團和大資本家所綁架”,而包括中產階級在內的大眾則被拋棄[注]史志欽:《民粹主義何以在歐美愈演愈烈》,《人民論壇》2016年第13期。,政治精英和政客越來越聚焦于全球性的政治事務,而忽視國內的社會中下層民眾關注的權利和利益。正如新加坡政治學者鄭永年所說:“隨著全球化,越來越多的政治人物聚焦全球性政治事務和國際會議,有人戲稱某些總統(tǒng)、總理見外國首腦的次數比見夫人次數的還多,那么他了解基層的時間必然被占據。右派的價值觀可以不認同,但是他們深入民間、了解社會疾苦是值得肯定的。前幾天,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接受采訪時說,現在大家都在搞國家層面和全球層面的政治,卻忽視了小城鎮(zhèn),忽視了農民。我覺得說得很對!這些才是你的支持者,是最大的政治。……全球化以后,對美國來說,為何能讓中產階級在很短時間內減少了25%呢?其既得利益者了解基層民眾多少?在我看來,丟失了中產階級是西方民主最大的問題?!盵注]鄭永年:《民粹主義的崛起與西方的未來》,鄭永年教授于2016年11月26日在上海文匯講堂的演講內容,經作者授權發(fā)布。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k2MDQ1Mw%3D%3D&idx=3&mid=2651717025&sn=fc41f7fd7001a47ccdbd44ee258de512, 訪問日期:2016年12月16日。而這些包括中產階級在內的基層民眾恰恰是這些政黨在議會、國會和總統(tǒng)選舉中應該積極爭取的舉足輕重的中堅力量。而今這些人被政治精英拋棄了,他們淪為全球化的失敗者和全球化精英政治的受害者。他們是“認為自己處境下滑、或并未從經濟增長中獲得應得的收益的那部分人。我們可以將他們稱為全球化中的‘失敗者’,他們認為自己受到了欺騙和羞辱,他們成為民主社會中一群‘憤怒的公民’”,“當新近的失敗者在沮喪和不安中舉目四望時,他們看到的是那些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們不僅毫發(fā)未傷,反而活得越發(fā)滋潤——長期以來,全球化的好處一直流向最富的1%人群,這種憤怒情緒便尤其不可抑制”?!懊翊庵髁x政客們則利用并煽動他們的這種憤怒,并將這股力量引向針對現行政治建制的反叛。最能夠代表現行體制以及它所把持的‘既得利益’的毫無疑問是精英,尤其是所謂‘全球超級精英’。通過一系列充斥著陰謀論的宣傳,他們被塑造成貪婪的跨國大企業(yè)和金融巨頭的代言人。這些全球化的既得利益分子總是罔顧普通國民的疾苦,對本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宗教不屑一顧,甚至是經常與外國腐敗黑暗勢力沆瀣一氣的國家叛徒……”[注]陳季冰:《歐洲正面臨滅頂之災》,https://pit.ifeng.com/a/20161126/50321776_0.shtml, 訪問日期:2016年11月24日。。在這種背景下,民粹主義關于反對政治生活中的精英主導、強調人民至上的主張,迎合了這部分民眾的憤怒情緒。對歐美國家的許多選民來說,英國脫歐公投也好,歐洲國家議會選舉、總統(tǒng)選舉也好,美國總統(tǒng)大選也好,就不再是在通常是兩大主流政黨的兩種方案中作出理性的選擇,而變成了對現行精英政治體制的純粹的抗議[注]陳季冰:《歐洲正面臨滅頂之災》,https://pit.ifeng.com/a/20161126/50321776_0.shtml, 訪問日期:2016年11月24日。。而民粹主義者和極右翼政黨正是利用了選民的這種反精英政治體制的抗議情緒,極力攻擊現行精英政治及其現政府的政策,這是歐美國家的民粹主義崛起的關鍵因素。其次,歐美國家精英政治的“政治正確”受到了包括中產階級和白人在內的社會民眾的普遍懷疑,民眾對現行的精英政治的國家治理能力感到失望,期望通過政黨的更替來回應他們的期待。在歐洲,政治精英對經濟上的衰退和民眾收入的減少缺乏有效的刺激措施。2008年以來,除德國以外,其他歐洲各國經濟停滯不前,個別國家如希臘等國陷入了持續(xù)的經濟衰退并引發(fā)債務危機,致使歐洲國家民眾的經濟收入下降。但歐洲各國政府及歐盟的政治精英面對衰退的經濟形勢卻束手無策。在希臘債務危機問題上,德國和歐盟經過艱難的討價還價才最終勉強渡過難關。在移民、難民問題上,歐洲國家的政府和政治精英頑固堅持多元文化的“政治正確”,面對數以百萬計的難民在2015年大舉涌入歐洲地區(qū),歐洲國家內部相互指責和歐盟層面遲遲拿不出成熟的、一致接受的解決難民問題的方案,致使難民問題成為一場二戰(zhàn)結束以來最嚴重的歐洲難民危機。人們由此看到了政治精英在國家治理和歐盟治理上的無能。在這種背景下,民粹主義政客和歐洲極右翼政黨卻拿出了反對歐洲一體化、脫歐、將移民趕出去、重建民族國家的邊界、保護民眾的權益等方案,再加上其蠱惑人心的成功社會動員,致使歐洲國家的民眾普遍對傳統(tǒng)的左、右翼政黨的國家治理能力深感失望,拋棄了傳統(tǒng)政黨和政治精英的“政治正確”,進而對民粹主義政客和極右翼政黨及其國家治理能力情有獨鐘并充滿期待。由此,反移民、反歐洲一體化的民粹主義和極右翼政黨迅速在歐洲政壇上崛起。特朗普在政壇上的崛起使得這場拋棄傳統(tǒng)政黨精英政治和“政治正確”的運動延伸到了資本主義的大本營——美國。“特朗普多次強調,他所進行的不僅僅是一場選舉,更是一場社會運動。政治對他來說只是要為這場社會運動創(chuàng)造一種可能性,因為唯有政治才能創(chuàng)造變革的可能性,對美國這樣的既得利益高度制度化的社會來說尤其如此。而政治就其本質來說就是馬基雅維利主義。在整個競選過程中,無論是希拉里還是特朗普都盡其所能訴諸于馬基雅維利主義,即各種骯臟的手段。特朗普所使用的手段包括:把美國社會所存在的問題歸咎于少數族群、移民、自由貿易,進而把這些問題歸咎于現存體制。他成功地把選舉塑造成反體制社會運動。現存體制不倒,美國就沒有希望,這是特朗普向選民傳達的主要信息。而其對手希拉里則被塑造成為是現存體制的代表和維護者?!盵注]鄭永年:《民粹盛行 從資本主義到特朗普主義》,http://opinion.hexun.com/2016-12-15/187351057.html, 訪問日期:2016年12月19日。實際上,民粹主義者特朗普的反體制、反政治精英的主張,不僅讓包括白人在內的美國中產階級和社會下層民眾拋棄了傳統(tǒng)的“政治正確”,而且也分化了傳統(tǒng)精英政黨——共和黨。即使共和黨內部的政治精英都無法阻止一向被傳統(tǒng)政黨政治精英視為“打醬油”和“政治上不正確”的特朗普競選美國總統(tǒng)的步伐。有專家認為:“2016年的美國總統(tǒng)選舉中,顯然既有19世紀40年代的右派民粹主義成分(反移民、反基督教之外的文化的入侵),也有19世紀80年代和20世紀30年代的左派民粹主義成分(金融危機之后反華爾街、殺富濟貧、反全球化),反精英是每次民粹主義運動的核心,這次也沒有不一樣?!盵注]陳志武:《從經濟學角度看西方民粹主義再興起》,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16-12-19/zl-ifxytqax6579615.shtml, 訪問日期:2016年12月19日。由此可見,全球化精英政治的失敗,是民粹主義在歐美國家的崛起的政治基礎。
綜上所述,我們可得出如下結論:反移民尤其是反穆斯林移民、反歐洲一體化及反全球化是歐美國家民粹主義的兩大核心支柱。民粹主義之所以能夠在歐美興起,有著深厚的經濟、社會、文化價值觀、非傳統(tǒng)安全和政治基礎。經濟低迷、失業(yè)率上升、中下階層收入相對減少,貧富差距擴大,這是民粹主義興起的經濟基礎;外國移民急劇增加、社會福利水平快速下降、中產階級的減少和地位下降,是民粹主義崛起的社會基礎;伊斯蘭教文化價值觀在歐美國家的傳播及與以基督教為核心的文化價值觀的沖突是民粹主義崛起的文化價值觀基礎;歐美國家所面臨的恐怖主義襲擊的威脅有增無減,是民粹主義崛起的非傳統(tǒng)安全基礎;全球化精英政治的失敗,是民粹主義崛起的政治基礎。
2016年到2017年,如果說歐洲民粹主義政客和極右翼政黨盡管在議會選舉、總統(tǒng)大選中迅速崛起,但尚不足于在歐洲政壇上占有主流地位,那么,民粹主義迅猛發(fā)展的態(tài)勢則不容忽視:英國脫歐成功,波蘭法律與公正黨已取得執(zhí)政黨地位,意大利公投否定修憲提案,德國的選擇黨進入德國國會成為第三大政黨,等等。而美國民粹主義者特朗普已贏得美國總統(tǒng)大選的勝利,成為美國現任總統(tǒng),則充分表明,民粹主義已在美國根深蒂固。這無疑是給歐美國家的民粹主義進一步發(fā)展打了一支強心劑,同時也表明“西方國家政治穩(wěn)定性整體上的動搖”[注]哈貝馬斯:《右翼民粹主義必定滋生新法西斯主義》,http://wenhui.whb.cn/toutiao/20161209/49140.html, 訪問日期:2016年12月19日。??梢灶A料,在將來一段時間里,如果沒有傳統(tǒng)政治力量和政治精英的強烈阻擊,民粹主義的社會思潮和政治力量或許將獲得更大的政治舞臺。而哈貝馬斯早就指出:民粹主義必然滋生新法西斯主義[注]哈貝馬斯:《右翼民粹主義必定滋生新法西斯主義》,http://wenhui.whb.cn/toutiao/20161209/49140.html, 訪問日期:2016年12月19日。。一個世紀之前的民粹主義滋生了種族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并最終導致了造成6000萬人死亡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慘痛教訓可謂深刻。因此,阻滯民粹主義政治力量和社會思潮的蔓延,應成為當代世界政治舞臺上的那些政治精英、主流政黨和維護世界和平的有識之士的共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