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襄城縣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461700)杜奎顯
股骨頭壞死主要由骨細胞變性或股骨頭血供不足引起,具有發(fā)病率高、病情嚴重、致殘率高、并發(fā)癥多等特點[1]?;颊吖羌毎毖?、壞死,股骨頭塌陷,髖關節(jié)功能障礙。目前臨床主要采用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治療,以減輕疼痛,促進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但術后易引發(fā)雙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若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會繼發(fā)肺血栓栓塞癥,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該病屬中醫(yī)“骨痹”范疇,主要因淤血阻滯所致,治宜補益肝腎、活血化瘀。學者張譯文[2]研究指出,給予行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股骨頭壞死患者活血治療,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促進骨修復,改善髖關節(jié)功能。本研究選取我院股骨頭壞死患者82例,分組研究活血溶栓湯聯合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對其術后雙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的影響?,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股骨頭壞死患者82例,依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n=41)和對照組(n=41),觀察組男28例,女13例,年齡21~66歲,平均年齡(42.17±10.93)歲;病程5~30個月,平均病程(15.12±7.55)個月;對照組男27例,女14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41.76±11.21)歲;病程4~29個月,平均病程(14.97±7.86)個月。比較病程、年齡、性別等兩組基線資料存在均衡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 ①納入標準:均符合《外科學》中股骨頭壞死診斷標準[3]及《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瘀血阻滯型診斷標準[4];經CT檢查確診;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排除標準:已接受手術治療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伴有精神疾病者;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
1.3 方法 對照組全麻后采用小切口外側入路行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活血溶栓湯治療,活血溶栓方為:丹參15g、當歸10g、紅花10g、水蛭3g、土鱉5g、雞血藤10g、延胡素10g、川牛膝10g、獨活10g,1劑/d,早晚餐后各服1次,連續(xù)治療2周。
附表 兩組治療前后Harris評分、SF-36評分對比(±s,分)
組別 Harris評分 t P SF-36評分 t 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41) 47.73±5.73 75.26±6.11 21.045 0.000 43.21±5.43 59.68±4.27 15.267 0.000觀察組(n=41) 48.21±5.46 58.17±6.78 7.326 0.000 42.97±5.81 53.06±5.11 8.350 0.000 t 0.388 11.990 - - 0.193 6.365 - -P 0.699 0.000 - - 0.847 0.000 - -
1.4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治療效果。采用Harris評分評估兩組治療前后髖關節(jié)功能,包括生活能力、關節(jié)活動度、關節(jié)畸形、疼痛程度等,共100分。痊愈:治療后Harris評分>90分,臨床癥狀消失;顯效:治療后70分<Harris評分≤90分,且較治療前增加≥20分,臨床癥狀顯著改善;有效:治療后30分<Harris評分≤70分,且較治療前增加<20分,臨床癥狀改善;無效:Harris評分≤30分,臨床癥狀未改善。總有效率=(有效+顯效+痊愈)/總例數×100%。②術后隨訪3個月,對比兩組雙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③對比兩組治療前后采用Harris評分的結果,評分越高表明髖關節(jié)功能越好;兩組均于治療前后采用健康狀況調查表(SF-36)評估生活質量,評分越低提示生活質量越差。
2.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痊愈19例,顯效13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90.24%(37/41),對照組痊愈11例,顯效8例,有效9例,總有效率68.29%(28/41),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雙下肢深靜脈血栓 觀察組2例發(fā)生雙下肢深靜脈血栓,對照組9例發(fā)生雙下肢深靜脈血栓;觀察組雙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4.88%(2/41)低于對照組21.95%(9/4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45,P=0.023)。
2.3 Harris評分、SF-36評分 治療前兩組Harris評分、SF-36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Harris評分、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股骨頭壞死主要發(fā)病因素為股骨頭自身病變、外傷、長時間使用激素等[5]。股骨頭無塌陷變形或輕微變形者,經手術修復可重獲承重能力,保留髖關節(jié)功能,但必須減少負重及行走。若患者出現股骨頭塌陷,則需行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但手術會造成淤血阻滯,患肢體腫脹。因此,術后應給予行氣活血治療,減少并發(fā)癥,降低病死率,改善預后。
中醫(yī)學認為股骨頭壞死屬“骨痹”范疇,患者多氣血不足,氣滯血瘀。田忠等[6]研究指出,活血溶栓湯對防治下肢游離皮瓣移植術后血管危象療效顯著,能有效阻止患者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變學,增加機體血流量?;钛芩械⒒钛?、消腫止血、通經止痛,能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凝聚;紅花祛瘀止痛、活血通絡,有助于軟化和擴張血管,改善機體血液循環(huán);當歸活血補血,具有抑菌、抗動脈硬化、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雞血藤舒筋活絡、活血補血,有利于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組織血流量;水蛭逐瘀消癥、破血通經,具有強效溶栓作用;土鱉破淤血、通經絡、續(xù)筋接骨,具有顯著抗凝血功效,同時能促進術后傷口恢復;延胡素活血散瘀、利氣止痛,有助于緩解血栓引起的疼痛;川牛膝活血通經、滑利關節(jié),延長血漿復鈣時間;獨活散寒通絡、祛風勝濕,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加快血流速度;全方養(yǎng)血而不留瘀,兼顧活血行氣,有利于解除血管痙攣,保持血管暢通,去瘀生新,改善血流動力學,有效預防血栓形成。本研究將活血溶栓湯與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聯合用于股骨頭壞死患者,能有效緩解病情,促進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雙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Harris評分、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活血溶栓湯聯合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治療股骨頭壞死療效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降低雙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可知,股骨頭壞死患者給予活血溶栓湯與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聯合治療療效顯著,能有效減少雙下肢深靜脈血栓,促進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