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關(guān)鍵詞】 教師;心理暗示;語言技巧;自信 ;執(zhí)行力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9—0039—01
心理暗示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是指用含蓄、 間接的方式,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chǎn)生影響。心理暗示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往往會使人不自覺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動,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見或信念。不同的心理暗示必然會有不同的選擇與行為,繼而產(chǎn)生不同的結(jié)果。本文談?wù)劷處熑绾芜\用語言對學生進行積極心理暗示。
一、用贊賞與肯定的語言讓學生獲得自信
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教師對學生贊賞與肯定的語言往往能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暗示效應(yīng)。積極心理暗示能夠最大可能地挖掘人的潛能,鑄就人的自信。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yīng)表明: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決于周圍的人能不能像對待成功人士那樣愛他、期望他、教育他。
筆者從事班主任工作過程中,新生運動會入場式訓練,其中一女生有輕微的自閉癥,反應(yīng)慢,缺乏自信,不能與團隊同步,同學們一致要求不讓該生列隊參加入場式。為此,我親自領(lǐng)隊集訓,瞅準機會點評她:“看看某某同學滿頭大汗,是今天訓練做得最認真的?!宾畷r,她的眼神專注得令人意外,自信地挺拔在隊伍中。之后,她開始慢慢地融入集體,總是第一個到場,一個“最認真”的心理暗示,成就了她本次訓練的成功,乃至在后來的大合唱操練、表演中,她都以最認真的姿態(tài)出現(xiàn)。
二、恰當運用規(guī)避策略使學生在感恩中自律
學校不是教育沒有問題的學生,而是在解決問題中教育學生。教師的教育藝術(shù)不是體現(xiàn)在培養(yǎng)天才中,而是滲透在糾錯育人中。針對一個違紀學生,如果教師在教育中過分強調(diào)他的過錯,無異于在強化他的消極心理暗示,可能會出現(xiàn)破罐子破摔的現(xiàn)象,即使有所變,也是被動的。憑借多年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教師在教育中恰當?shù)剡\用規(guī)避策略,不僅可以挽回學生的尊嚴,也可敦促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暗示。
規(guī)避溝通是一種語言溝通藝術(shù),重在找準解決問題的著力點乘勢而入。某班主任因?qū)W生曠課請家長來,一開始,學生低著頭、搓著手,面帶愧疚。班主任與家長在追問清楚曠課緣由后,班主任沖著學生雷霆大發(fā),家長更是火上澆油,沖著孩子破口大罵,咄咄逼人。抬頭間,發(fā)現(xiàn)該生伸著脖子,怒目而視班主任與家長,并不時頂撞,愧疚感全然而消,我起身打發(fā)學生出去。等平復班主任與家長情緒后,再喚學生進來,點頭示意他到我的辦公桌旁,定睛一看,一個干凈利落的小伙子,便脫口而出“喲,這小伙兒長得又精神又帥,多大了呀?”他吃驚地看著我,靦腆地笑了,這笑中帶著感激、愧疚與不安?!昂⒆?,看上去你很愛美,愛美的孩子絕對是個懂事的孩子,從你的著裝上也能看出媽媽對你很關(guān)愛呀,我知道你是想給某某老師和媽媽道歉又不好意思,是吧?好好努力,將來絕對有出息!”話音剛落,孩子舉90度躬給我行了一個禮,“老師,謝謝,我一定能做好!”說著,便向班主任和媽媽走去,舉躬致歉。之后,這個孩子變得積極、陽光,處處彬彬有禮,在努力地體現(xiàn)他“絕對是個懂事的孩子,絕對有出息”。可見,規(guī)避策略在學生的積極心理暗示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注重減少命令、警示語,以提高學生的主動執(zhí)行力
教師在傳統(tǒng)教育觀念下約定俗成的職業(yè)習慣就是對學生進行命令、警示。教師在教育學生時,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會強調(diào)“再不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應(yīng)該做什么”“不應(yīng)該做什么”“必須做什么”“一定做什么”等等。人有一種趨逆心理,當你一再發(fā)號使令時,總會找個空隙避令,學生也如此。在溝通中,命令、警示語的出現(xiàn),往往會弱化人做事的積極心理,而強化了消極應(yīng)付心理。俗話說:“話有三說,巧者為佳”。譬如,語文教師要求學生背書一事,若說:“這段話寫得太美了,同學們肯定也喜歡,相信你們都能背會。”這一說,是從文章本身的勉力吸引學生,無形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假如這樣說:“必須把這一段背下去,明天早上我查,背不會的同學,明早上課出去外面背?!币粋€“必須”弱化了學生的主動意識,絕對有抱僥幸心理的,一個“背不會”就是對學生的消極心理暗示,更有出去就出去的想法。
教師承載著塑造人類靈魂的使命,做著成就人的事業(yè),在教育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既可成就一個人,也可能會摧毀一個人,為人師,要時刻奉命“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