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蕾
郁達夫是一位具有詩人氣質(zhì)的才子,在現(xiàn)代作家中,他的舊體詩詞堪稱一絕。他以詩人的氣質(zhì)遭遇亂世,以詩人的情懷突圍苦悶。在郁達夫的散文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巧妙化用古典詩詞的佳句和營造出的優(yōu)美意境。國畫大師劉海粟曾說:“青年畫家不精讀郁達夫的游記,畫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錢塘、富陽、新安,也讀不通郁達夫的妙文?!边@是對郁達夫?qū)懢吧⑽牡母叨仍u價??梢哉f,郁達夫的散文具有民族特有的審美特性,充滿著“詩情和畫意”,《江南的冬景》可謂其中的代表。
一、睹物成象,詩畫江南
郁達夫筆下的江南是詩意的有靈魂的江南。他以細致的觀察、精微的體味,捕捉典型的意象,用生動自然的文字出神入化地把它描繪出來,激發(fā)讀者的審美感知,使人讀后不僅向往欣羨那些美景勝處,而且還仿佛由作家導(dǎo)引,親身游歷了一番。這種善于體物入微,渲染情韻的功夫可稱之為睹物成象。它極具美感和詩意。《江南的冬景》在文題中清晰地標(biāo)一“景”字,作家選取典型的畫面輕筆勾勒、著意點染,描繪了六幅情景交融的江南冬景圖,每幅圖景極具詩情畫意。如曝背談天圖:晴日,鳥聲盈耳,黃葉遍地,晨霜如粉,白發(fā)黃髫相映成趣,閑坐隙地曝背談天。又如郊野植被圖:晴天碧落下,蘆花飛白時,紅葉烏桕白,草色赭綠間,生機盎然中。再如微雨寒村圖:孤村微雨細樹,小橋流水人家,白雨烏篷月暈,茅屋酒客喧嘩。色彩樸素淡雅,意境朦朧悠遠,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還有江南雪景圖,更是巧妙地引用了前人的詩句再造了淡雅高潔、優(yōu)美寧靜的江南雪景的意境,有說不盡的風(fēng)味余韻,充分顯示了作者在舊體詩方面極深的造詣。古人常說“攬物會心”,郁達夫可謂是做到家了。圍爐對酒,月映梅花,柴門犬吠,雪中紅梅,村童弄雪……文筆變幻多姿,色彩濃淡相宜,意境優(yōu)美寧靜,使人既沉浸在古典詩詞的意境中又感受到那優(yōu)美的畫境,取得以少勝多的效果。
江南的冬景給我們的感覺是如此美好,這篇文章仿佛讓我們看到了在“可愛”“迷人”“美麗”的江南的冬景里悠閑散步的郁達夫。他懷著一顆執(zhí)著的尋美之心,帶領(lǐng)讀者隨著他在江南的冬景中作一次身心愉悅的散步、審美的散步。郁達夫為什么會把江南的冬景寫得這般明朗可愛,他真的有如此悠靜閑適的心境嗎?郁達夫何來的灑脫閑適呢?
二、高邁曠遠,詩性達夫
郁達夫出生在一個書香之家,自幼飽讀詩書。他七歲入私塾,九歲能賦詩,私塾教育給他打下了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xué)基礎(chǔ)?!啊逅臅r期的新作家……他們自幼自然形成的古典詩詞的深厚修養(yǎng),卻不能不在他們的實際創(chuàng)作中發(fā)生影響,盡管這種影響有一個從‘潛在到‘外在、從‘不自覺到‘自覺的過程,但這種影響存在的本身,就出現(xiàn)了一種深刻的歷史關(guān)系。”[1]傳統(tǒng)文學(xué)是一種強調(diào)主觀情感體驗的活動,即強調(diào)從“我”的角度,以抒情的方式來觀看現(xiàn)實,觀看世界??梢哉f在傳統(tǒng)文化的浸潤下,郁達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詩性審美心理。他的散文貯滿詩意,他的靈魂里有“詩的感情”,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詩性”。這種詩意情懷,是人的性靈中最柔軟、溫馨、優(yōu)雅、浪漫、純真、美好的精神品質(zhì)。這種精神品質(zhì)由高貴的人文精神與高雅的審美情趣構(gòu)成。
詩性精神的表現(xiàn)之一是詩意安居的精神品質(zhì)。“詩意安居”的精神追求能夠使人始終抱有一顆赤子之心,有對真善美的矢志不渝的追求,有一種古典的浪漫情懷,能夠為人的現(xiàn)實生存提供超越性的意義。對郁達夫來說,推動他奮斗、創(chuàng)造的動力之一就是女人的愛。1927年郁達夫曾在日記中寫道:“我若能得到王女士(即王映霞)的愛,那么此后的創(chuàng)作力更要強些。啊!人生還是值得的,還是可以得到一點意義的?!盵2]在這之前,郁達夫在日記中還多次寫道,“我所要求的就是愛情”,“若有一個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是肯的”。郁達夫?qū)⑴宰鳛樽约旱睦硐雭碜非螅膶W(xué)與戀愛,在郁達夫是互為表里的。在心心念念的唯我江南的家園夢氤氳得濃而又濃的時候,郁達夫苦苦等待了太久,他終于獲得了命運的眷顧與幸福的垂青。1933年4月,郁達夫伴同他的知心愛人、他心靈的歸宿——王映霞,在愛侶的故鄉(xiāng)、美麗的西子湖畔,修筑了他們的愛巢——“風(fēng)雨茅廬”。王映霞的愛情帶給他一生中難得的平和與寧靜的心緒。1935年寫作《江南的冬景》之時,恰是作者偕同愛侶王映霞遷居杭州,精心構(gòu)建自己夢中的家園,盡享人生的綺麗與安寧的時候?!熬盀榍樯晕矣^物,物皆著我之色”,故而在《江南的冬景》中,我們會看到一個明朗鮮活清澈寧靜的冬日江南,感到一種明朗、恬靜、悠閑、滿足的生命狀態(tài)。
詩性精神的表現(xiàn)之二是閃爍著詩性光輝的生命智慧。堅守赤子之心和對美好的摯愛與追求,能使人擁有一種從日常的世俗生活中“抽身而出”的精神品質(zhì),它可以使人在受到挫折后有自信堅定的意志和樂觀向上的精神。這是清除心靈的廢墟,阻止精神淪落、人性異化的有效途徑。細查一下,《江南的冬景》寫于1935年的冬天,是國民黨政府實行反革命文化圍剿時期?!吧虾5恼纹群Ω硬?,(作者)遭到南京國民黨政府的秘密通緝。”[3]郁達夫是個有正義感和責(zé)任心的作家,照我們的慣性思維,“時代是苦悶的,作家必定時時處處陷入單一的苦悶中,他寫出的每一篇作品必然充滿單一的苦悶感”,那么《江南的冬景》中隨處可見的只能是肅殺和悲苦了。但是,在《江南的冬景》中,即便是霜、風(fēng)、雨、雪,也有著“明朗的情調(diào)”。這可以歸結(jié)到郁達夫身上的高度的詩性精神。詩性精神不但給予他詩意安居的精神品質(zhì),更給他以閃爍著詩性光輝的生命智慧。秉持這種詩性,就會擁有直面現(xiàn)實、超越世俗的人格力量,會比一般人更能覺察生命的美好和深邃的情致。這支撐起了郁達夫高曠的散文境界,更是郁達夫“散文的心”。因而,我們會從《江南的冬景》中感受到暖暖的人情味,我們所看到的江南的冬日是“冬景似春華”。
三、山水寄情,詩意散文
郁達夫的生長地浙江富陽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古老縣城,那里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江,城東還有幽雅的鶴山,風(fēng)景綺麗,不僅是一處山清水秀的游覽勝地,還彌漫著濃厚的古代吳越文化氣息。他的童年就是在這優(yōu)美的大自然和傳統(tǒng)的文化、文學(xué)的熏陶中度過的,因而郁達夫性喜“游山玩水”,而文人的氣質(zhì)更是讓他對江南的柔麗情有獨鐘。郁達夫曾說:“我們這種庸人,要想得到些自然的美感,第一,還是上山水佳處去尋生活,較為直截了當(dāng);古往今來,閑人達士的游山玩水的習(xí)慣的不易除去,甚至于有渴慕煙霞成瘤疾的原因,大約總也就在這里?!蓖瑫r,對于游覽名山勝景的必要性及其作用,郁達夫也有充分的認(rèn)識。他曾說:“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對于人生,對于藝術(shù),都有絕大的影響,絕大的威力,卻是一件千真萬確的事情?!币蚨?,他每到一處,都認(rèn)真地加以觀察、欣賞,飽賞了大自然的美,取得了精神上的愉悅,增加了對人生和社會的體驗,寫下了大量的山水游記。他筆下的大自然是富有生命、充滿感情的自然,是飽含詩情畫意的自然,正如他在《中國新文學(xué)大系·散文二集導(dǎo)言》中所說:“是人性、社會性,與大自然的調(diào)和?!薄督系亩啊芳词瞧湟弧?/p>
孫紹振先生說:“古典文化修養(yǎng)深厚和審美趣味高雅的郁達夫先生的散文追求的是一種藝術(shù)化的散文。藝術(shù)化散文的生命是審美的,而審美的特點就是作者主觀的感情,它是特有的、與眾不同的感情?!庇暨_夫自己也說過:“欣賞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賞藝術(shù)與人生的心情。”一個人的寫作面貌,在許多時候,往往是被他的天性、世界觀所決定的。郁達夫的心理結(jié)構(gòu)、性格、審美情趣,決定了他是更適合散文這種文體的創(chuàng)作。生于斯長于斯,江南的山水孕育了郁達夫安閑詩意的氣質(zhì),也成就了他鮮活盎然的才情,更賦予了他一顆多情敏感的心。所以,面對江南的冬景,他意興盎然、文思泉涌,一顆詩心,一雙慧眼,一支神筆,盡顯江南冬天如詩如畫的美!
參考文獻:
[1]王瑤.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論集[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325.
[2] 陳子善,王自立.郁達夫研究資料[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5:551.
[3]郁云.郁達夫傳[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116.
(責(zé)任編輯:陳玉賽)
教學(xué)月刊·中學(xué)版(語文教學(xué))2018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