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的前概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但在實際教學中卻往往被教師忽略,這使得教學內容缺乏延續(xù)性、教學設計缺乏針對性、教學過程缺乏實效性。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和了解學生的前概念,并借助前概念更好地把握故事教學的起點、調整故事解讀及故事強化的策略,從而落實教學目標,讓英語教學更加有效。
【關鍵詞】閱讀教學;前概念;課堂策略調整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09-0057-03
【作者簡介】沈青,江蘇省連云港市蒼梧小學(江蘇連云港,222000)教師,二級教師。
一、前概念的內涵
前概念是指個體在沒有接收科學的概念之前,通過長期的經驗積累與辨別式學習而形成的對事物的非本質的認識。[1]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在開始接觸新話題時,便已經具備許多與話題相關的零碎的知識和經驗,這便是學生學習新話題時的前概念。教師只有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前概念,把握學生知識和思維的起點,才能靈活使用教學策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二、基于前概念的英語閱讀教學
(一)閱讀前:借助前概念,調整故事教學的起點
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的起點。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前,一定要找準學生的前概念,做到精準發(fā)力。
1.借助學生在中文閱讀中獲得的前概念,找故事教學的起點。
譯林新版英語教材中選用了一些經典的英語童話故事,這些故事貼近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學生通過中文閱讀或是觀看影片等途徑,對有些故事已經十分熟悉,這屬于學生的前概念。教師要借助這些前概念,把握好故事教學的起點,圍繞故事主題,幫助學生迅速建立起文本與他們已有知識和經驗之間的聯系,提煉直擊故事主題的關鍵詞,并采用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方式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進入故事。
以譯林新版《英語》五下 Unit 1 Cinderella (Story time)的教學為例,上課伊始,教師與學生簡單熱身后,組織了以下活動,帶領學生愉快地走進故事。此環(huán)節(jié)師生的對話如下:
T:I like reading fairy tale. Do you like reading fairy tales?
Ss: Yes.
T: Today well read a fairy tale. Its name is Cinderella. Read after me please.Cinderella, Cinderella.
T: Do you know about Cinderella?
Ss: Yes.
T: Really? I have some sentences for you. Please read them, then say “Yeah, yeah, yeah or No, no, no!” Understand?
教師在PPT上呈現下列句子:
Theres a party at the princes house, but Cinderella cant go .
Cinderella cant go to the party because she is very busy.
Cinderellas friend helps her.
Cinderella has a good time at the party.
Cinderella leaves her shoe at the party.
The prince visits every house. Many girls try on the shoe, but it does not fit.
執(zhí)教教師意識到學生已經具備了關于這個故事的前概念,因此沒有過多地介紹故事情節(jié),而是通過閱讀前的是非判斷,對學生了解故事的程度進行調查,同時喚醒學生關于這個故事的記憶,使學生在短暫的時間內迅速建立起文本與他們的前概念之間的聯系。
2.借助學生在以往學習中獲得的前概念,找故事教學的起點。
教材中的文本是存在著內在聯系的,它們猶如一座座資源豐富的礦山,只要教師學會挖掘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獲得的前概念,并將它變成可調控、可使用的資源,那么必定會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系統(tǒng),更利于學生理解新文本。
譯林新版《英語》五下Unit 4 Seeing the doctor (Story time) 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挖掘文本資源,引入了學生耳熟能詳的五上Unit 4 Hobbies(Cartoon time)Billy溜冰落水的場景,創(chuàng)設有趣的學習情境,與學生展開對話交流:
T: Whats the matter with Billy?
S1: Hes wet.
T: Whats wrong with Billy?
S2: Maybe he has a fever.
S3: Maybe he has a headache.
T:Can you try to give Billy some advice? Billy, you should ...
S4:Billy, you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 Billy, you should see a doctor.
教師利用學生在以前學習中獲得的前概念,自然地帶領學生進入語言環(huán)境,由Whats the matter with Billy?自然引入目標語Whats wrong with Billy? You should ...的學習,呈現了短語take some medicine及本課課題Seeing the doctor.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幫助Billy解決問題,同時進行了語言交際。
(二)閱讀中:借助前概念,調整故事解讀策略
故事解讀是故事教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語言信息多、教學難點集中,教學時,教師要借助學生的前概念篩選信息,采用整體性、細節(jié)性、脈絡性、層次性的故事解讀策略,讓教學從靜態(tài)走向動態(tài),促進學生理解、消化文本的語言信息。
以譯林新版《英語》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 (Story time)的教學為例,在閱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借助學生的前概念解讀故事文本,設計了Read and match、Read and underline和Read and compare等活動,讓學生在輕松、充滿自信的氛圍中學習語言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
片段一:教師借助學生關于圣誕節(jié)的前概念,設計了Read and match活動,引導學生將描述圣誕節(jié)的故事段落和圖片相匹配,從而整體理解語言。
T: Well, class. I think you know a lot about Christmas. Look! Here is a storybook. Its name is At Christmas .It is written by Mike. The book is unfinished. So lets read and make the storybook together.
學生將寫有故事內容的紙條貼到相應的圖片下,然后師生一起討論。
Read and match讓學生對故事文本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樣的故事解讀不再是教師的單一講授,而是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激發(fā)他們學習故事的興趣。
片段二:教師借助學生從以往學習中獲得的前概念,設計了Read and underline這一細節(jié)性語言活動,引導學生邊閱讀邊劃出故事主人公所做的事情。此環(huán)節(jié)師生間的對話如下:
T: What do they do?
S1:They put some...things on the Christmas tree.
T: Pretty things.
S1: Pretty things.
T: Where are the pretty things?
S2: They are on the Christmas tree.
T: What does pretty mean?
S3: It means beautiful.
T: Yes, beautiful. What do they do?
S4:They put some pretty things on the Christmas tree.
T: Say it together.
以上教學,教師借助學生從以往學習中獲得的前概念及故事文本的語境,指導學生理解語言知識點,增強了他們學習故事文本的動機。
片段三:教師借助學生從學習中獲得的前概念,設計了Read and compare這一層次性語言活動,鼓勵學生自己編一本故事書,并要求他們把自己編的故事書與Mike的故事書進行對比,見圖1。
通過對比,學生學會了有條理地加工語言知識,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閱讀后:借助前概念,調整故事強化策略
故事強化是一項閱讀后的教學活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已經吸收、理解了文本語言知識。因此,教師應借助學生在不斷學習基礎上形成的新的前概念來鞏固、強化文本語言知識,感悟故事內涵,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仍以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 (Story time)的教學為例,教師在完成故事解讀后,借助學生獲得的前概念,鞏固其在解讀環(huán)節(jié)中獲得的語言知識。此環(huán)節(jié)師生對話如下:
T: Do they have great fun at Christmas?
Ss: Yes.
T: Excellent!Can you retell the story?
Ss: Yes. We always have a lot of fun at Christmas. First, we buy presents and a Christmas tree. ...
在此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教師借助學生獲得的新的前概念,設計了Make a Christmas plan這一活動(見圖2),幫助學生強化已獲得的語言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感悟故事內涵It i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學生的前概念,使教師從“想當然”轉變?yōu)槔硇运伎?,教師借助學生的前概念與學生共同設計了故事的主干框架,鞏固新學知識,并在鞏固新知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的拓展和情感目標的實施,發(fā)展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了閱讀教學的質量。
學生的前概念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不斷生成的,對它的把握應貫穿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整個過程。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們發(fā)現正確對待學生的前概念能給我們的教學帶來諸多裨益,能促使我們蹲下身子研究學生,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應以學定教,以生定教,如何在教學中更好地借助學生的前概念,將教學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之上,使英語課堂更貼近學生的生活,讓課堂活動更加生動有效,值得我們繼續(xù)思考和探索。
【參考文獻】
[1]殷佳子.從建構主義視角研究數學前概念的轉變策略[J].教育研究與評論,2012(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