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慶
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要秉持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的理念,探索以學生積極參與為主導的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和方法,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在初中英語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參與性,挖掘和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為學生精心創(chuàng)建互動的英語學習環(huán)節(jié),從而使學生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的交流更為主動、積極和深入,全面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互動模式意義探討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之中,要轉變原有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避免教師片面地向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育,而要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和模式,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參與熱情和興趣,避免單調的你問我答的簡單應對方式,要通過適宜的互動情節(jié)的創(chuàng)設和營造,充分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交流興趣,通過持續(xù)互動、多元化互動、連續(xù)化的互動學習和交流探索,更好地引領學生進入到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內容之中,實現英語知識的雙向、循環(huán)的交流和學習,使學生在互動的、開放的英語學習情境和氛圍之中,充分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和能力,更好地實現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相長,提升初中英語互動教學的有效性。
2. 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有效性教學的策略探索
2.1 精心設計互動性的問題
在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之中,教師要立足于教材和學生的具體學情,精心設計互動性的問題,以問題情境為引領,將學生帶入到與生活環(huán)境密切相聯的問題之中,充分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探究熱情,較好地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交流,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視野得到開拓,進入到初中英語的問題思考和探究之中,開啟英語知識的大門。例如: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教學內容《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之中,為了更好地活躍課堂互動氣氛,引領學生進入到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和探究,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相關的問題:“How many subjects do you have?”、“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Why?”、“Which subject are you good at?”,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和互動熱情,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的方式,較好地理解和把握“Which of the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I like...best, because...”等句型的具體用法,并將這一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交流之中,更好地理解、學習和記憶。
2.2 實現英語學習的互動角色扮演
在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之下,教師要充分考慮到現實環(huán)境與學生學習英語的需求的矛盾性,要引入互動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以較好地改善和彌補語言環(huán)境與英語學習的不足,通過采用互動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自主選擇不同的角色進行扮演,轉換自身的角色,更好地進行相互之間的配合和練習,從而加深對英語知識的鞏固和記憶,充分感受到自己在英語知識學習中的主體性地位和意識,呈現出精彩生動的英語課堂。
例如:在譯林版英語七年級《Unit 1 This is me》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角色,進行自我介紹,運用“My name is...”、“Im a girl....”等句型進行交流和互動,并且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互換,通過這種方式直觀而生動的理解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之間的轉換運用,從而較好地實現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2.3 采用小組合作互動教學
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互動的有效性,還要通過采用小組合作互動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根據一定的興趣、特長、知識水平、性格特點,進行英語學習興趣活動小組的建構,通過小組內部成員之間的相互幫扶,較好地使部分膽怯的學生克服內心的畏懼心理,增強初中英語學習的信心和勇氣,針對英語學習問題進行針對性的交流和互動。同時,還可以將學生帶出課堂、走進生活,利用學生的節(jié)假日,組織學生參與英語晚會、主題英語辯論會等實踐活動,通過團隊合作和互動交流,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和交際能力。例如:在譯林版英語八年級教學內容《Unit 5 Wild animals》一課中,就可以設計以“保護野生動物”為主題的辯論會,使合作小組成員進行積極主動的交流和互動,通過激烈而積極的英語辯論方式,較好地提升初中英語互動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要達到良好的互動效果,要轉變原有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性地位和意識,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知識的互動和交流之中,提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1] 凌歡. 才智. 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及其有效性研究[J], 2011(32).
[2] 劉霞. 基于課堂生生互動的教學策略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 2010.
[3] 李倩倩. 初中英語課堂的“生生互動”現狀調查與分析[D]. 河南師范大學, 20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正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