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元凱+++程麗萍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在英語教學中,把課本中的知識內容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有機的組合,把知識與思維、理論與實際、感性與理性辯證統(tǒng)一起來。學科整合既有教育技術的整合,又有學科知識的整合。在當前“互聯(lián)網+”的新課程改革環(huán)境下,通過構建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課程的有效融合,使學生的互動學習更加有效,從而更好地為英語學科教學服務。
1. 信息技術和英語學科進行整合的嘗試
2012年,我們嘗試把信息技術和英語學科進行整合。什么是學科的整合?當時的我們和大家有著一樣的困惑。既然是學科整合,是不是把課堂搬到微機室去上,把教師機和學生機的功能利用起來,然后再讓學生上上網,查查資料,收發(fā)一下郵件,就可以算是學科整合了呢?在第一次課堂教學實踐時,我們基本上就是按照這個理解來做的。實踐課結束后,我們在多學科教研員的參與下進行了充分的研討,最終在授課的設計和信息技術的運用上,明確了方向。就是不去想如何體現(xiàn)信息技術,而是要按照課堂教學的思路設計好這堂英語課,然后再想如何能利用信息技術讓你的課堂更加高效、更加靈動。為了更好地讓信息技術有機融合英語課堂教學,我們決定依托claroline (課廊)軟件系統(tǒng)平臺。claroline (課廊)是 “Class Room Online”的縮寫,它的設計目標是建立一個高效的、易操作的在線學習和課程管理系統(tǒng),它特別強調合作性學習活動的管理。在這堂課中,主要運用了這個軟件的練習和小組聊天答疑及作業(yè)功能。練習作為現(xiàn)階段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方式,在系統(tǒng)中得到了很好支持。無論在課程教學中還是在項目活動里,教師與學生都可以利用聊天室工具來進行實時的文字對話與交流。同時,不同的學習小組或項目組也可利用聊天室來進行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學習交流,這種交流對提高教學的互動性很有幫助。后來經過多次嘗試,又研究了一下這個軟件的其他功能,發(fā)現(xiàn)“小組聊天答疑”很適合英語課堂,在這堂課中有個小組討論,組長總結發(fā)言的環(huán)節(jié),如果把這個功能運用上,組內成員都可以看到互相的內容,組長也可以參考大家交流的內容來總結。最后信息技術如我們所愿順利地融進整堂課中了,師生互動性愈發(fā)充分,教學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最終,這節(jié)課獲得了山東省電教優(yōu)質課一等獎。
2. 對學科整合的體會和“互聯(lián)網+英語學科教學”方面的理解
下面,我們結合這節(jié)課中所用到的信息技術的支持談談我對學科整合的體會,也談一談“互聯(lián)網+英語學科教學”方面的理解。
我們講課采用的教材為初中英語魯教版新目標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主要圍繞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這一話題展開教學活動,以奧運這個熱點話題切入并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活動,在語言活動的同時也復習了本單元出現(xiàn)的語法項目——Where和that/which作關系詞引導的定語從句,對整個單元的內容進行復習回顧和拓展提高。
我們在本課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學服務,如觀看英語節(jié)目視頻,感受語言環(huán)境;上網查閱旅游勝地資料,對信息進行篩選,然后編輯整理,形成成果;實時收取郵件練習英語閱讀,并通過回復郵件進行寫作練習;通過軟件實現(xiàn)小組內交流與合作完成任務;而且能把好的作品即時展示給全班學生,實現(xiàn)資源共享;利用軟件完成習題,實現(xiàn)即時反饋等。在視頻觀看和聽力練習過程中,也注重了學生的個體學習的差異,提供視頻和錄音材料,學生可以自己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視頻內容觀看或是多次回放聽力材料以完成聽力任務。這些教學活動的完成離開了信息技術的服務是無法實現(xiàn)的。
當時的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目前對于我們來說是個新事物,今天的“互聯(lián)網+”概念同樣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世界。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教學設備的日益完善,在今后的課堂中,信息技術的功能一定會越來越強大,利用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學服務,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這是當前英語教學的趨勢,唯有準確恰當?shù)乩煤眯畔⒓夹g,才能使英語課堂更加和諧高效,更加開放延伸,更加具有生命力。
作者簡介:
田元凱,男,39歲,山東省教學能手,現(xiàn)為山東省龍口市教學研究室信息技術教研員。2017年被山東省教科院聘為山東省小學信息技術學科兼職教研員。先后參與了《利用現(xiàn)代媒體實現(xiàn)學科教學最佳作用點的研究》等課題的研究工作。
程麗萍,女,自1992年畢業(yè)以來一直在龍口市龍礦學校一線任教。擔任多年級部主任和教研組長,教學成績優(yōu)異。曾獲得煙臺市師德標兵,龍口市師德標兵,龍口市先進個人等榮譽,所講優(yōu)質課曾在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獲獎,輔導學生參加國家級英語競賽獲得一等獎。
(作者單位:山東省龍口市教學研究室;山東省龍口市龍礦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