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雪芹
【關鍵詞】 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1—0086—01
小組合作學習將班組授課制條件下學生個體間的學習競爭關系改變?yōu)椤敖M內(nèi)合作”、“組際競爭”的關系,將傳統(tǒng)教學與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yōu)閹熒?、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學習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學效率,也促進了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促進了學生心理品質(zhì)發(fā)展和社會技能的進步。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提高教學效率的新策略,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當前語文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部分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之間應當相互合作,共同實現(xiàn)學習目標,學習成果應當是小組成員集體合作的結果。但筆者在語文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參與性不強,成為旁觀者;一些學生只顧自己學習,對別的成員漠不關心;一些學生裝腔作勢,合作無實效。在展示小組合作學習成果時,學生也經(jīng)常以“我認為”為表述方式,忽略了小組其他成員的貢獻。同時,教師也經(jīng)常以“按你的理解”為評價用語,這些都是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的表現(xiàn)。
2.評價和獎賞重整體、輕個體。我們研究小組合作學習時,認為小組合作學習以小組團體的成績作為評價標準無可厚非,但教師在教學時把評價和獎賞過多地放在小組整體上,忽略個體的發(fā)展是不行的。小組合作學習只是一種形式,它是為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服務的,教師要處理好小組合作與個體發(fā)展之間的關系。
二、高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對策
1.對觀念進行及時改變。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學生知識、技能的獲得,更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可見,新課改關注的是人的發(fā)展,而非僅僅是知識的獲得。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該有針對性地確定三維教學目標,明確這些目標在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如何體現(xiàn),使合作學習真正落到實處,使學生在獲取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有效地改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同時,教師作為總調(diào)度師應參與到學生當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導,把學生的思維拉上正軌。但是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做到“三不”:參與而不干預、引導而不控制、幫助而不包辦。
2.對學生進行有效分組。有效分組是高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語文教師在實施分組時,必須綜合考慮學生的語文成績、個性特點、學習風格等因素,破除舊有的小圈子,讓不同特點的學生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讓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出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這樣既能提高學習效率,也能讓每個小組成員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xiàn)。在對小組內(nèi)部進行分工時,不妨設置組長、發(fā)言員、記錄員、觀察員等不同角色,使每個人既各負其責,又分工合作,共同實現(xiàn)學習目標。另外,要對成員之間的職責進行動態(tài)調(diào)整,使每個學生都可嘗試不同的角色,從而得到全面發(fā)展、全面鍛煉的機會。
3.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有效預設。在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讓學生理解學習目標,同時優(yōu)化問題的設計,題目既不能過難,也不能太過容易。問題太難會使學生不易達到學習目標,久而久之產(chǎn)生畏難情緒;太過容易則使學生失去討論的興趣,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語文教師要綜合考量課程知識點和教學重難點,將那些爭議性的問題作為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通過讓學生互相啟發(fā),實現(xiàn)觀點的碰撞。只有這樣,學生討論起來才有積極性,才有解決問題的動力,進而通過互相交流掌握知識。
4.對學習效果進行有效評價。在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點評時,教師要注重評價的科學性。既要注意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并側重于對過程的評價,又要注意集體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并側重于對集體的評價。同時,對學習方式的評價也應辯證對待,既注意對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也要注意對學生合作學習的參與性和積極性進行評價。此外,教師在進行點評時也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既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綜合測試,然后對小組的表現(xiàn)給予整體評價;也可以讓不同的小組間展開競爭,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小組給予肯定,同時對表現(xiàn)不錯的小組成員進行個別點評。在開展評價前,教師要明確評價標準,讓學生了解不同評價的差異,以切實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zhì)量,進而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取得實效。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