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瑪潘多
(西藏日喀則市人民醫(yī)院手術室,西藏 日喀則 857000)
在臨床治療中,手術治療作為治療疾病的常用方法,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但由于手術室工作強度大、護理要求高、人員流動性較大,從而增加了手術室不安全事件發(fā)生率。因此,在手術室護理過程中,為降低手術室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提高護理質量,實施安全管理尤為重要。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安全管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實施手術的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0例。對照組男52例,女28例,年齡18~66歲,平均年齡(42.6±10.7)歲,其中婦科手術18例,普外科手術25例,骨科手術28例,泌尿外科手術9例;觀察組男50例、女30例,年齡18~64歲,平均年齡(41.8±10.0)歲,其中婦科手術17例,普外科手術22例,骨科手術28例,泌尿外科手術13例。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即給予患者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增加安全管理:①術前訪視:于術前1天,由巡回護士進行術前訪視,了解患者實際病情,給予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手術治療方案,使其做好手術準備,向患者介紹主刀醫(yī)生及麻醉師,提高患者信任感,使其保持最佳狀態(tài)面對手術。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包含兩個方面,一個就是醫(yī)療器械的管理,另一個就是護理人員的管理。對于醫(yī)療器械的管理,要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從器械的管護、數量、用途、操作等方面全面管理,而且根據器械的數量變化不斷更新信息,做好基礎管護。對于護理人員的管理則是指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激發(fā)其工作熱情,引導護理人員用積極、樂觀、認真的態(tài)度進行手術室的護理[1]。③提高護理人員專業(yè)技術:醫(yī)院要重視對護理人員的技術培訓,定期進行專業(yè)技術講座,并付諸與實踐。提高護理人員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能力,如果在手術中遇到突發(fā)情況,要能夠冷靜沉著,隨機應變,提高綜合素質。同時加強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增強其信任感與依賴感,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2]。④安全宣教:加強安全宣教工作,定期召開安全講座,防患于未然,強化護理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盡力避免醫(yī)療事故的發(fā)生;嚴格遵循手術室安全管理制度[3]。⑤強化手術室基礎護理:在手術前核對好患者基本信息,了解具體手術操作過程,術中配合醫(yī)生做好相應護理工作,術后妥善管理患者標本。⑥術后隨訪:術后及時與患者溝通,了解其病情及心理狀態(tài),做好術后恢復指導,詳細記錄患者反饋的信息,以便于及時更新術后管理工作。
對比分析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采用本院自制量表進行評價,包括服務意識、??浦R掌握程度、護理操作技能、安全護理技能4個維度進行評價,每項10分,分數越高證明護理質量越高。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進行評價,評分標準:總評分≥90分為一級滿意;總評分80~90分二級滿意;總評分70~80分為三級滿意;總評分<70分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一級滿意度+二級滿意度+三級滿意度。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1.3%(1/80),其中出現護理差錯1例;對照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7.5%(6/80),其中出現護理糾紛2例、護理差錯4例。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3.840,P<0.05)。
觀察組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比較(±s)
安全護理技能觀察組 9.3±0.3 9.1±0.2 9.5±0.3 9.4±0.4對照組 8.4±0.5 8.3±0.3 8.5±0.4 8.5±0.6 t 13.805 19.846 17.889 11.163 P<0.05 <0.05 <0.05 <0.05組別 服務意識 ??浦R掌握程度護理操作技能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3%(77/80),一級滿意度59例、二級滿意10例、三級滿意6例、不滿意3例;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5%(68/80),一級滿意度50例、二級滿意9例、三級滿意9例、不滿意12例。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5.959,P<0.05)。
在臨床治療中,手術室作為一個特殊的急救場所,其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手術的順利與否。手術室護理具有較高的風險因素,對患者生命安全具有嚴重影響。因此,實施手術室安全管理尤為重要。
安全管理是針對手術室護理過程中存在的潛在安全隱患進行預防管理,并針對這些風險采取及時有效的管理措施,從而來保障手術室護理安全,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保障手術安全與患者安全。本次研究發(fā)現,觀察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1.3%)明顯低于對照組(7.5%),且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顯示,通過安全管理,不斷完善手術室安全隱患,使手術更加科學、合理、更具有操作性;通過手術室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從根本上提高護理質量;通過安全宣教,提高患者信任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滿意度[4]。
綜上所述,安全管理對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1] 江希可,杜靜環(huán),董玲杰.安全管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4,35(6):1294.
[2] 何春艷,屠曉微,李佳育.安全管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與效果評估[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9(10):164-165.
[3] 黃鳳和.術前訪視聯合安全管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數理醫(yī)藥學雜志,2016,29(3):433-435.
[4] 梁文仙,孫小晶.安全管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34(7):1044-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