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
【摘 要】 在落實素質教育以及推動教學改革的過程之中,我國幼兒園結合目前的教學水平推出了“3+3”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以幼兒的生活、學習和游戲為立足點,積極地促進教學體系的構建以及完善。與其他的教學模式相比,“3+3”教學模式注重對幼兒成長、學習以及活動空間的有效劃分,通過各種游戲材料的充分利用以及開發(fā)來促進整個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為幼兒園課程教學之中的重要模式,游戲化教學對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有著關鍵的作用。
【關鍵詞】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3+3”模式
一、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構建工作的三個基本點
與其他階段的教育教學相比,幼兒園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必須要注重對學生的有效引導,因為幼兒的社會實踐經驗不足,個人的思維邏輯框架還處于架構之中,因此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之中老師發(fā)揮著關鍵的作用以及價值。在諸多的教學模式之中,游戲化教學符合幼兒生理及心理成長的規(guī)律,能夠有效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園在開展課程游戲化教學時需要站在更加宏觀的角度積極地建立完善的教學框架,為幼兒的學習成長以及游戲營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真正地將游戲、學習和生活相結合,保證課程設置的合理性。
1.構建活潑的游戲區(qū)
對于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來說,為了能夠充分地發(fā)揮“3+3”教學模式的作用以及價值,老師需要注重游戲區(qū)的劃分,結合教學需要設置班級游戲區(qū)、功能游戲區(qū)以及戶外游戲區(qū),作為幼兒活動的重要區(qū)域及場所,班級游戲區(qū)域在幼兒園課程教學的過程之中發(fā)揮著關鍵的作用,這一區(qū)域主要包括圖書區(qū)域以及積木區(qū)。我國許多幼兒園結合游戲教學之中的教育性以及互動性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不同區(qū)域設計的相關要求以及原則,充分地發(fā)揮不同班級環(huán)境劃分的作用。其中游戲區(qū)必須要以教育主題為立足點,主動地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保證幼兒能夠發(fā)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跟上老師的步伐進行主動思考。
其次還需要注重功能游戲區(qū)的構建,結合本文的實踐調查可以看出,許多幼兒園直接在綜合樓之中設置相應的公共功能區(qū),每一個區(qū)域按內容以及所發(fā)揮的作用有所區(qū)別,幼兒園教育工作者必須要結合游戲材料以及不同的教學大綱設置相應的內容,對幼兒進行有效的引導,為幼兒的自主探索提供更多的機會。如在陶藝功能游戲區(qū)、折紙功能游戲區(qū)以及木功能游戲區(qū)之中,幼兒可以通過主動的思考來提高個人的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另外,在科學實驗功能區(qū)中幼兒可以進行科學的探索以及分析,真正地意識到科學的樂趣以及精髓,在生活功能游戲區(qū)幼兒可以積極地體驗生活。
2.構建積極主動的學習區(qū)
幼兒園在構建不同的區(qū)域并落實“3+3”教學模式的過程之中必須要以游戲為立足點,以學習為基礎,積極地開展日常的教育活動。其中老師需要將情境教學與小組內部教學相結合,讓幼兒在學習小組內部進行自由選擇,保障其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整個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老師必須要對“3+3”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分析,為幼兒的自主選擇提供更多的機會,積極地借鑒其他教學模式的作用以及價值。結合本人的實踐調查可以看出,許多幼兒園在落實“3+3”教學模式的過程之中能夠以小組學習活動為基本策略,積極地做好相應的教學工作,以提高幼兒的自主動手操作能力為立足點,注重對幼兒的鼓勵以及引導。其次,許多老師十分注重對幼兒的指導和關注,觀察幼兒的行為習慣以及思維模式,針對每一個幼兒的發(fā)展情況進行有效的指導。最后,幼兒園老師需要在學習區(qū)之中加強與幼兒之間的交流,鼓勵幼兒在學習小組之中發(fā)揮個人的作用以及價值,通過與他人的合作來完成老師所布置的教學任務。
3.構建互助自理的生活區(qū)
為了有效地落實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理念,幼兒園老師必須一樣要加強對“3+3”教學模式以及游戲教學模式的分析,在游戲化教學理念的指導之下以提高幼兒的自主性為立足點。盡管幼兒個人的社會實踐經驗比較少,動手能力還有待提升,但是為了能夠真正地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促進幼兒的全方位發(fā)展,幼兒園教育工作者必須要為幼兒提供更多自理獨立的機會,保證其能夠在不同的小組活動以及社會實踐的過程之中調動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進行主動的思考以及探究。比如幼兒園可以設置相應的生活區(qū)域,鼓勵幼兒自己動手準備相應的餐具以及水果,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為幼兒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
二、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三個支撐
1.提高幼兒園老師的專業(yè)化水平
為了有效地促進游戲化教學理念的落實,我國必須要注重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化水準,保證其能夠接受專業(yè)的訓練,從而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之中站在更加宏觀的角度不斷地突破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桎梏,采取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理念積極地落實“3+3”教學模式。為了能夠實現(xiàn)這一點,學校必須要注重對老師的定期培訓,老師個人也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積極學習其他老師的優(yōu)秀做法,從整體上提高個人的專業(yè)化水準。
2.注重空間和時間的合理規(guī)劃和安排
在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之中,幼兒園老師必須要注重時間以及空間的合理安排,以滿足幼兒的游戲需求為立足點。首先老師需要取消固定的時間以及空間模式,注重幼兒的全方位發(fā)展,結合本文的實踐調查可以看出,許多幼兒園所開設的各種實踐教學活動忽略了對幼兒的引導,許多幼兒往往受到了活動區(qū)規(guī)則的限制,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幼兒形成較為固定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
為了能夠突破這一不足,幼兒園老師需要根據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發(fā)展特點進行游戲時間和空間的合理安排和規(guī)劃,既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又促進幼兒思維以及行為能力的提升。
3.注重資源材料的開發(fā)以及利用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涉及許多內容環(huán)節(jié),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之中,幼兒園工作者必須要注重幼兒園材料的開發(fā)以及利用,積極選擇一些貼近幼兒生活的材料,只有這樣才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其次需要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更好地發(fā)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最后需要不斷地對現(xiàn)有的教學材料以及內容進行及時的更新,以幼兒的主體需求為立足點,積極地探索新的教學材料。
【參考文獻】
張子楓.大班幼兒游戲模式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