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
摘 要:基于小學生符號語言感知能力較弱的特點,教師必須在新課程的理論依據(jù)下,結(jié)合教材特點,進行合理科學的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話劇藝術(shù),指導學生通過表演表達出人物的喜怒哀樂、文章所傳達的真善美,不但有助于學生感知課文、理解課文,而且還可以引領(lǐng)學生真正走進文本、走進主人公、走進作者,體會文章情感。同時也拉近了孩子們與語文的距離,真正體現(xiàn)了“教學做合一”。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話劇藝術(shù);表演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形象思維能力較強,然而他們對于諸如語言文字、標點等符號語言感知能力較弱。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教材更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并且通過一個個富有童真的故事和充滿童趣的語言帶給孩子們更深入的思考或者美的感悟。在教學《負荊請罪》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話劇很陌生,而表演是打開話劇之門的密鑰。我們完全可以借鑒“話劇”藝術(shù),真情演繹,從而拉近孩子們與語文的距離,還原課文中的真善美。
一、運用表演理解課文
現(xiàn)代社會到處充滿著可能,信息量很大,然而孩子們卻總覺得生活枯燥無味。這緣于社會、學業(yè)對孩子們的要求沒有絲毫降低。在我們的語文課本中時常出現(xiàn)一些較難理解的書面語,需要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理解詞語的意思。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是需要不斷積累的,由于孩子們無論從積累的詞語數(shù)量還是生活經(jīng)驗來說,都是匱乏的,所以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個難題。
在教學《負荊請罪》過程中,孩子們讀了課題后我沒有讓他們立即理解“負荊請罪”這個成語,而是帶領(lǐng)孩子進入課文。我鼓勵他們以四人小組進行表演。只見那一個個小“廉頗”“負荊請罪”是那么的逼真和真誠,在不知不覺中大家理解了這個成語,就是背著荊條向別人請罪。而且這也照顧了班上一些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孩子,即使說不出來,但能夠淋漓盡致地表演,也說明他理解了成語的意思,有效地解決了不同層次的孩子對詞語的理解,為孩子們理解詞語提供了新的路徑。
同樣一些有趣的課文也可以融入表演藝術(shù),便于學生理解課文。學生如果要把人物形象表現(xiàn)得生動逼真,把故事情節(jié)表現(xiàn)出來,就需要深入課文中去,并進行積極思考揣摩,變被動接受課文內(nèi)容為主動研究劇本。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孩子們在寓教于樂的輕松氛圍中學習語文,在發(fā)展思維的同時加深他們對語文課文的理解。
二、運用表演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話劇表演能否成功,取決于表演者對劇本的理解程度,這就要求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首先表演者要充分預習課文,減輕課堂負擔;其次要充分揣摩人物,不單單是簡單的語言、動作,甚至涉及角色的一顰一笑一投足。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需要學生充分準備資料,了解故事背景,表演者之間要互相配合、積極探討,從而深入思考整個話劇整體表達的意義和各個人物內(nèi)心的情感。比如學生排練話劇《負荊請罪》相關(guān)片段,首先必須了解《負荊請罪》的大時代背景,即秦國對趙國虎視眈眈,以及作者想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其次要掌握人物感情變化,特別是廉頗由剛開始的咄咄逼人到知錯就改,體現(xiàn)了他的爽直磊落。學生進行表演時,也會因為準備工作充分迅速進入角色,自然對作品印象更加深刻,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推動學生在以后的語文學習過程中更加主動深入地思考,無形之中也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更主要的是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與思考。
三、運用表演提高語感
葉圣陶先生指出: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王尚文先生認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在語文教學中,語感教學是綱,其他是目,綱舉目張,否則綱不舉則目也難張。
日常教學中,我們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而運用了很多方法。想象朗讀是我們常用的一種教師喜歡、學生容易掌握的方法。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想象朗讀,這種方法利于學生深入形象地了解課文內(nèi)容,但是忽略了兒童的天性:活潑好動,學生在讀書時往往會有一種壓抑感,他們的內(nèi)心并不能完全敞開,雖然他們的身“安靜”下來了,但他們的心卻沒有在課堂在文中,并沒有做到“專心”學習。如果將簡單的“聲頻”轉(zhuǎn)換成豐富多彩的“視頻”,讓學生將想象朗讀演變?yōu)楸硌?,在讀中加入自己的表情、動作,讓他們把難以表露的內(nèi)心感受充分表達出來,教師何樂而不為呢?孩子們完全把自己融入課文當中去,自己就是文中的主人公或者一分子,這種理解是由內(nèi)而外的,是主動的,是深層次的,自然發(fā)自肺腑的語言是飽滿的,語感也自然生成。
最后我想引用杜威的一句話:“要讓學生參與到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去,讓他們覺得學習是一種樂趣而非負擔?!弊屛覀兘o予孩子們表演的空間,一起發(fā)揮表演的魅力吧!
參考文獻:
[1]王澤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J].學周刊,2017(23).
[2]莫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