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強
摘 要:現(xiàn)階段,在課堂上如何提問,問多深的問題,問多少問題才能有利于加快課堂進度是教師重點研究的問題。從三個方面進行介紹,即如何在課堂上把握好“度”、如何控制好“量”、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只有教師能夠把握好度和量,照顧到所有的學生,學生的學習才能比較有效率,最后才能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教師的教學目的才能達到。
關鍵詞:有效提問;重點提問;層次提問
課堂提問是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能夠引導學生努力積極學習的一種方式方法。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提出當下課程的問題,針對學生回答的方式和內(nèi)容可以判斷學生所掌握的程度。教師掌握了學生的水平以后,就能靈活地掌握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拓展學生的思維,運用有效合理的課堂提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提高教師教學的效率。教師根據(jù)內(nèi)容提出相對應的問題,是一種引導學生學習的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也是測試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的一種途徑。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景設計不同的問題,根據(jù)學生認知水平分層制定相應水平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把握好課堂提問的度和量。
一、把握好“度”
能夠掌握好度的前提就是要對教材很熟悉,能夠把握到教材的重點、難點,根據(jù)學生所掌握的水平和其喜好方面來進行提問。提問不能照搬課本上有直接答案的問題,過于簡單的問題不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復習,這樣造成了無效的提問。比如,有位老師在教學中有以下的提問:教師:“5是正數(shù)嗎?”學生:“是?!苯處煟骸?7是負數(shù)嗎?”學生:“是。”教師:“9是負數(shù)嗎?”學生:“不是?!苯處煟骸?8是正數(shù)嗎?”學生:“不是?!睆膶W生的答案可以看出,雖然提出的問題都有回答,但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提問,太過簡單,學生不用仔細思考就能回答出答案。
當然,也不能問一些學生難以回答的問題,容易在課堂上出現(xiàn)過于尷尬的情況,同時學生的情緒過于緊張,不敢去拓寬思維進行思考,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把控好課堂提問的難易程度,給學生適當?shù)目臻g,讓學生通過思考后獲得正確答案。只有通過自己努力后獲得成果最有成就感。
二、把握好“量”
在課堂上教師大部分都是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對學生回答的答案進行分析以及深層次的解答。在課堂上問問題要避免鉆牛角尖,一問到底,問題要問得適當,要巧妙,有價值,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僅僅是起點撥的作用。學生一開始也許對要學習的章節(jié)不感興趣,教師要利用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設置矛盾,當學生急于解答這些問題的時候,就會對要學習的內(nèi)容感興趣,教師也順理成章地引入該章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好的課不僅僅靠幾個好提問,問得過多、過于復雜會拖延課程的進度,快下課才講到重點,學生這個時候注意力都已經(jīng)不太集中了,走神的會很多,這時才講到重點學習效果不好。所以,教師應當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相應層次的問題,將難的問題分解成若干個簡單問題,把大問題分成一組小問題,將不好理解的問題或者學生不感興趣的問題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替代,層層遞進,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拓展學生橫縱向思維發(fā)展。運用技巧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各種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九年級數(shù)學課程二次函數(shù)中“最大面積是多少”時,出過這樣一道題目:如圖,在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內(nèi)部作一個矩形ABCD,其中點B和D分別在兩直角邊AN和AM上,AN=40cm,AM=30cm,AB=xcm,矩形的面積為ycm2。求當x為多少時,矩形的面積最大,且最大面積是多少?
提出問題后,抽查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均能完成問題,但是大部分學生看完問題后沒有思路,因為問題的設計沒有過渡,如果能夠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遞進就比較容易解決了。因為矩形的面積y=AB·AD,而從已知條件中能看出的只有AB=x,此時學生的思路就會陷入困境無法前進,讓課堂氣氛比較緊張,但是如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應改為如下3個問題:
(1)求AD的長(用x的代數(shù)式來表示)
(2)求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
(3)當x為多少時,矩形的面積最大,最大面積是多少?
三、向全體學生提問
問題的難度設定要以全體學生為依據(jù),而不是以學得好的或者學得差的學生為依據(jù),這樣基礎差的學生也不會覺得太難,基礎好的學生不會覺得太容易。所以教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要根據(jù)內(nèi)容,由簡單到繁瑣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問題如果比較簡單可以讓基礎差的學生進行回答,讓其也可以參與到教學中,有成就感。如果問題比較難,應當讓基礎較好的學生進行回答,為基礎差的學生鋪路,等到基礎差的學生能夠理解思路,給予思考的時間,得到結果。這樣就會避免學生因為回答不上來或者沒有思路,讓信心全無,漸漸的形成以優(yōu)帶差的良好學風,讓學生共同進步。所以,教師要根據(jù)教材精心設計問題,這樣學生的潛能才能得到更大的發(fā)展,才能讓課堂更具魅力和活力。
總之,在數(shù)學課堂上要進行科學性的提問,重點要把握好度和量,讓所有的學生都有長進,都能學到知識,對知識的了解都有所增長。因此,進行有效的提問是正常課堂教學重要的一部分,這樣學生也能夠?qū)W到更多,實現(xiàn)了有效教學的目的。教師平時應當多思考、多分析,努力設計對課堂有用而且高效的問題,通過問來帶動學生思考。只要能夠根據(jù)重點進行提問,設計學生容易接受的問題,就能提高學生的橫縱向思維發(fā)展的能力,也就能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欣.數(shù)學課堂提問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南北橋,2016(1).
[2]宋琳琳.數(shù)學教學中有效設計課堂提問[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4(4).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