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英
摘 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必須要在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下,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提升小學閱讀教學的質量,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探索
隨著我國教學水平的不斷發(fā)展,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推動,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無論是從教學理念、教學設計還是教學互動上都產生了積極的變化。但是,當前閱讀教學中依然存在著教學內容泛化、教學目標不夠明確的問題,需要教師結合新課程理念,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展現出語文教學的新面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明確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通常都是根據教學內容的主題設定的,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之前要把握好閱讀內容和各單元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并明確閱讀過程中對學生能力目標、認知目標,并選擇恰當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另外,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之前,教師還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完成課堂教學的設計,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保證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閱讀教學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思維方式還不夠成熟,他們在理解能力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不可能做到與成人的思維相一致。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之前,要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做好課前預設,考慮到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的不同的理解和偏差,并制定好有效的措施面對學生可能會出現的狀況。同時還要尊重每一個學生,找到最適合他們的教學方式。在分析文章時,教師要盡量做到從讀者、教師和學生三個方面去分析文章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態(tài)度。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包容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切想法,避免過去學生與教師觀點一致的教學要求,達到通過語文閱讀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目的。
三、通過引導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
小學階段是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分清善惡美丑。這就意味著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必須要重視情感教育的意義,采用正確的情感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并從根本上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動向,一旦學生進入誤區(qū)就及時進行糾正。例如,在進行《我不能失信》這篇文章的閱讀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文章的內容讓學生養(yǎng)成守信的習慣,明白信守承諾的重要意義。另外,教師還需要注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的正確方法應該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讓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教師達成一致,而不是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是對是錯,否則學生很容易出現反復的現象,影響教學質量。
四、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
在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小學生的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如果單純地依靠課堂有效的閱讀教學時間是根本無法達到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選擇合適的書籍不斷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在書籍的選擇方面,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課程標準中的推薦圖書為自己的學生選擇書籍。通常來說,高質量的閱讀書籍要滿足兩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具有人文價值,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二是要具有一定的語言水平,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提升自己的文字水平。當然,教師還要考慮到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他們選擇自己想要閱讀的書籍。例如,對于那些對中國歷史感興趣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去閱讀《上下五千年》,而喜歡閱讀故事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去閱讀一些國內外名著的精簡本。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閱讀結果的檢查,閱讀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獲得思想感悟,有一定的收獲,因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制定好閱讀計劃,并為學生布置讀書筆記的任務,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多進行思考。
五、在班級中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為了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利用課余時間來進行一些閱讀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日常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開展優(yōu)秀讀書筆記的評選活動,也可以將學生在閱讀中出現的優(yōu)秀事跡和感悟張貼到班級的墻面上。為了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還可以開展一些閱讀教學的衍生教學,讓學生學會不同的閱讀方法,教學生學會使用字典等工具書。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在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思維,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最終達到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柳彩俠.閱讀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現代交際,2017(3).
[2]徐愛枝.讓語言像活水那樣自然地流:指向表達的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7(4).
[3]張春艷.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