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安寧 蘭海濤(四川省醫(y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yī)院腫瘤科, 四川 成都 610072)
大多數(shù)惡性腫瘤會發(fā)生惡性胸腔積液, 以肺癌最常見, 約占惡性胸腔積液的1/3, 乳腺癌居第二位, 其次是淋巴瘤[1]。惡性胸腔積液為疾病預后不良的重要指征之一[2-3]。出現(xiàn)惡性胸腔積液表明腫瘤擴散或已進展至晚期。 病人常出現(xiàn)胸悶, 呼吸困難, 生活質量顯著下降, 此時控制胸腔積液尤為重要。由于全身靜脈化療治療胸腔積液療效較差, 且副作用較大, 故目前使用減少。胸腔閉式引流后灌注化療藥物是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灌注化療藥物多為順鉑(DDP)[4]。 有文獻報道洛鉑效果更好, 洛鉑(LBP) 是新一代鉑類抗腫瘤藥物, 具有水溶性好、抗瘤活性強、與其他鉑類藥物無交叉耐藥性及毒副作用低等特點[5]。LBP 腔內灌注治療胸水目前文獻數(shù)量不多, 本文對比觀察了52例患者使用LBP 與 DDP治療惡性胸腹腔積液的療效, 毒副作用及生存質量情況,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 2016年10月~ 2017 年 5月, 四川省人民醫(yī)院腫瘤科收治的 52 例惡性胸腔積液患者, 隨機分為 LBP 組和DDP 組, LBP組25 例。其中男性 13 例, 女性 12例, 年齡 35~ 73 歲, 中位年齡59 歲。DDP 組27例, 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13例, 年齡 37 ~73 歲, 中位年齡 58 歲。兩組基本資料無差異(P>0.05)。
納入標準: ① 超聲檢查證實胸腔積液量為中等以上, 積液中均查及癌細胞。②年齡35 ~73歲, 行為狀態(tài)評分kps評分≥60分, 預計生存期 3 個月。③患者治療期間心電圖 、血常規(guī)和肝腎功能檢查無明顯異常。
1.2 治療方案 所有患者均經(jīng) B 超定位行胸腔穿刺置管術, 予 B 超檢查并定位顯示最佳穿刺點, 常規(guī)消毒, 局部利多卡因麻醉, 穿刺針進針, 見胸水抽吸入注射器停止, 置入中心靜脈導管, 接上引流袋放液胸腔積液盡量引流干凈后(≤100 mL /d )再進行腔內灌注化療。胸腔灌注化療: 將 LBP(海南長安國際制藥有限公司, 胸腔灌注, 30 mg /m2); DDP (齊魯制藥廠, 胸腔灌注, 75 mg /m2) 用生理鹽水50 mL 溶解注入腔內, 用藥后 2 小時內囑患者每15 min 翻轉體位 1 次, 利于藥物與胸腔充分接觸, 所有病人注藥前均予止吐, 適當水化及對癥支持治療。治療期間行B 超檢查, 3周后重復治療, 每個患者治療2次, 治療結束4 周后評價療效。
1.3 觀察指標 所有病人均在完成2個周期后進行近期療效評價。 臨床療效評價[6]: ①完全緩解(CR): 治療結束后胸腔積液完全消失, 臨床癥狀消失, 復查4 周無積液生成。 ②部分緩解(PR) : 治療結束后胸腔積液較之前減少>1 /2, 臨床癥狀緩解, 復查 4 周仍有積液生成, 但無需引流。 ③無效(SD) : 積液減少量<1 /2, 或是增加量<1 /4, 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 ④進展(PD) : 積液增加量超過 1 /4, 需給予進一步治療。有效率(RR) 為(CR+PR) /總例數(shù) × 100%。藥物毒性按照NCICTC 3.0版的分級標準評價, 分為 0~4 級。
1.4 生活質量評價 參照KPS評分變化評價生活質量治療后KPS評分增加≥10分為生活質量改善;增加或減少<10分為生活質量穩(wěn)定;減少≥10 分為生活質量降低。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 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并采用2檢驗,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LBP組25例患者胸腔內灌注洛鉑后療效評價: 完全緩解6例( 24.00%), 部分緩解13例(52.00%), 未緩解6例(24.00%), 總有效率76.00%。DDP組27例患者胸腔內灌注順鉑后療效評價: 完全緩解6例(22.22%), 部分緩解12例( 44.44%), 未緩解9例(33.33%), 總有效率66.6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0.47,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10-2)]Table 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LBP組洛鉑25例患者中, QOL改善19例(76.00%), QOL穩(wěn)定4例(16.00%), QOL下降2例(8.00%)。DDP組順鉑27例患者中, QOL改善14例(51.85%), QOL穩(wěn)定6例(22.22%), QOL下降7例(25.93%)。對比兩組生活質量評分, 兩組 QOL均得到改善, 與DDP組比較, LBP組 QOL改善更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62, P<0.05)。
2.3 兩組患者毒副作用的比較 LBP組發(fā)生Ⅰ~Ⅱ度白細胞減少14例, DDP組為12例;LBP組Ⅲ~Ⅳ度白細胞減少1例, DDP組2例;血小板減少Ⅰ~Ⅱ度LBP組8例, DDP組7例;LBP組發(fā)生Ⅲ~Ⅳ度血小板減少1例, DDP組1例,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惡心、嘔吐胃腸道反應、乏力、貧血發(fā)生率方面, 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88, P<0.05)。
惡性胸腔積液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原位腫瘤的轉移所致。 腫瘤細胞通過循環(huán)系統(tǒng)、 淋巴系統(tǒng)以及直接蔓延等途徑轉移至臟層和壁層胸膜中并種植[7]。惡性胸腔積液為肺癌、卵巢癌、胃腸道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常見晚期并發(fā)癥之一, 其中約30%的惡性胸腔積液由肺部惡性腫瘤所致[8]。惡性胸腔積液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生存期。近年采用的中心靜脈管胸腔閉式引流具有操作簡單、安全、可反復操作, 多篇文獻證實中心靜脈管胸腔閉式引流是一種有效控制惡性胸腔積液的引流方法[9]。
常用的細胞毒性藥物有多種, 其中 DDP 的療效較為確切, 但 DDP 對胃腸道、腎臟的毒性明顯, 且相對分子質量較小, 給藥后很快被血管吸收, 不易在治療部位長期保留, 療效仍然不理想[10-11]。LBP 是第三代鉑類藥物, 其分子結構具有一對非對映異構體 S, S 和 R, R 配置載體的配體, 傳遞并參與 DNA 的烷化, 能增加 c-myc 基因的表達, 參與腫瘤發(fā)生細胞凋亡和細胞增殖, 并且與DDP 相比, LBP 毒性更低, 具有更高的可溶性和穩(wěn)定性,[12]洛鉑對接受過胸腔順鉑灌注治療失敗的患者亦是不錯的選擇。王啟明等[13]的研究顯示, LBP 腔內灌注治療惡性胸腔積液, 主要的毒副反應為骨髓抑制及輕、中度惡心嘔吐, 無治療相關性死亡發(fā)生。田欣等[14]結果顯示, 以 LBP 腔內灌注治療惡性胸腹腔積液, 其中治療胸腔積液有效率達 80%。李成浩等[15]比較了DDP 與LBP 腔內灌注化療的療效及副反應, 結果顯示, LBP 組的有效率高于 DDP 組。有學者們[16-17]報道了 DDP 與 LBP 腔內灌注治療胸腔積液和心包積液的研究, 提示 LBP 的療效及毒副作用均優(yōu)于傳統(tǒng)藥物 DDP。李芳華等[18-20]應用洛鉑胸腔灌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引起的惡性胸腔積液, 有效率為70.6%, 毒副反應較輕。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在惡性胸水病人中, LBP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 DDP 組, 說明 LBP 腔內灌注治療惡性胸水的療效要優(yōu)于 DDP。而在毒副反應方面, 在惡心、嘔吐胃腸道反應、乏力、貧血發(fā)生率方面LBP低于DDP組, 說明LBP 胸腔灌注治療安全性相對更高, 更加溫和。另外, LBP 組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也明顯優(yōu)于 DDP 組。
LBP單藥胸腹腔灌注治療惡性積液患者療效肯定, 較 DDP 單藥療效更佳, 且不良反應較輕、耐受性較好、生活質量改善明顯,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周際昌.實用腫瘤內科治療, 第1版.北京: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 421-425.
[2]Antony VB, Loddenkemper R, Astoul P,etal.Management of malignant pleural[J].Eur Resp, 2001, 18(2): 402-419.
[3]Morgensztern D, Waqar S, Subramanian J,etal. Prognostic impact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at prese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J Thorac Oncol, 2012, 7(10) : 1485-1489.
[4]王建華, 嚴鵬, 王單, 等.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聯(lián)合順鉑治療惡性腹腔積液的臨床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4, 18(7): 27-29.
[5]馬磊, 樊鵬俠.中心靜脈導管引流惡性胸腔積液的價值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6, 19(2): 236-239.
[6]涂建仁, 黃淑娟, 王美鑑.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聯(lián)合順鉑胸腔灌注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惡性胸腔積液的臨床療效[J].實用癌癥雜志, 2014, 15(12) : 1592-1594.
[7]張巍, 吳楊.靶向抑制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型受體對裸鼠惡性胸腔積液的治療作用[J].中華腫瘤雜志,2016, 38(8): 565-571.
[8]高云, 閆新欣.洛鉑對比白介素-2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臨床觀察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6, 44(7): 60-62.
[9]張曉龍, 黨誠學.留置中心靜脈導管聯(lián)合胸腔局部治療惡性胸腔積液近期療效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5, 18(11) : 1841-1844.
[10] Li JR, Sun Y, Liu L.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 and lobaplatin chemotherapy are safe and effective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J]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5, 16 (9): 4003-4006.
[11] Perabo FG, M ller SC.New agents for treatment of advanced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J].Ann Oncol, 2007, 18(5): 835-835.
[12] McKeage MJ.Lobaplatin: a new antitumour platinum drug[J].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 2001, 10(1): 119-119.
[13] 王啟明, 謝曉冬.洛鉑對 MCF-7 細胞凋亡及 MTDH 基因表達的影響[J].臨床腫瘤學雜志, 2011, 16(2) : 109-111.
[14] 田欣, 張振勇, 吳麗娜, 等.洛鉑腔內灌注治療惡性胸腹腔積液的臨床觀察[J].臨床腫瘤學雜志, 2013, 18(8) : 740-742.
[15] 李成浩, 馬英桓, 顏永紅.順鉑與洛鉑腹腔灌注治療胃腸道腫瘤比較分析[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2, 41(1) : 73-76.
[16] 盛志紅.胸腔灌注洛鉑與順鉑治療肺癌性胸腔積液的療效和護理[J].臨床肺科雜志, 2014, 19(4) : 715-717.
[17] 叢瑩瑩, 劉美艷, 蔡 莉.胸腔灌注奈達鉑與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惡性胸腔積液的療效比較[J].中華腫瘤雜志, 2010, 32(6): 467-469.
[18] 李芳華, 魏萍.洛鉑胸腔灌注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臨床觀察[J].2011, 3(4): 328-330.
[19] 王萌, 洪璇.洛鉑聯(lián)合綠膿桿菌制劑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6, 24(9): 1398-1400.
[20] 苗欣, 韓一平.肺癌引起的惡性胸腔積液的研究和治療進展[J].國際呼吸雜志, 2016, 36(15): 1170-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