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華
摘 要:語文是學生文化素質(zhì)培養(yǎng)的重要課程,初中語文更是邁向更高一層知識殿堂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針對現(xiàn)今教育中面對的種種問題,國家在各方面都進行了教育改革。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已經(jīng)不再適用于現(xiàn)在的狀況了,學生接觸到的東西復雜而有趣,對于枯燥的教學就會失去興趣,導致學習下降,教學質(zhì)量也難以提升。所以語文教學的多元化非常必要,就多元化教學的制定和實施進行描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方法
一、多元化教學的制定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改良,那么就要對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的教學,將教學任務總結為幾大塊,有針對性地分析講解。例如可分為寫作、閱讀理解、古文、詞匯基礎等部分,結合課本中的內(nèi)容,在這幾個區(qū)域著重培養(yǎng),形成系統(tǒng)化的學習方法后,學生就會自主學習了。
這些模塊的深入學習可以參考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的文章,例如《蘇州園林》這篇文章,寫作方面可以研究一下說明文的寫作方法,說明文在寫作中是有一定難度的,注意課文中是怎么根據(jù)特征來對事物進行描寫的,了解文中涉及的寫作方法。
學生首先要學會審題,了解了材料要表達或者論證什么,才能明確自己的寫作思路,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教師在設計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材料進行解讀,讓學生能夠有自己的觀點,最終寫出新穎的文章。
除了這些對于知識的掌握,在學生自身的提升上也要有針對性,例如學生的思維、想象力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培養(yǎng)也要考慮進去。
老師可以設計一些環(huán)節(jié)來進行輔導學習,例如在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濟南的春天》、劉湛秋的《雨的四季》這幾篇文章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從視頻和圖片的方式來讓學生學會品味文章中的精彩語句,體會漢語之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和寫作的優(yōu)點。
二、多元化教學的實施
首先是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想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就要將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挖掘出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思維拓展和創(chuàng)造力都離不開興趣支撐,那么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教學方法來增加學生對課堂的興趣。
比如在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將其當做一出小話劇來講,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這種沉浸式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每一個角色的情感與心境,而且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意猶未盡的感覺,增加他們對于學習的積極性。
其次,在多元化教學方法實施中,老師還可以成立小組,讓學生暢所欲言,培養(yǎng)他們的演講能力,選擇有意思、有意義的話題,組織答辯,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這種交流的過程中提升口語交際的能力。
在《說與做》這個課文的講授過程中,老師的角色就只是引導者,讓同學們組成辯論團隊,設立一定的獎勵制度,對于勝利的小組進行嘉獎,讓學生體會到良性競爭的樂趣,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初中正是學生思維能力和智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但是在這個時期不能忽視的就是教師的指導,針對學生遇到的困難,教師要做到抓住機會對學生進行點撥,使得學生對于課本知識和課堂外的擴展知識融會貫通,營造出多元化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深入思考問題,形成多元化思維。
以人教版七年級的課本中《世說新語兩則》為例,一般而言,文言文對于學生是比較難懂的,世說新語是比較淺顯的文言文,以此來進行學習的話循序漸進就可以掌握了。分析文章的寫作背景,當時的人文環(huán)境以及藝術鑒賞價值,從各種角度來進行學習的話既能提升學生水平,又可以使他們對學習充滿興趣。
在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文中,可以結合文章內(nèi)容使學生將自己小時候的經(jīng)歷和感情與文中的作者聯(lián)系起來,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初中教材中選取了很多古文的優(yōu)秀經(jīng)典文章,比如曹操的《觀滄?!罚R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王安石的《登飛來峰》等。老師在授課中,利用其中的千古名句進行多元化教學,例如《天凈沙·秋思》中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以及《登飛來峰》中的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來讓學學感悟其中表達了作者在他鄉(xiāng)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以及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的豪邁之情。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具有非常大的優(yōu)勢,隨著社會發(fā)展而不斷進行的課程改革使得教材的內(nèi)容具有多樣性,不使用新的教學方法的話勢必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質(zhì)量下降。因此,改變過去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元化方法,使得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內(nèi)涵得到提升,使其能夠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玉紅.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2(27):80-81.
[2]姜勇,馬繼英.探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