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麟
摘 要:初中生思想活躍、好奇心強,對于信息技術知識非常感興趣,但自我約束能力不足,導致信息技術課堂效率低。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可以從教學內容、課堂規(guī)矩、小組協(xié)作、教師素質等方面入手,打造符合初中生特點的信息技術課堂。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課;措施
新課改以來,信息技術成為學校必須開設的科目。不同于其他課程,信息技術課程起步晚,且內容更新快,教師需要隨時學習,才能將最新的技術教給學生。
一、信息技術課教學效率不高的原因
1. 學生片面地認為上信息技術課就是玩電腦。每節(jié)信息技術課學生都來得特別早,但他們喜歡的不是上課內容,不是上課老師,而是用電腦上網打游戲產生的愉悅感。簡言之,學生認為信息技術課就是玩電腦的課。
2. 學生不重視非中考科目。信息技術課不在中考范圍內,沒有具體的評價標準,學生認為可有可無。優(yōu)等生覺得學習信息技術耽誤了學習“主科”的時間,后進生覺得信息技術是用來放松身心的。
3. 學生之間的認知水平參差不齊。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都不一樣,家長對教育的認知和投入也各不相同。文化程度高的父母讓孩子用電腦進行學習,文化程度低的父母用電腦拴住孩子不讓他出去闖禍。進入學校,優(yōu)等生能快速掌握信息技術課的內容,后進生則連最基礎的操作都存在問題。
4. 課堂紀律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很多學校一周有1~2節(jié)信息技術課,一個信息技術教師要教多個班,沒等教師認清學生,可能一學期就結束了。所以信息技術教師在學生面前威懾力不夠,再加上學生對信息技術課不重視,信息技術課上經常出現(xiàn)學生走動、講話、吃零食的現(xiàn)象。課堂紀律不好,上課效率大打折扣。
二、讓初中生愛上信息技術課的策略
1. 優(yōu)化教學內容。課本只是教學的參考,我們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選擇,將最新的知識帶到學生面前如現(xiàn)在十分流行的3D打印技術、AR、VR技術。當然只有好內容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好的教學設計,這樣才能把新內容完整有新意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促進學生學習。
2. 制訂課堂規(guī)矩。良好的課堂源于良好的課堂紀律。學生在課堂上講話、上網、玩游戲絕不是好的習慣。所以要有好的課堂紀律。教師必須在入學第一堂課上就將規(guī)矩給學生講清楚并且嚴格執(zhí)行。當學生破壞了課堂紀律,立刻制止并且按規(guī)矩處理,要讓學生知道課堂規(guī)矩是不可以隨便逾越的。久而久之,學生就明白了自己不能破壞課堂紀律。
3. 重視小組建設。新課改提倡小組合作,信息技術課也需要借助小組的力量。每個班50多人,教師沒有辦法親自指導每個學生,如果此時將小組合作利用好,效果就不一樣了。每個組內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充當小老師輔導其他同學,這樣1變2,2變4,4變8,效率自然就提升了。每個小組的小組長,都是教師的小助手,他們要協(xié)助教師管理好課堂紀律,并做好登記,為教師提供小組同學的課堂表現(xiàn)情況。
4. 完善評價系統(tǒng)。不管是課堂評價還是期末評價,學生都希望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初中學生比較敏感,希望得到教師的鼓勵和認可。教師不要只重視期末時的學習評價,平時的學習評價才能真正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要及時評價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督促后進生前進、優(yōu)等生繼續(xù)保持;對學生作業(yè)及時評價,才知道哪里掌握得好,哪里需要重新講解。只有將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才能真正反映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
5. 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很多學生學著學著就不想學了,原因是缺乏學習動力,也就是沒有學習成就感。成就感可以鼓勵學生繼續(xù)學習,促進學生主動解決問題。所以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獲取成就感的機會。比如,多組織一些課堂或課外競賽活動,鼓勵全員參與,表揚做得好的、進步大的學生,也鼓勵還在努力的學生。一旦學生感受到了所學知識給自己帶來的榮譽,獲取了相應的成就感,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到下一階段的學習中。
6. 提高自身素質。一個教師談吐不凡,學識淵博,總能在關鍵時刻解決學生的困難,怎能不讓人佩服?這就要求教師將教學作為一門終身課程,以身作則,才能讓人信服。
總之,如果教師能做到與時俱進,堅守原則,善于借力,正確評價,搭建平臺,終身學習,我相信要讓學生真正愛上初中信息技術課并不是一件難事。
參考文獻:
[1]王曉剛.初中信息技術課的課堂管理[J].學周刊,2015(2).
[2]許立新.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建設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2).
[3]聶歡.優(yōu)化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