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秀紅
【內容摘要】無“群”的生活很孤獨,微信群、QQ群等應用平臺,其“傳遞、溝通、共享、靈便”的強大功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教學?;凇盎ヂ?lián)網(wǎng)+備課、教研”的各類“群”已開啟了中學思政教研跨越時空對話的新格局。筆者將從人手一機最為大眾與普及的微信群、QQ群入手,就其常用功能做如下嘗試與探究。
【關鍵詞】微信群 QQ群 中學思政 教研
一、新建中學思政學科專屬教研群,發(fā)揮群管理群備學的作用
目前,各中學教師都開通了4G網(wǎng)絡,辦公、教研基本wifi全覆蓋,中學思政集體在線備研理論可行、實踐可控。為了便于管理與經營,一般由中學思政學科組長擔任群主,建立屬于該學科組有特色和亮點的微信群或QQ群,學科組成員一一通過搜索群號、群名稱或直接掃碼申請加入教研群,成功加入教研群組后,群員上傳頭像,修改昵稱,采用實名,方便管理與交流。圍繞交流話題、研討主題,實現(xiàn)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網(wǎng)絡鏈接等信息的對話。
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群”教研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研時空的限制,克服了傳統(tǒng)教研與教學步調不一、知識斷層的弊端,彌補了以往研教脫離、規(guī)定時間完成規(guī)定動作之教研受限的遺憾以及傳統(tǒng)教研無痕無記錄的不足??傊?,依托“群”的微教研不僅保存教研的信息記錄文件資料存檔,而且一定程度上極大地拓展了教研持續(xù)交流的機會和探討的空間,也創(chuàng)新了教研活動與形式,促進了教學改革?!叭骸边@種新的教研方式,其共享、儲存、靈便等特點可以使中學思政教研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隨時隨地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改革。此外,新建的教研群可通過“群簽到”更好地掌握考勤,比現(xiàn)場點名簽到省事省力。
二、發(fā)揮群主作用,編輯發(fā)布“群公告”,開展“群活動”
群主通過編輯發(fā)布“群公告”,首先對群員提出教研要求,說明教研細則,熟悉操作流程,強調教研紀律,不允許群內發(fā)布、討論、傳播與思政教研活動無關的信息和不健康內容,遵守教研規(guī)則,杜絕教研群內私發(fā)廣告,散布謠言;其次是群主在“群公告”中發(fā)布教研計劃,明確教研目標,分配教研任務,按員落實,統(tǒng)籌規(guī)劃,未雨綢繆,有的放矢。通過“群公告”,思政學科組長可把全學年的教研計劃公之于眾,將教研主題、內容、形式以及對應的主講人一一明細,方便群員及早準備,熟頭熟路,依據(jù)教研時間表,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地展開教研活動。這樣不僅提高了教研活動的效率與質量,還保障了教研活動的連貫與持久。
發(fā)布“群公告”,目的就是利用“群活動”定期展開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在“群活動”中群主可以效仿出版期刊的形式一期一期地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每期確定主題鮮明的知識體系圍繞教材大綱、考試說明加以研討,也可以精選、精練、精講各類真題,借助課堂教學,課堂練習,課后作業(yè)以及各類檢測,把教與研有機結合,以研促教。把每期定量定性的教研成果要應用到一線教學,譬如某一期專門組織從老師說課、集體備課、形成“一課一案”再到“同課異構”實踐的專場教研,先前由主講人根據(jù)教研計劃草擬說課稿和教案并上傳群活動,群員在線閱讀,集思廣益,修正完善,直至定稿,線下群員一一實踐,教學過程中思維咋現(xiàn)的靈光與知識生成時的突發(fā)事件,方可再以心得反思繼續(xù)交流和修善,最終形成個人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
三、巧用群“文件”、“話題”、“作業(yè)”等功能,調動群成員主動參與、積極交流
每一次教研活動開展前一個星期,主講人或教研員必須把教研內容以WORD文本的形式,按照本學科統(tǒng)一教研的格式和要求以電子文檔上傳教研群,方便其他教研員在線閱讀或下載打印,就本期教研內容涉及到的知識、方法、過程、情感以及教學策略等話題先在群內展開討論,把有效信息反饋于主講人,主講人二次備研,將修改稿定案打印下發(fā)每一位教研員,在本周學校安排的固定學科組會議上共同研討,首先由執(zhí)“案”人主講,匯報教研內容,說明備研思路,解釋教研問題、方法及策略。匯報完畢,根據(jù)“一師一問”、“一課一案”、“一生一方”的環(huán)節(jié)每個教研員逐一輪流發(fā)言,統(tǒng)一思想,集中解決問題,達成共識,由記錄人摘錄有效信息,列舉共性,總結歸納,形成書面材料,上繳教研室,存檔備案。
“文件”中上傳的教案、練案、導學案、課件、試題等電子資料將保存于后臺,方便老師隨時通過“查找聊天記錄”和“查找文件”反復使用閱讀。教研是需要寫作業(yè)的,每次教研后,能否把現(xiàn)成的教研成果轉化為現(xiàn)實的生產力,教師的“臨床實驗”最具說服力,所以,此時發(fā)揮群作業(yè)的功能,讓每位教研員寫一份近期教研的心得體會與反思,總結得失,通過上繳作業(yè)來反饋問題,提出整改措施,查漏補缺。
四、發(fā)揮“群鏈接”、“群訂閱”的作用,有效延展教研形式和內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研沒有終止符,也不可能僅停留在自家的群內,群是開放的,如何與外界溝通,引進新的教研理念、實用信息和有價值的教研資料,可通過群內的“群鏈接”、“群訂閱”互通有無、調劑余缺。一是群主根據(jù)教學進度訂閱與教研同步、教學接軌的學科資料,以助教師提升教研業(yè)務與教研水平;二是教研員借助“群鏈接”可隨時發(fā)布、共享具有借鑒意義的新信息、新資料,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以優(yōu)化“群”下的思政教研。
【參考文獻】
[1] 張金梅. 論微信應用于思政教學的優(yōu)點與不足[J]. 當代教研論叢,2016(5):59-60.
[2] 陳巧玲. 小學思政網(wǎng)絡教研方式探索[J]. 考試周刊,2016(83):111-111.
(作者單位:甘肅省民樂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