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立國 阜新市彰武縣中醫(yī)院外科 (遼寧 阜新 1232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目前最主要的微創(chuàng)手術方案[1-3],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數十年的發(fā)展,LC手術的安全性不斷提升,其治療效果也廣受肯定。但是目前關于LC手術時機、手術影響方面仍有一定爭議,而且目前對于急性膽囊炎術后患者生存質量影響的研究仍極為少見。本文對比接受不同膽囊切除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初步探究LC手術對急性膽囊炎患者術后生活的影響程度,為LC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回顧性分析并選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間急診膽囊切除術質量的急性膽囊炎患者共168例,納入和排除條件[4]:①經超聲等影像檢查確診是急性膽囊炎;②病發(fā)時間在72h之內;③就診前未接受對體液免疫功能、炎癥反應等有影像的藥物治療;④既往無腹部手術治療;⑤知情同意;⑥排除合并高血壓、重要臟器功能障礙、糖尿病、膽管結石等其他疾病。符合上述條件患者依照具體術式分成LC組和開腹組,LC組中有患者78例,其中男31例,女47例,年齡22~78歲,平均(50.37±6.53)歲;開腹組中有患者90例,其中男37例,女53例,年齡24~79歲,平均(51.28±7.01)歲。LC組和開腹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治療方法:全身麻醉下,仰臥位擺放,抬高頭部降低腳位后,將右側略微上抬,建立二氧化碳氣腹之后,術中維持腹腔氣壓在10~12mmHg,常規(guī)四孔法安排手術操作孔,植入腹腔鏡并在腹腔鏡監(jiān)視下置入相關手術器械,將膽囊周圍粘連部分予以分離后,游離膽囊(高壓力狀態(tài)的膽囊需要先進行減壓處理后再行分離),確認膽囊三角、膽囊血管后,將病變膽囊切除,經劍突下孔將已切除膽囊組織取出,電凝對術區(qū)進行徹底止血,清潔無誤后,縫合切口。傳統(tǒng)開腹膽囊切除手術治療方法:全身麻醉下,平臥位擺放,在右上腹的腹直肌和右肋緣間作手術切口,切口長度8cm左右,逐層分離并暴露膽囊和膽囊三角區(qū)后,分離組織粘連、膽囊、網膜和膽囊動脈,結扎相關動脈,以順逆結合法切除病變膽囊,將膽囊床充分止血,放置引流管,清點器械,沖洗術區(qū),無異常后逐層關腹,縫合手術切口并無菌包扎。
1.3.1 臨床指標。統(tǒng)計不同術式的手術過程用時、手術中出血、術后腸道恢復以及術后住院時間。
1.3.2 生存質量。在手術前、術后3個月、手術后6個月時分別對患者進行生存質量評估,評估標準參照消化病生存質量指數量表(gastrointestinal life quality index,即GLQI量表),評價內容包括36項調查項目,單項計分范圍0~4分,量表總分0~144分,分數越高提示消化道疾病患者的生存質量越高[5]。
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實驗相關數據,計量資料所用表達式是(均數±標準差),兩組間均數對比用獨立t檢驗,組內重復測量用單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計數資料所用表達式是百分比,兩組間百分比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有顯著差異。
LC組在手術出血、術后腸道恢復情況、術后住院時間方面均優(yōu)于開腹組,組間手術出血、術后腸道恢復情況、術后住院時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術前,LC組GLQI評分(81.54±7.51)分,術后3個月(104.38±16.25)分,術后6個月(110.29±15.37)分,開腹組術前(82.26±8.02)分,術后3個月(93.59±13.68)分,術后6個月(100.84±16.21)分,術前兩組GLQI評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手術后,LC組和開腹手術組患者病情不斷好轉,兩組GLQI評分在術后明顯升高,與組內手術前相比差異顯著(P<0.05),LC組手術后GLQI評分均顯著高于開腹組同時間點的GLQI評分,組間GLQI評分有顯著性差異(P<0.05)。
由于急性膽囊炎病變惡化快、危險性高,因此臨床多推薦手術治療,膽囊切除術作為目前最常用的急性膽囊炎手術方案,主要包括開腹膽囊切除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兩種途徑。開腹膽囊切除作為傳統(tǒng)手術方式,其手術效果確切、手術視野開闊、患者基礎狀態(tài)要求較低,手術適用范圍廣,但是由于損傷大、切口長、術后痛苦大等缺點,臨床接受性并不理想。腹腔鏡手術符合微創(chuàng)手術理念,具有切口美觀、術后恢復快、損傷小等優(yōu)點,雖然目前臨床已經證實了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膽囊炎具備可行性,但是關于其手術時機、對患者影響等方面仍有爭議。本實驗結果顯示LC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開腹手術組,說明LC手術對于急性膽囊炎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改善有重要促進作用,這可能與LC手術機體損傷小,手術對患者的免疫功能、生理美觀性等無明顯負面干擾有關。綜上所述,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質量急性膽囊炎臨床療效顯著,有利于患者術后快速恢復健康,而且術后生存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值得推廣。
表1. 兩組間臨床指標比較
[1]李才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的療效比較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4,52(1):30-31.
[2]胡耀鋒,韋德才,王威,等.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膽囊炎的手術時機與療效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14):33-34.
[3]劉大龍,曹農.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急性膽囊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8):23-24.
[4]許軍,董杰杰.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膽囊炎合理選擇及爭議[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5,35(5):482-486.
[5]馬振剛.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發(fā)作期膽囊炎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5,17(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