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云 羅祥
摘 要:數(shù)學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是借助數(shù)學語言顯現(xiàn)的,二者相輔相成。豐富數(shù)學語言系統(tǒng),提高數(shù)學語言水平,對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培養(yǎng)數(shù)學能力和數(shù)學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guān)鍵詞:小學;計算機教學;說計算
一、說意義,理解四則運算
小學階段的計算主要是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在掌握計算方法之前先讓學生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能夠很輕松地說出各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這不僅為理解計算、掌握計算方法做準備,而且為以后學習解決問題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在教學乘法運算時當學完全理解乘法的意義時,讓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從不同角度來描述。如36*25既可以說成是“求25個36是多少?”又可以說成是求“36的25倍是多少?”36*2.5既可以說成是“求36的2.5倍是多少?”又可以說成是“求36的二又十分之五是多少?”在教學除法運算36÷25的意義時既可以引導學生說成是“已知兩個因數(shù)的積是36,其中一個因數(shù)是25,求另一個因數(shù)是多少?”又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地說成是“把36平均分成25份,每份是多少?”或“36是25的多少倍?”或“36里面有多少個25?”通過這樣反復訓練,不僅讓學生牢固地掌握了四則運算的意義,而且豐富了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拓展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二、說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計算是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只有計算過關(guān),才能掃清學習數(shù)學過程中的障礙,順利進行其它知識的學習。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得讓學生理解算理、說清算理,掌握計算方法,這比學生死記硬背計算法則輕松的多。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教學計算方法時引導學生多說想法,也就是算理。如用“湊十法”完成進位加法,計算8+5時讓學生說出想法,有的學生可能說“先把5分成2和3,再算8+2+3=13?!庇械膶W生說“先把8分成5和3,再算5+5+3=13?!边@時教師就要做出評價肯定他們的回答,并適時概括這就是“湊十法”,讓學生很輕松地理解掌握“湊十法”。這一法則,達到了事半功倍之效……總之,在每句法則概括之前都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說出算理,概括法則,這樣才能完全理解方法,正確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三、說順序,正確進行運算
在掌握了四則運算的計算方法后還要行四則混合運算訓練,這就要求學生分析運算順序,口述運算順序。運算順序的敘述可采取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說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另一種是用語言描述算式。如24÷(18-6)*25,可以說成是“先算減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币部梢哉f成是“24除以18減去6的差,所得的商再乘25,積是多少?”或“18與6的差除24,所得的商再乘25,積是多少?”后者不但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為列綜合算式解答文字題奠定了基礎。學生只有先分析運算順序,說出運算順序,才能輕車熟路地進行脫式計算。學生也只有在完全理解、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后,才能根據(jù)文字所描述的運算順序列綜合算式來解答文字題。
在解答文字題時,也應該要求學生通過說想法確定運算順序,列出綜合算式。文字題的運算順序的確定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是順向思維。如在解答“38與22的和減去16的差再除以20,得多少?”時可引導學生順著題意進行思考,啟發(fā)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并適時質(zhì)疑“要實現(xiàn)你所確定的運算順序應注意什么?”學生很自然地說出既要用小括號又要用中括號,很輕松地列出綜合算式。二是逆向思維。如在解答“18減去6的差乘15除以9,商是多少?”時,學生如果仍順向思考可能有些茫然,運算順序到底怎樣?這時提示學生抓住問題,逆向思考,這樣學生會恍然大悟,很自信地說出運算順序,列出綜合算式。三是利用特殊句型進行思維。“36與24的和除以它們的差,得多少?”可引導學生用縮句法變成“和除以差”來確定運算順序。又如“36與24的和被5除,商是多少?”可引導學生將被字句改一般句式“5除36與24的和,商是多少?”來分析……這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fā),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分析,說出想法列出算式,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
四、說技巧,合理進行簡算
在理解掌握了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還要讓學生尋找機會利用運算定律進行簡算。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一些相關(guān)算式發(fā)現(xiàn)運算定律,用語言描述運算定律。如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23*25)*4和23*(25*4),先說出自已的發(fā)現(xiàn),然后引導學生逐步完善語言,概括出乘法結(jié)合律。其次還要讓學生在進行簡算之前根據(jù)算式的結(jié)構(gòu)特征采用合適的運算定律進行計算,并說出根據(jù)也就是運算定律。如計算(25+7.5)*4時,可以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最后還要讓學生靈活多變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算。如計算25*39時,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判斷能否簡算,然后讓學生說想法。學生說想法時教師要循循善誘,不斷提問,“能簡算嗎?”“運用什么運算定律?”“如何運用該運算定律?”等一系列問題的啟發(fā),使學生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進行思維,同時組織語言說出想法。既訓練了學生的有序思維,又訓練了學生口頭表達的語序;既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
當然,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成效的,這需要老師學常抓不懈,花費大量的心血。教師語言要規(guī)范、準確,起到示范作用,使學生可模仿;課堂教學要有趣味性,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想說;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愿說;問題設計要有啟發(fā)性,鼓勵學生敢說;循循善誘,引導學生會說。經(jīng)過長期時間的訓練,學生既會想又會說,提高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靈活性、準確性,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使數(shù)學課堂顯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扎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