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霞
摘 要:數學學困生大多出現在初中數學學習階段,他們學習沒有確定目標,立場不堅定,缺乏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自信心不足,甚至不求進取,停止學習。要逐步轉化學困生,讓學生在溝通,提問問題時能使用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思維,隨著數學學習的不斷深入逐漸加深所學的難度和深度,加強學生們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和對數學的喜愛。
關鍵詞:數學學困生;基礎知識;留守兒童
在我多年教學生涯中發(fā)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形成兩種現象,學困生增多和優(yōu)等生減少。在數學成績降低的影響下,必然會引起學生內心變化,引發(fā)不良后果。越發(fā)厭煩學習數學,討厭數學課,敷衍作業(yè),越來越抵觸老師,在這種環(huán)境的下,更多的學生學生也會被這種風氣所影響。上課不聽講,下課不復習,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馬虎應付,甚至抄襲,答題沒有根據,說不出答題原理,答題過程無邏輯。學困生變多的嚴重后果是顯而易見的。下文是我對學困生的一些體會。
一、形成學困生的因素
(一)個人因素。這方面大部分是因為特別因素在后天環(huán)境形成的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信心的缺乏。
(二)家庭因素。家長長時間在外工作和家長文化水平低下的問題,在家庭上沒有對孩子進行有效的輔導,心理缺陷在這樣的家庭中會慢慢形成。
(三)社會因素。被社會上一些不好的環(huán)境迷惑,把讀書當成一種無所謂的事。此外,像游戲廳、網吧等娛樂場所,也是阻礙學生學習的重要原因。
二、學困生的具體表現
(一)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比如關于同位角,同旁內角的一些概念如果理解不透徹,運用公式就會出現錯誤。
(二)不做作業(yè)、練習題。抄作業(yè)成為學困生的普遍現象。
(三)學生自學能力很差。討厭學習數學,對讀書產生厭煩心理。上課不聽,下課不學,日積月累,學習的能力會越來越差。
(四)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我的教學生涯中發(fā)現,在學困生中,有一些學生學習用功,甚至是非??炭嗟?,可是在考試中總是得不到理想的成績,他們的問題在哪?在學習過程中只埋頭苦讀是不可取的,還要加上正確的學習方法。他們讀書方法不恰當,不會掌握要點,知識要點掌握不明確,講課之前不能充分預習,下課不復習,課上注意力不夠集中,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等等。
三、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的幾點體會
(一)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
1.對其進行心理輔導。數學學困生成績差,究其原因是學生對數學課的抵觸以及感覺數學難的心理作用。對這些學生進行心理上的輔導,和個別的學生進行談心對他們加以鼓勵,加強學習的信心。在課上通過數學的特點,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再加上趣味游戲的結合,更有利于學習興趣的提高。同時還要維持他們的興趣在學習進步后,減少成績倒退的情況。
2.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體現在師生相互平等、尊重、信任。使學生能擁有一個寬松、歡樂的學習環(huán)境。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加順暢,學習興趣會更加濃郁。學習興趣的提高也有利于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如果師生關系發(fā)展不和諧,學生必定會慢慢對數學失去興趣。
3.設計趣味活動。通過趣味數學進行學習,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著名學家指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始于活動。讓學生自己在活動中接受新知識,以活動促進思想,積極探究。
(二)指導學生學習習慣、方法
第一,課前做預習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上課學習效率提高打下基礎。所以,課前習必不可少。第二,上課聽講是學習的重點,上課掌握知識的重難點,遇到困難隨時解決。第三,課后時常復習有助于記住知識點,注意對進行學困生課后問題指導,并掌握其學習情況。第四,通過練習能加強運用知識的熟練度和掌控能力。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有許多,沒有正確學習方法是其中一點。學困生不能及時適應初中數學學習,作為老師應及時針對可別學生進行指導、教育。
(三)改良教學方法
1.布置適當難度的作業(yè),加強對學困生的關注、輔導。加強對作業(yè)完成情況的監(jiān)督。對進步的學困生適當表揚。教師不能急于求成,對學困生應逐漸加強要求,讓他們一點一滴進步。
2.嚴格要求與細心輔導結合。許多學困生的成因多為懶惰,缺乏堅持學習的精神,上課不聽講,逃課,作業(yè)不做、抄襲。因此教師應嚴格要求,督促學困生認真學習。對作業(yè)完成方面嚴格要求,同時在課上課下,教師應更多幫助、照顧學困生,在發(fā)現學困生遇到疑惑時及時解答。在講課時要耐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困難的問題融入生活,引導學生分析解答。
3.在課下的教學。通過在課前布置與上課有關的作業(yè),讓學生們自主學習,這樣在課堂上學習效率更高。另外在課后可讓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之間互相學習。既節(jié)約了教師的時間,又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提高成績。
數學的成績離不開對定理、定律的熟練程度,因此,在講述概念定律時應格外注重,加強學生對概念的運用,加強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
轉換學困生不能夠朝夕之間完成,這需要教師擁有一顆持之以恒和心以及對學生的包容、關懷、認真負責,要讓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學懂。要以長遠的眼光看待轉換學困生這個問題,學生不僅需要學校的教育,家人和社會的因素也至關重要。在我看來,教育學生要有一顆真誠的心,對學生冷漠、諷刺是不可取的,應多一些關心,多一些熱愛,點亮他們心中的光芒,對社會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蔡茂成.淺談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
[2]宋明權.“班班通”環(huán)境下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甘肅教育,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