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圖們市石峴第一中學 孫成春
思想品德課是實施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課程,對引導初中學生從小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起重要作用。我從事思想品德課教學已有20年時間,接觸的教材歷經蘇教版、吉教版、人教版,其內容也不斷更新。然而作為一名鄉(xiāng)鎮(zhèn)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對于如何提高鄉(xiāng)鎮(zhèn)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高效性的研究,不斷摸索出了一些對策。
思想品德這門學科的生活性是它的主要特點,作為教師,在課堂中必須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但農村的學生的生活閱歷淺,每次給學生舉生活實例時,課堂經常呈現出一種雅雀無聲的境地,比如在講到社交禮儀這一節(jié)時,給學生舉例握手待客,接聽電話的禮儀要求,但許多學生竟然無從說起。也許我們可以事先讓學生去找一找資料,可是他們不知道去哪里找?畢竟農村家庭的電腦目前還不是很普及,又沒有相應的書本供他們參考,父母又忙于農活,文化水平也較低,只能靠老師在課堂上為他們介紹。
教材中有許多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提供的范例、方案等很難具體操作,調查、采訪、觀摩等布置給學生了,可他們不去做。在講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時,曾布置過讓學生調查鎮(zhèn)里的嘎呀河水污染問題及對策。學生基本不主動去做,讓學生按教材內容調查、實踐,又覺得學生太小做不策,或者出于安全等因素而不敢安排。
由于鎮(zhèn)初中現有的教學設施不完善,教師平時太多采用講述法、討論法、談話法、練習法等常規(guī)的教學法,這些常規(guī)課表面上看內容多而且全面,但學生聽課效果卻很差。與之相反的公開課,許多教師把它當成了表演課,老師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同時又設計好課件,設計好小品表演、辨論會等教學活動,看來似乎效果不錯,可是公開課之后的常規(guī)課一切又原形畢露了。
經過學生的努力,老師的指導,學生的成績或許有所提高,但有的學生在為人處世方面做得卻不合道德。究其原因,我們的德育評價方式出現了問題。我們平時上課也好,考試也好,只是單純地以成績衡量學生的道德水平。上課時過多注重學科知識,特別是課本上的知識,而忽視了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心理素質以及情緒態(tài)度和習慣等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教師要有向學生正在經歷的現實生活回歸的理念,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不但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要了解鄉(xiāng)鎮(zhèn)學生的生活現狀、知識認知水平。給學生進行理論聯(lián)系生活時教師要作必要的提示。
教師對每一節(jié)課都要像對待公開課那樣精心備課,精心設計,力爭達到上公開課的效果。甚至把公開課當成常規(guī)課來上,教師上公開課時少一些“表演”、“作秀”,多一些“實踐”“實用”,不必擔心課后評課的“挑剔”,該講清楚的還是要講,該隨堂訓練的還是要訓練。
多媒體教室的配置不可能短期完善,教師可在現有的條件下,利用個人電腦、辦公電腦收集各種教學資源,這是解決課堂教學內容陳舊、枯燥的有效方法。讓學生享受信息時代的教學資源,拓寬見識面、同時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展現教師博學多才的魅力。
作為教師不但教書,更要育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進行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國情教育不要為了上課而上課,而要傳授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讓學生從生活中不斷地去體驗這些道理,力爭成績、道德水平都同步提高。
經過幾年來的教學實踐,結合學校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指導有效策略,總結出了思想品德課六步教學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第一步:目標導學。
這一步,教師的角色應是向導,是學生的領路人。對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教師要做科學的預測;教師要明確提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第二步:自主學習。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積極鼓勵學生獨立學習,并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從而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獨立性,培養(yǎng)獨立學習的能力。這一階段的“學生自學”決不是放任自流,要特別強調“教師指導”。具體到教學實踐中,教師指導多少,如何指導,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要結合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
第三步: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徑。對于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好方式。教學實踐中,要合理組建學習小組,安排好小組合作學習的人數,以4~6人為一組,成員以異質分組按好、中、差搭配,成員之間要有明確分工,落實具體任務,每個人擔任不同的角色。在一定的時間內互換角色,使得每個人在不同角色、位置上得到鍛煉與提高,全組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第四步:交流展示。
合作探究完成后,教師要求各組派代表交流發(fā)言,完成探究的問題。其余同學認真聽并做好補充,針對各組學生回答的問題,教師對問題的答案做出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第五步:總結提升。
通過學生談體會了解本課學到了什么,從中得到了什么。第六步:檢測達標。
課堂訓練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通過一定訓練,化知識為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課堂訓練的習題要精心選擇,可設計為一點多題以強化鞏固,或一題多點以系統(tǒng)鞏固,習題內容要結合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難度要合適,既不拔高,又不過于簡單,還可以布置不同層次的習題,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通過訓練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以上是我在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教師應遵循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和狀況來設計課堂教學模式,而不是請學生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參加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是必要的,但不能完全按事先設計的環(huán)節(jié)進行,要富有彈性,以便隨學生的表現來靈活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