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苗萬華
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已經成為當今課程改革的課題之一,而且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關注。但是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學生已經養(yǎng)成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學習缺乏主動性。要使思想政治課生動鮮活起來,教師要創(chuàng)設“參與式”的教學情境,喚起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讓學生產生“要我學”為“我要學”的思想轉變。比如教師在講國家、政黨、公民、我國的民主和法制等,很多都是抽象的概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覺得枯燥生澀難懂,知識理解有困難,學生就會厭學,學習效果會很不理想。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些能夠讓學生參與其中的情境,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會得到提高,并且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印象會更加深刻。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還可以嘗試讓學生自主學習,編排小品、課本劇等方式,讓學生以小組學習的方式,合作學習,然后上臺交流,或者親自到講臺上去講解一些知識,使“教”與“學”的雙方發(fā)生了變化,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這個過程就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一番斟酌,引導幫助學生積極“參與”,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以知識為本”的課堂教學,注重的是“知識的灌輸”或是“知識的移植”,客觀上造成了一種沉悶、壓抑的而非合作化的環(huán)境。而“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堂教學,注重的是學生的感受和參與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是具有豐富個性的學習者,不同學科的學習規(guī)律也有所不同,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理論性很強,但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果能夠創(chuàng)設豐富而切合實際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在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和成長,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大有裨益。
思想政治課本身的特點就是具有時政性,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師本身關注時政熱點,要把教學過程同當代發(fā)生的事物,同當今世界,同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同改革開放緊密聯(lián)系起來,為解決學生對現(xiàn)實問題的認識服務。教師要貫徹這一教學規(guī)律,要廣泛的收集當代的社會信息,利用新聞媒體、報刊雜志中的信息,用收集來的當今最新鮮的社會信息充實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積累生活經驗,體驗社會生活,把學到的理論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使教學和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選擇典型的例子作為講課的范例,同時讓學生舉出一些生活中的實例,最好是時政性的新鮮事例,使學生用生活中的觀察到的信息去補充教師教師的例證。這樣就使學生了解我們時代發(fā)展的社會進程,把學習和現(xiàn)代生活及社會主義建設結合起來,這對學生的世界觀的形成也是有引導作用的,當然教師不僅要自身創(chuàng)設“時政性”的教學情境,還要引導學生一起關注時政,并且要能過引導讓學生多看新聞類欄目、關注時政要聞和專題,而且要有辨證思維,客觀評價。既然是時政熱點,所以總是不斷變化的,所以作為學生要具備良好的公民素養(yǎng),養(yǎng)成關注社會、關注實際的良好行為習慣。通過創(chuàng)設“時政式”的教學情境,把教學內容和時政熱點結合起來,以此有利于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學習興趣濃厚,就會積極努力的學習,學生的拓展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就會不斷提高,就可以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沒有興趣的去學習,不但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還達不到好的學習效果。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我就采取了小品表演情境形式進行新課導入,我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編排小品,讓學生在小品表演的過程中,了解各種消費觀念并能判斷正誤,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遠勝于教師一字一句的講授、解釋。在學習“樹立正確人生觀”內容時,我以一曲“祝你平安”引入主題,歌詞中:“你的所得還那樣少嗎?你的付出還那樣多嗎?人生的路就有許多愁與苦,請你不必太在意,灑脫一點過得好?!弊寣W生通過歌曲情境,體味歌詞的意義,探究出課堂教學中如何對待貢獻與索取的關系,如何樹立正確人生觀的課程主題??傊?,思想政治課是進行馬克思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課程。要上好這門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出豐富而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由被動變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且可以增強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既感化了學生,又激活學生的靈感,讓學生學會從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中主動獲取營養(yǎng),以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善于提出問題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在教學中,可以設計有價值、有梯度、有層次的問題,以問題為線索展開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引導和組織學生主動探究、討論、開展合作學習,這樣既鍛煉了學生運用基本原理分析問題的能力,又使他們能夠共享探究的成果,同時也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思想政治課教師應根據(jù)教材中的知識,有目的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教師要注重提問的藝術,要懂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提高教學效率。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有一些基本的要求,要根據(jù)教學目的仔細考慮,精心設計,對每一個問題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也要明確具體,切忌隨意盲目的提問。同時,提問時機也要進行選擇,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提問的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還要面向全體同學,使每位同學都有機會思考并從問題的解答中受益,針對教師的提問,學生在回答中可能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情況,教師要隨時根據(jù)變化了的情況靈活處理課前設計好的問題。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的具體方式方法有很多,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新舊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設計一些問題,通過復習舊知識而引入新知識的提問方式,可以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講述一些成語典故、名人軼事、現(xiàn)實材料等為基礎,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去分析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