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八五六農(nóng)場學校 劉 雨
如今,不斷發(fā)展的信息技術正在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雖然我只是一個農(nóng)村的信息技術教師,但是信息技術對農(nóng)村的改變也在我的身邊,我的身上發(fā)生著巨大的改變,十多年前,當我剛剛走上教師崗位,學生們對電腦還是充滿了神秘和好奇的,家里有電腦的學生不多,會使用電腦的學生也是鳳毛麟角,而今,當我給三年級學生上第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問他們的愛好是什么,居然有一半的學生都會說打游戲。也就是說大部分學生家里都有電腦,而且這些學生也或多或少的會使用電腦。面對著基礎日益增長的學生們,我沉思了,我還能像以前一樣,按照書本內容,按部就班的教學生嗎?
既然學生愛玩游戲,那么就讓學生通過玩游戲來激發(fā)他們想學的愿意。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例如學習指法的時候,學生年齡小,手腦的協(xié)調性不好,對鍵盤陌生,學生不愿敲鍵盤,如果教師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學,更加不能強迫其練習了。我在教學中就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2006》中的指法小游戲,比賽誰的成績好。學生在“青蛙過河”等指法游戲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學生們再玩這個游戲時就感到輕松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利用媒體來創(chuàng)設、優(yōu)化教學場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動手操作的欲望,使學生感到學習也是一種樂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
如在Word軟件中進行《插入圖片》教學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導入的過程:我首先利用大屏幕讓學生欣賞一些以前學生制作的圖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賀卡、詩配畫。學生看后,便小聲地討論起來:“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這么好看的賀卡呢?”……他們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時機告訴學生:“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來的?!辈⒓顚W生:“只要開動你們的大腦,發(fā)揮自由的想象,你們同樣可以做到,而且還可以比他們做的更好?!睂W生個個都迫不及待地開始動手操作起來。這樣導入,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情景,真正調動了學生的激情,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實的情感基礎。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信息技術學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利用學生生活實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信息技術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吨行W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中說“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币虼?,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利用它與生活中的需求聯(lián)系起來,同樣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
比如在《網(wǎng)上樂園轉一轉》中,學習搜索引擎使用方法,我會設計一個使用的練習,比如讓學生查找明天的天氣預報;從家到哈爾濱的火車都有哪些;你最喜歡的一道菜的做法是什么,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越貼近生活,學生們越能了解計算機在生活中的作用。還有Word制作表格,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制作課程表,可以讓學生填上自己喜歡學習的科目,學生們的積極性一下就高了,還可以讓學生添加上藝術字,用自選圖形設計小插入,在網(wǎng)絡中找背景圖等等,學生通過屬于自己的課程表的制作,練習了多種Word使用方法,既滿足了學生對創(chuàng)作的渴望,又學會了各知識點的綜合運用。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核心目標是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完成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的同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
比如:在學習畫圖軟件畫國旗的時候,我根據(jù)書中的四個國旗制作了一個課件,給學生介紹了這四個國家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等,通過小小的一節(jié)課,讓農(nóng)村的孩子們張開雙眼,了解世界。然后我又把全世界各國國旗放到文件里,讓學生們選自己喜歡的畫,也可以到網(wǎng)上找找它,認識它,最后讓學生們把了解到的內容分享給大家。雖然是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我卻將地理、歷史等學科融入其中,讓信息意識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更通過學習知識達到教育學生感化學生的目的。在比如,學習Word“自選圖形”的時候,如果按照書中的內容,自選圖形也只是單一的圖形而已,而我把這些圖形巧妙的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樣就能讓學生了解它更多的用途,并給學生更大的想象空間,再以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們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拼出更美麗的圖形,有的同學拼成青蛙、有的同學拼成蜻蜓、有的同學拼成飛機、有的同學拼成一幅畫……既熟練掌握了自選圖形的應用,又豐富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本來單調的課,變得豐富多彩,興趣盎然。
作為新時代的農(nóng)村小學生們,我們離大城市、高科技很遠,但我們對知識的追求不變,我們要對自己負責,對現(xiàn)代文明負責。作為一名農(nóng)村的信息技術教師,也要不斷的學習日新月異的計算機知識,不斷的探索成功的教學方法,還要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其規(guī)律,設計好教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和要求,對課堂生成性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選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原有知識水平,并由此出發(fā),兼顧學生的興趣所在和新知識的特點,幫助學生吸收和消化新知識。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通過信息技術學科特點,讓學生們開闊視野,解放思想,善于創(chuàng)新,實現(xiàn)理想。讓農(nóng)村的孩子們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走出家門,甚至走出國門,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