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德雨(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旅游與外語系 河南 鄭州 450044)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在中國定向運動協(xié)會及各級定向協(xié)會、社會力量的大力推廣和普及下,定向運動參與人群、定向賽事活動逐年增長,定向運動在全民健身領域的發(fā)展大放異彩。
(1)定向運動的起源。
定向運動英文為orienteering,其原意為借助地圖和指北針,穿越未知地帶。19世紀中后期,即工業(yè)革命后期,在不列顛群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開展的“回歸自然”運動中,地圖和指北針的使用十分普遍,這為定向運動的出現奠定了基礎。1895年,定向運動作為一項軍事體育項目,萌芽于瑞典和挪威聯合王國的軍營里。1920年,時任斯德哥爾摩體育聯合會主席的吉蘭特,為定向運動競賽制定了包括競賽規(guī)則、路線分類、檢查點位置選擇、按年齡分組的方法和競賽組織機構等規(guī)則體系,為現代定向運動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他本人也由此被譽為“現代定向運動之父”。
(2)定向運動的發(fā)展。
1961年5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國際定向運動聯合(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Federation,IOF),成立時成員國10個,截止2016年,IOF共有六大洲80個會員國(含正式會員和臨時會員)。中國定向運動的起始似乎在重復國際定向運動的歷史——首先是從軍隊開始這項運動。1983年3月,以張曉威為主要組織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育學院(廣州)參照國際定向運動競賽規(guī)則,在廣州白云山舉行“定向越野實驗比賽”,此次賽事被認為中國定向運動的開端(指中國大陸,中國港澳臺地區(qū)早于此)。
(1)定向運動的概念。
專業(yè)視角的定向運動是指一項參賽者是利用地圖 (特指專用的定向地圖)和指北針,到達地圖上和實地中所對應的若干個檢查點的運動項目,以用時最短者為優(yōu)勝,個人或團隊均可參賽。定向運動是一項體力和智力結合的時尚體育項目,徒步行走靠體力,識圖找點靠智力,二者缺一不可。
廣泛意義上的定向運動,是一個“大定向”的范疇,凡是借助地圖導航的運動皆可稱為定向運動。同時,此處的地圖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定向地圖,既可是定向地圖,又可是任何一種其它地圖,例如行政圖、交通圖、旅游圖;可以是二維平面圖,也可以是衛(wèi)星圖、三維圖;既可以是有形的實體地圖,也可以是存在大腦中無形地圖。
(2)紅色定向的概念界定。
定向運動有很多種類,根據場地,可以分為野外定向、公園定向、校園定向、城市定向等。根據主題,可以分為親子定向、美食定向、公益定向和紅色定向等。
本文中的紅色定向是屬于上文所講的“大定向”的范疇,從廣義上可以認為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定向活動便是紅色定向?!凹t色文化”概括為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是在革命時期對革命有著一定影響的革命志士和為革命事業(yè)而犧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們生活或戰(zhàn)斗過的革命舊址和遺址;“事”是有著重大影響的革命活動或歷史事件;“魂”則體現為革命精神即紅色精神。
嘉興,浙江省地級市,位于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與上海、杭州、蘇州、寧波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因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利,自古便是富庶繁華之地。嘉興不僅以秀麗的江南風光享有盛名,更有2000年悠久的歷史底蘊。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嘉興這個地名更是被永遠載入史冊。
1921年8月初,中共“一大”在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后稱“紅船”)上勝利閉幕,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總書記在《光明日報》上刊發(fā)署名文章《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他將“紅船精神”的內涵高度提煉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伴隨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共同構成黨在前進道路上戰(zhàn)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蘊含著極其豐富和博大精深的內涵。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2018年1月15日,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下發(fā)文件推廣2017年“奔跑中國”系列馬拉松活動的成功經驗,強調體育賽事活動加強主旋律宣傳。
“紅船精神”定向系列賽的開展,將是積極響應并踐行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號召的一次生動實踐,是追憶黨的光輝歷程,傳承“紅船精神”,做好主旋律宣傳的一次紅色接力,更是發(fā)展全域旅游、建設人文嘉興的一次有力嘗試。
“紅船精神”定向系列賽,可由黨政宣傳部門、體育主管部門、定向運動協(xié)會共同主辦,借助定向運動可塑性強的項目特點,將民族文化自信、民眾愛國教育以及全民健身的國家戰(zhàn)略融為一體,不忘初心,以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為使命,從“紅船精神”發(fā)源地浙江嘉興首站賽事出發(fā),輻射全國,打造中國紅色體育文化品牌賽事。
“紅船精神”定向系列賽致力于挖掘定向賽事的文化融合性,將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定向運動項目之中,寓教于賽,引導參賽者銘記歷史,學習紅色革命精神、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關注革命老區(qū)發(fā)展。“紅船精神”不只是一個響亮名稱或一句振奮人心口號,它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將紅色系列教育貫穿于各階段各環(huán)節(jié)的紅色體育文化賽事活動。
“紅船精神”定向系列賽多元化宣傳主要體現在宣傳場景、受眾人群、宣傳形式三個方面。系列賽從嘉興首發(fā),全年賽事轉移到數個革命圣地,獨有的場景化宣傳,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系列賽的參賽者不只有專業(yè)運動員,黨政機關人員、企事業(yè)單位人員、在校學生以及普通大眾都會在賽場上接收紅色文化的洗禮。定向運動具有多種開展形式,如果說點對點定向是一對一的深入教育,定向接力賽便是一場爭先恐后的紅色接力,那么團隊定向中每支隊伍突破各個關卡便是一次次的集體紅色教育活動。
“紅船精神”定向系列賽是一場全方位紅色文化宣傳教育活動。賽事將在每一個舉辦地,均會進行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整體化系列化宣傳,讓大家了解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同時,系列賽統(tǒng)一編制全年的宣傳計劃,保證賽事各站的宣傳內容前后呼應、重點突出,成為一體。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2021年,我黨將迎來建黨100周年,嘉興和“紅船精神”將成為全黨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凹t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脈相承,為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船精神”定向系列賽這一紅色體育文化賽事IP,將以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為使命,立足嘉興,同其他紅色精神誕生地串聯,輻射全國。
自1983年3月,中國大陸第一次舉辦定向運動賽事以來,定向運動項目便開始其頗為艱難的發(fā)展史。可以說,中國定向運動的發(fā)展史,是其健康屬性、教育屬性、休閑娛樂屬性、文化屬性的一一顯現史。2005年以前,定向運動因其體智結合的項目特點,為教育系統(tǒng)所青睞,促進了大、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國人更多地關注其健康屬性和教育屬性。2005年以后,全能定向、親子定向、情侶定向紛紛出現,特別是2011年以來,城市定向賽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各大城市的舉辦,定向運動的休閑娛樂屬性得以凸顯。2016年,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以“重走長征路”為主題的定向活動,在北京、上海、廣東、河南、山西、湖南、云南等省市遍地開花。此時,中國定向運動的發(fā)展已經顯示出其特有的文化黏性。賽事品牌是骨,賽事文化是魂,有了紅色文化的支撐,定向運動賽事便有內驅力,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成為可能。
2018年3月16日,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茍仲文做客新華網《部長之聲》就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zhàn)略談到:“+體育”就是在動員社會力量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時候,把體育主動融到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不是以體育來帶動其它活動,而是在其它活動中間,把體育“+”進去,比如“旅游+體育”、“文化+體育”等,在利用各種社會資源的過程中彰顯體育的作用?!凹t船精神”定向系列賽,通過精心的項目設計,將紅色旅游文化深植于體育賽事之中,創(chuàng)造性地將民族文化自信、民眾愛國教育以及全民健身的國家戰(zhàn)略融為一體,這將為承辦地“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工作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