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醫(yī)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滇南本草》是我國最早的地方性本草專著之一,載藥506種,記載菌類苔類藥用價值是《滇南本草》的特色之一。其中菌類12種,苔類4種,包括靈芝草、帚菌、黃菌、大毒菌、松橄欖、牛肝菌、羊脂菌、青頭菌、木上森、杉菌、松菌、皂莢菌、石青苔、水青苔、石癬、地卷草[1]。蘭茂對其性味、功效、主治、忌宜、有無毒性、解治等均有詳細的闡釋。
云南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素有植物王國之稱,復雜的地形地貌,多種多樣的森林類型、土壤種類以及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其種類眾多,分布廣泛。因年溫差小,日溫差大,降水充沛,無霜期長等,非常有利于菌類與苔類的生長,菌類與苔類被廣泛用于治療各種疾病。
1.1 無毒菌 靈芝草(赤芝、白芝、黑芝、黃芝、青芝)、帚菌、黃菌、青頭菌、松橄欖、羊脂菌、木上森、杉菌、松菌10種。
1.2 毒菌 牛肝菌、大毒菌、皂莢菌3種。
1.3 苔類 石青苔、水青苔、石癬、地卷草4種。
《滇南本草》中記載的常用真菌苔類藥物及其藥用價值見表1。
表1 《滇南本草》中記載的常用真菌苔類藥物的藥用價值
續(xù)表1
表1 《滇南本草》中記載的常用真菌苔類藥物的藥用價值
3.1 藥理作用 食用真菌能提高機體的多種免疫功能,通過增強機體單核巨噬細胞系與NK細胞的功能與體液免疫功能,同時提高T淋巴細胞因子活性,促進其分化,從而達到改善機體免疫力,調節(jié)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如劉甲爽等[2]研究發(fā)現,靈芝多糖可提高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和免疫力,尤其是大負荷運動。藥食用真菌還多以抗癌、抗腫瘤為特色,中外文獻有不少關于真菌抗癌抗腫瘤的實驗研究報道。張勁松等[3]發(fā)現云芝的粗體液在一定濃度時對人類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細胞株和大腸腺細胞株的抑制作用高達百分之九十。郭嘉銘等[4]發(fā)現其還可以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提高心肌供氧能力,提高動物血液內胰島素含量,增加糖代謝系統酶活性,降低血糖含量。除上述作用外,藥食用真菌多半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其提取液不僅可以抑菌,還能抑制病毒的生長[5]。
苔類在系統發(fā)育學上位于藻類和蕨類植物之間,是植物界由水生向陸生過渡的高等植物類群。盡管在植物進化譜上處于較低的位置,近年來從苔蘚植物中分離獲得了大量結構新穎且活性顯著的刺激代謝產物,其中許多可作為新藥研究的良好先導化合物[6],而且是生物活性天然產物的重要來源。
3.2 治療作用 藥食用真菌是指對疾病有治療、預防及抑制作用或具有保健功效的一類真菌,在我國傳統醫(yī)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梢苑譃閮深?,一類是藥食兼用型,另一類為醫(yī)藥專用型[7]。藥用真菌現代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如肝病、癌癥、心臟病、糖尿病、胃腸及食道疾病等,部分真菌還具有抑制艾滋病病毒,抗輻射的功能。在提高人體免疫力,滋補、抗衰老方面的作用受到我國歷代醫(yī)家的關注[8]。真菌對糖尿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糖尿病是當今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慢性代謝疾病之一,它是由于胰島素分的泌缺陷或其生物功能紊亂所引起。約占全球總人數5%,正遭受著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折磨。主要危害為其引起的多種并發(fā)癥,如糖尿病并發(fā)冠心病、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獨立致病因素;糖尿病并發(fā)大血管疾病,這一病變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9]。方熹君[10]研究發(fā)現特定真菌的發(fā)酵液能有效控制血糖,且無毒性,可被用來作為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劉韞滔[11]對五種產于我國西南部的天然食用真菌的營養(yǎng)成分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顯示其不僅可作為非常理想的膳食營養(yǎng)補充而且還具有較好的降血糖、抗氧化作用。
苔蘚有清熱、消腫、止痛、生肌之效,苔蘚燒炭亦可加強止血、生肌之功。在民間,苔蘚被廣泛用于治療外傷、燒傷、感染、肺結核、神經衰弱、驚厥、唇炎、燙傷和肺炎等癥[12]。
近年來,對于中醫(yī)藥研究的領域不斷深入、不斷拓展,食用菌因具有藥食同用的特點,與之相關的研究也在逐漸增多。我國對食用菌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尤其是其藥用效果及適用范圍將進一步在中醫(yī)藥的研究領域得到證實與應用,并將會發(fā)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