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市柳城縣太平鎮(zhèn)楊梅小學 韋毛記
主題班會課上,本以為提前布置的任務學生早就準備好了,可是竟然沒有一位同學準備得充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在著急和無奈中,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把情緒穩(wěn)定下來。
“既然同學們都沒準備好,這節(jié)課我們該怎么上呢?”我說。
“老師,我們把這節(jié)課的內容放到下節(jié)課上吧,我們先上別的內容?!?/p>
“老師,我們先上作文課?”
“對,老師,我們來練習口頭作文?!蓖瑢W們紛紛響應,我想,同學們即興來的決定那么一致,心坎里面一定有很多新鮮事,在今天的這種情況應該就是一個很好的展現(xiàn)機會?!皶乘?!”這不也是一節(jié)沒有主題的主題班會課嘛!于是我把上臺做口頭文章的內容提前調了上來。當見到同學們都眉開眼笑的時候,我笑了,心情也跟著好起來。
同學們各自選了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做起文章來,講演者那幽默的語言,機智的表現(xiàn)博得了同學們一陣陣熱烈的掌聲。該小婷上場了,她習慣拖著一只傷殘的腳輕一腳重一腳地走上講臺。她稍稍抬起頭,抬了抬下巴說:“我最想對我的奶奶說聲‘謝謝’……”我們都懵了,她奶奶十天前就已經過世了,她說的話奶奶能聽到嗎?“我從小就沒有了爸爸媽媽,我最感謝我的奶奶,因為在我最困難、最傷心的時候,奶奶一直都陪在我的身邊,她鼓勵我,給我勇氣和信心……”她紅著眼眶繼續(xù)說:“以前我媽媽離開我們的時候,她總是騙我說媽媽去廣東打工了,要我們在家要乖,要聽話,媽媽打工賺錢了就會回來……”她咬了一下嘴唇說:“直到奶奶走了,我才知道我媽媽是跟另一個叔叔走了。但是我不怪我的奶奶,我知道她是為我們好才這樣說的。”教室里靜悄悄的,同學們都睜大眼睛望著平日不善言辭的她今天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她哽咽著說:“雖然她現(xiàn)在聽不見我說的話了,可是我還是想說‘奶奶,謝謝您!我一定會記住您的話,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您的……”我的心里酸溜溜的,情不自禁地為剛成為孤兒的、勇敢而又堅強的女孩鼓起掌來,同學們也跟著使勁鼓掌,很多女同學都被她感動得流淚了,一向調皮的男同學也都默默無語。小婷同學拼命地忍住淚水,在我們的掌聲中,她并沒有走下講臺,而是突然轉過身來和我面對面地站著,她誠誠懇懇地說:“韋老師,我奶奶不在了,我想叫您代她接受我的一鞠躬?!闭f完她就向前走兩步,恭恭敬敬地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慌亂中,我也匆忙還了個禮,當我抬起頭來的時候,只見她消失在我的視線里。不,是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
小婷今天的表現(xiàn)只是一個“意外”,在同學們心目中,她是一個穿著邋遢,不善言行,性格內向的女孩,今天,她變了,變得懂事了,變得讓我們感動?;叵肫鸷退哌^的點點滴滴,我深深感到,班主任在對待像小婷類似的“特殊學生”時,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學中要講究方法和策略:
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生接觸最多,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在我們的班級中,總有些基礎知識差、學習惰性大、沒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行為習慣的“特殊學生”。對于這類學生,我們不能忽視或歧視他們,必要時還要給予更多。我班的小婷同學,她因為沒有一個健全的家庭、沒有健全的肢體(先天性腿腳殘疾),上學時穿著破爛、學習懶散、紀律散渙,還經常出口成“臟”,成績又不好,因此在常常被別人恥笑、排斥和欺負。在實際教學和工作中,我總是想方設法地幫助她、照顧她。當她舉得成績或進步時表揚和激勵她,當她身處困境時,我總是為她著想、替她解憂,把她從困境中“扶”起來。長久的關注、堅持不懈的努力幫助,她變得自信了,學習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對生活也充滿了信心和期待,她的進步和今天出色表現(xiàn)讓我感到欣慰和自豪!
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內容,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證。一個好的班集體不僅是促進學生學習的舒適環(huán)境,更是學生幸福成長的搖籃。針對小婷懶散的個性、隨便的學習態(tài)度和很差的學習成績,我把她編入了“四幫一”的學習小組中,每天有人監(jiān)督和幫助她學習;基于她繁重的家務活,同村有愛心的同學為她分擔;對于她害羞、內向的性格特點,每天上學、放學或做游戲時自有人主動約她。此外,我還通過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和競賽活動,在活動與娛樂中促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提高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互相關心、相互尊重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這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學習生活,更重要的是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學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陣地,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最直接的有效課堂,但并不是唯一的教育場所,因此,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求我們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結合到一起,使學生處處能接受教育。在轉化和教育小婷的工作中,我通過家訪和走訪她的親友,知道她從小沒有父母的照顧,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言行習慣以及性格內向、成績不好,常常被別人恥笑、排斥和欺負,因此爭取到她親友的配合,努力尋求適合教育和幫助她的方式和方法,共同引導和幫助她,使她更快更好地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說過:“在我們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活動中,對‘后進生’的轉變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回首往事,展望未來,在農村,像小婷這樣的貧困生、留守生、后進生等絕不在少數(shù)。此外,智力障礙、肢體殘疾、性格缺陷、單親家庭、學習困難等學生也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我想,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針對這類“灰色學生”的教育及轉化,只要我們老師在工作中多點細心、耐心和恒心,相信這些稚嫩的花朵一定會在陽光的照耀下綻放出光彩奪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