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貴港市平南縣大安高級中學 蘇雄杰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規(guī)定的課程性質(zhì)和理念:使學生在義務(wù)教育階段學習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明確學習目標,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過高中英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國際視野更加寬廣,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使命感進一步增強,為他們?yōu)榱税l(fā)展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镀胀ǜ咧姓n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英語》(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這套教材的指導思想是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提供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使他們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民族使命感和愛國主義精神。
老師在備課過程中要認真研究教材,找準兩者的切合點,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高中英語教材內(nèi)容選材廣泛,貼近學生生活,包括地理、環(huán)境保護、自然災害、科技、考古發(fā)現(xiàn)、海洋生物、名人、醫(yī)學等方面,富有時代氣息,信息量大。不僅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增強對其他國家尤其是英語文化的了解,而且有助于加深對自己國家的了解和熱愛。比如Book6 Unit5 The Power of Nature 講述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問題:土壤正日益沙漠化,空氣和水已遭到嚴重的污染。學生在學習這些課文中可以知道保護環(huán)境和保護生物的重要性。喚醒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熱愛、保護大自然。又如Book3 Unit5 Canada-----“The True North”中介紹了加拿大的地理位置、自然、歷史等情況。通過學習這篇文章學生認識到要尊重民族文化;Book4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 學生為Jane Goodall自強不息、不屈不撓和無私奉獻精神所深深折服。Book7 Unit1 Living Well中馬蒂·菲爾丁的自述向我們展示了他復雜的情感變化過程:希望破滅后的迷茫、焦慮、恐懼、對同情和理解的渴望,以及自我接受、被人接受后重新燃起的希望和喜悅。在教學中要重點引導學生去體會他的情感變化,提供他們關(guān)心、理解、幫助他人的意識。另外,課程中還有一些積極向上、勵志的名言警句,比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學生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英語老師要抓住每篇課文的特點,舉一反三,使學生觸類旁通地挖掘課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讓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語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滲透、交融、同步。
以英語課堂教學為載體而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是教書育人,另一方面是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抽象的理論。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通過語言滲透思想教育,訓練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對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都有著相當大的現(xiàn)實意義。
首先,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qū)W生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利用圖片、音頻、視頻等直觀手段來組織教學。如Book3 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和Book 4 Unit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 。通過分組討論、小組合作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合作精神。
其次,英語教師可以給學生補充課外閱讀材料和聽力素材。對學生而言,內(nèi)容健康、難易適中的課外補充材料,可以了解英語國家的政治、文化、風土人情、生活方式等,英語寫作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英語知識和能力的綜合訓練,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思想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從學生的作文中可以反映出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教師應(yīng)該在寫作教學中有機會話地滲透、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引導學生積極向上。
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上會帶有一定程度的情緒化傾向。他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方面會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困難和疑惑。這時候老師的師德示范對他們來說就是最有影響力的教育手段。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生活中和教學工作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還要具備較強的親和力,尊重學生,平等對待他們,寬嚴有度。始終要把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培養(yǎng)學生意志滲透在英語教學中,從而把語言教學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如Book8 Unit3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話題是“發(fā)明家與發(fā)明”。涉及到“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的區(qū)別”“發(fā)明產(chǎn)生的過程”“申請發(fā)明專利的條件”。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獲得專利的好處,了解申請專利的意義。
語言的交際性和實踐性決定了要在語境中、在活動中、在模擬交際中來學習英語,感受第二語言的魅力。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英語教學的過程固然以課堂為主,但課堂教學中所習得的的道理、激發(fā)的情緒,最終要轉(zhuǎn)化為道德行為。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之余教師要精心策劃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shè)語言學習與交際的場景,不斷擴大德育滲透范圍,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可以提升學生的品性和素質(zhì),提高學生認識,發(fā)展學生興趣,使他們在活動中繼續(xù)深化對課堂所學的德育知識的理解,把內(nèi)在激情升華為道德意志轉(zhuǎn)化為道德行為。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必須對教材進行充分、合理的設(shè)計,找到兩者的最佳切合點,靈活巧妙地向?qū)W生傳授教材知識的同時,又成功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英語教學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