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鑄敏,甘霖
(重慶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普外科,重慶 400054)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可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近年來,隨著乳腺癌知識不斷普及,乳腺癌早期檢出率升高。目前,手術仍是治療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手段[1-2]。本研究分析了乳腺癌保乳手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將2013年2月~2014年2月11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為對象,依據(jù)數(shù)字表法分組,各55例。治療組年齡26~79歲,平均(46.12±2.17)歲。Ⅰ期21例,Ⅱ期34例。淋巴結轉移10例,無轉移45例。腫瘤平均直徑(1.24±0.24)cm,平均發(fā)病時間(16.11±2.53)個月。對照組年齡26~78歲,平均(46.68±2.77)歲。Ⅰ期20例,Ⅱ期35例。淋巴結轉移9例,無轉移46例。腫瘤平均直徑(1.25±0.26)cm,平均發(fā)病時間(16.29±2.46)個月。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改良根治術治療,行保留胸大小肌乳房切除+同側腋窩BergI和Ⅱ水平淋巴結清掃。
治療組采用乳腺癌保乳手術治療。做弧形切口或放射狀切口進行原發(fā)灶局部擴大切除手術,切緣和腫瘤距離≥2 cm,分別標記切緣上下、內(nèi)外和基底,送冷凍切皮病理檢查,直至各個切緣陰性。若切緣陽性,則將切除范圍擴大至切緣陰性,若二次切緣陽性,改為改良根治術治療。另外取腋窩順著皮紋作小切口清掃外側至背闊肌前緣淋巴結,內(nèi)側至胸小肌深面,上方至腋靜脈。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手術成功率;手術施行時間、術后出院時間、手術過程失血總水平、平均引流量;干預前后患者生理功能、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得分(各項滿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越好);乳房外觀優(yōu)良率;遠處轉移、局部復發(fā)率、3年生存率。
優(yōu):雙乳對稱,乳頭水平距離≤2 cm,手感、外形和對側無明顯差異;良:雙乳對稱,乳頭水平距離≤3 cm,外形稍微小于對側,膚色和手感稍差;差:雙乳不對稱,乳頭水平距離>3 cm,手感、外形差[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用SPSS 18.0軟件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成功率相比較 治療組手術成功率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成功率相比較
2.2 干預前后生理功能、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得分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生理功能、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得分相近;干預后治療組生理功能、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得分(86.28±14.5)6分、(93.18±18.13)分、(88.14±10.82)分、(84.15±13.01)分高于對照組(72.56±10.14)分、(80.66±13.11)分、(74.94±9.98)分、(63.21±9.65)分,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干預前后生理功能、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得分相比較±s)
表2干預前后生理功能、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得分相比較±s)
注:組內(nèi)前后比較,aP<0.05;組間比較,bP<0.05
項目生理功能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治療組(n=55)干預前56.13±4.13 61.97±10.32 60.24±7.71 45.37±5.12干預后86.28±14.56ab 93.18±18.13ab 88.14±10.82ab 84.15±13.01ab對照組(n=55)干預前56.72±4.13 61.05±10.16 60.15±10.55 45.25±5.16干預后72.56±10.14a 80.66±13.11a 74.94±9.98a 63.21±9.65a
2.3 兩組手術施行時間、術后出院時間、手術過程失血總水平、平均引流量相比較 治療組手術施行時間、術后出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手術過程失血總水平、平均引流量(53.20±3.13)min、(8.01±1.61)d、(45.04±5.12)ml、(286.51±31.61)ml低于對照組(94.13±5.21)min、(13.14±2.51)d、(85.61±12.13)ml、(567.55±42.57)ml,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手術施行時間、術后出院時間、手術過程失血總水平、平均引流量相比較±s)
表3 兩組手術施行時間、術后出院時間、手術過程失血總水平、平均引流量相比較±s)
臨床癥狀手術施行時間(min)出院時間(d)手術過程失血總水平(ml)平均引流量(ml)對照組(n=55)94.13±5.21 13.14±2.51 85.61±12.13 567.55±42.57治療組(n=55)53.20±3.13 8.01±1.61 45.04±5.12 286.51±31.61 t值8.281 9.064 10.724 12.144 P值0.000 0.000 0.000 0.000
2.4 兩組遠處轉移、局部復發(fā)率、3年生存率相比較 兩組遠處轉移、局部復發(fā)率、3年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兩組遠處轉移、局部復發(fā)率、3年生存率相比較(n)
2.5 乳房外觀優(yōu)良率比較 治療組乳房外觀優(yōu)良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遠處轉移、局部復發(fā)率、3年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5。
表5 兩組乳房外觀優(yōu)良率比較(n)
傳統(tǒng)根治術是治療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手術帶來的傷害大,術后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和影響乳房美觀而降低患者生活質量。改良根治術雖然保留了胸大小肌,但切除范圍仍較大,不符合患者美觀需求[4-5]。
隨著醫(yī)學技術發(fā)展,目前多數(shù)早期乳腺癌患者可通過保乳術獲得類似根治術效果。和改良根治術比較,保乳手術具有保持乳房外觀美學效果、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術后恢復快,生活質量高等優(yōu)勢[6-7]。在實施乳腺癌保乳手術治療過程需注意幾個要點:第一,乳腺癌保乳手術治療擴大切除范圍應距離腫塊邊緣≥2 cm,若術中二次檢查仍陽性需改為根治術;第二,腋窩淋巴結清掃并非保乳手術治療禁忌證,但為降低復發(fā)率,最好選擇腋淋巴結轉移數(shù)目2個以內(nèi)的患者進行保乳手術治療。第三,保乳術后需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內(nèi)分泌治療和放化療[8-11]。
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改良根治術治療,治療組采用乳腺癌保乳手術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手術成功率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手術施行時間、術后出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手術過程失血總水平、平均引流量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生理功能、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得分相近;干預后治療組生理功能、活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乳房外觀優(yōu)良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遠處轉移、局部復發(fā)率、3年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乳腺癌保乳手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療效相當,在遠期轉移、復發(fā)和生存率方面相似,但保乳手術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失血和引流量,保障乳房外觀良好,對促進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改善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
[1] 楊廣,王峰,呂延鵬,等.中年女性乳腺癌保乳手術與改良根治術的臨床對比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3,35(4):506-508.
[2] 余敏,徐正豐,邱涵,等.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患者臨床療效及預后影響的系統(tǒng)評價[J].安徽醫(yī)藥,2015,12(12):2330-2334.
[3] 王斌,付肥郭,王學究,等.改良根治術及保乳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對比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3):47-49.
[4] Boram Lee,Sunyoung Lee,Jiwon Sung,et al.Radiotherapy-induced secondary cancer risk for breast cancer:3D conformal therapy versus IMRT versus VMAT[J].Journal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Radiological Protection,2014,34(2):325-332.
[5] 陳巍,王成盛,章蔚,等.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的療效比較[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3,20(2):255-257.
[6] 王立軍.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的對比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24(5):118-119.
[7]Hahn SY,Ko EY,Han BK,et al.Role of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as an adjunct to contrast-enhanced breast MRI in evaluating residual breast cancer followingneoadjuvant chemotherapy[J].EuropeanJournal of Radiology,2014,83(2):283-288.
[8] 孫清陽,姜鑫.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的臨床對比效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11(23):69-70.
[9] 朱秋秋.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4):488-489.
[10]Grajo JR,Barr RG.Strain elastography for prediction of breast cancer tumor grades[J].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2014,33(1):129-134.
[11]王安安,劉磊,羅永輝,等.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乳腺癌的療效比較[J].當代醫(yī)學,2013,19(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