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語法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骨架,也是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必備因素,因此如何幫助學生掌握語法是我們目前急需思考的一個問題。如果僅僅是灌輸式教學,學生難于準確地理解和自覺地掌握必備的語法知識。其次中學外語教學課時畢竟有限,而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外語的環(huán)境。在上述情況下,想靠幾節(jié)課的課堂實踐,使學生的語法能力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是非常困難的。筆者在本文當中將對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方法做一些探討,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高中英語;教學;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C41,B01,R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9-0085-01
一、英語語法教學的目的
權威的英語工具書告訴我們,英語語法是“對語言的構詞和造句規(guī)則的研究或科學”,或者是“構詞和造句的規(guī)則或對這些規(guī)則的研究”。由此可見,我們在課堂上英語語法教學不僅是讓學生了解和學習并掌握這些構詞和造句的規(guī)則,關鍵是讓他們能通過重要的語法規(guī)則來提高自己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就是說,語法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記住語法規(guī)則,還要讓他們在實踐中感知并理解語法的功能,進而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目前語法教學中存在以下誤區(qū):
(一)語法重要性的過分強調。一部分學生認為語法太難學,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甚至最后完全放棄。因此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語法只是英語的一個方面,其他的知識領域還很廣,例如口語、聽力或閱讀等。學生可以從各個方面進行突破,以提高英語的整體水平。
(二)英語學習中最難、最枯燥的是語法。在語言學習中,語法是基礎,教師在傳授語法知識的同時,一定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講授語言知識的過程中,我們應更多的關注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感態(tài)度,特別要注意保護和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把語法融匯到情境中,讓學生在愉悅中學習,這樣不僅提高他們英語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更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技能和運用英語的交際能力。
二、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應加強語法教學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例如在講虛擬語氣時,教師不是一條一條地羅列規(guī)則,叫學生做筆記,而是開口就說:IfIwereyou,Iwouldbuyapresentformyteacher.學生肯定會大為好奇,主語是I,be動詞怎么用were,不是am或was?會不會是老師弄錯了?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就很快調動起來了,課堂氣氛也非?;钴S。
(二)循序漸進。某些用法較多或結構形式復雜的語法項目,應該分散難點,由簡到繁,循序漸進,逐步擴大和深化。教學時必須注意掌握廣度和深度,可采取“學生預習——語法導入——課堂講練——課后鞏固——下次反復”的層層推進法,讓學生由陌生慢慢地感覺自然起來。例如教授被動語態(tài)時,可先讓學生預習教材上的內容,然后進行有趣的導入、課堂的精講、課后的練習,再經過多次的反復,讓學生明白了各個不同時態(tài)的被動語態(tài)。
(三)突出重點。語法教學中,尤其是高三復課備考的語法復習中,教師要突出重點,不要平均分配時間和精力。最令中學生頭痛的語法項目可能就是句子結構和動詞用法,比如主從復合句,動詞的各種時態(tài)、語態(tài)等,這些也是英語語法中的重點和難點。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在這些方面多花時間和精力,精講多練,反復運用。
(四)新課改所倡導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滯后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探究、合作地學習。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滯后的教學模式,樹立全新的語法教學觀念,從過分強調“演繹法”轉向“歸納法”進行語法教學。所選例句要符合學生的思維,不能太過老化。正確領會新課程標準有關語法教學改革的精神,在授課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學情,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側重培養(yǎng)學習者的語法意識和運用語法的能力。
三、英語語法教學的嘗試
語法教學可以在閱讀材料的講解中進行,特別是對長而復雜的句子要進行分析。雖然有時教師講解語法往往是學生非常需要的,但教師最好把語言專項作為每個學段的語法專項,作為各學習小組討論分析的內容,要求學生記下合作的過程,然后寫出學習體會或小論文。
在英語語法的教學中,有些句子結構不是那么容易被學生接受,因此,老師在教某一個項目時,必須開動腦筋,想出一些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方法。
四、新課程理念下語法教學的思考
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傳授語法規(guī)則不是我們英語語法教學的終極目標。在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運用正確的方法來教授語法規(guī)則和詞匯知識,又要注重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語法教學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最終的目標。我們應該設計并利用一些合理而又實用的語言材料讓學生去觀察和思考,再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語言能力來分析新的語言材料。通過這樣讓學生真正將抽象的語法規(guī)則內化,從而實際運用中了解和掌握新的語言規(guī)則。
總之,在語法教學中要積極拓展新思維,采用新辦法,必須把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有機結合,這樣高中語法教學才會擺脫陳舊的“滿堂灌”式教學,從而找到出路。
參考文獻:
[1]陳林華,袁霽.外語教學與學習中的文化問題[J].外語界,1991(2).
[2]戚雨林.語言對比和文化對比[J].外國語,1992(5).
[3]章振邦,張月祥.新編英語語法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4]張正動.解析語法教學的困惑.2004(17).
作者簡介:成小蕾(1981-),男,漢族,職稱:中學二級,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