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欣
摘 要:當前的教育不僅注重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傳授,同時還需要注重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學生體質的關鍵。但是從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情況來看,其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因此還需要加強對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文章主要對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高等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等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學生體質健康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10-09
文章編號:2095-624X(2018)31-0118-01
一、高校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高校體育教學思想過于片面
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教育思想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其一,學生通過對體育的學習可以實現(xiàn)為國增光的理想,促進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從這個方面來看,高校體育教學主要強調的是技術方面的教學。其二,提升高校大學生的體質、身體素質,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的體魄[1]。但這兩種思想都不夠全面,無法體現(xiàn)出高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意義,高校體育教學中還需要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對終生體育、健康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
2.課程設計缺乏科學性
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涉及的體育項目比較多,但從體育課程設計的情況來看,其中存在很多重復的內容,可供學生選擇的內容比較少,無法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同時,從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情況來看,教學方式比較落后,大部分高校在體育教學中仍然采用集體授課形式。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全面管理,容易導致一些特殊的學生被忽視,不利于個性化教學活動的開展,難以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一個體育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需要面對幾十個學生,特別是在進入大學后,教師對學生過于放任,缺乏對學生的嚴格管理,導致學生在體育的學習中存在偷懶和敷衍的情況,無法有效完成學習目標。同時,體育教學內容過于枯燥,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層次性不強,無法結合學生的水平開展體育訓練,也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
3.教學方式過于落后
大部分高校在教學中仍然以枯燥的技能訓練為主,缺乏情感的融入,沒有考慮到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導致學生只能被動聽講,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思維方式受限。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對學生體育技能的提升,忽視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而且教學方式過于枯燥、死板,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幫助不大,也無法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鍛煉習慣。
二、基于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高校體育教學策略分析
1.注重對體育教學內容和方式的改革
學生的體育思想和行為都需要通過后天的教學來培養(yǎng),因此高校體育教學中要想保證體育的創(chuàng)新性,需要從改革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方式入手[2]。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體育教學的方式中除了加大對學生的體育鍛煉之外,還需要注重學生的體育教育。體育教學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還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方式的改革中,可以增加一些體育項目,使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合理選擇自身的體育項目,并根據具體的體育項目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進而充分發(fā)揮體育教學的作用,使所有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的體質健康。
2.適當地融入強制教學
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很多體育項目是學生無法自行選擇的,如體育鍛煉的時間、內容等,這些都是學校統(tǒng)一安排的,所以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也采取強制執(zhí)行的方式,雖然這種體育教學方式對個性化培養(yǎng)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大部分學生都會存在惰性,體育鍛煉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在考試完成后就將體育鍛煉拋之腦后,無法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和習慣。因此,教師可以采用移動信息化的技術,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為學生提供更多與體育接觸的機會和途徑,幫助學生樹立終生體育和健康第一的意識。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教學對提升高校大學生的體育能力、體育素質以及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情況來看,其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所以必須針對這些問題提供相應的解決對策,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體質健康。
參考文獻:
[1]殷征輝.終身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淺析[J].高等農業(yè)教育,2015(4).
[2]牛 凱.基于學生體質健康的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其體系構建[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