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愛娟
摘 要:新的課程標準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應運而生,計算能力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發(fā)生了重大的變革。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計算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方法也更加多樣化,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計算做為小學數學的基礎,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后續(xù)的數學教學及其今后的學習水平。因此,在小學階段必須循序漸進地抓好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
關鍵詞:農村小學;計算能力;提升
計算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計算教學是數學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數學學習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計算教學更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稊祵W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該把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作為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學生在計算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學生計算能力薄弱的原因,結合實際提出相應對策,培養(yǎng)學生正確、迅速、合理、靈活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的重要任務。
一、小學生數學計算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多年的數學教學,發(fā)現學生在數學計算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習慣不好,粗心大意。一大部分孩子在做題粗心大意,將題目抄錯,如將“-”看成“+”;將“645”誤寫成“654”等,導致計算錯誤;還有的學生書寫不規(guī)范,導致數字變形,就把變形了的數字看成其他數字,以致出錯。
(二)口算不強,基礎較弱。在計算題目中,有些比較簡單的內容可以通過口算完成,一部分孩子加減法口算、乘法口訣不熟練,導致出錯。如20以內加減口算不熟練,造成在完成進位加和退位減時出錯較多。有些學生的乘法口訣還不能熟練背誦,導致試商出錯。
(三)算理模糊,張冠李戴。如:857-298=857-300-2=557-2=555,已經從 857 中多減2了,應該加上2。
(四)態(tài)度不端正,求快出錯。部分學生由于懶惰,只求完成任務,不仔細審題,從而造成錯誤,如單位未統(tǒng)一、用錯公式或未挖掘題意中的隱含條件等。另有部分學生一味求快,急于求成,導致運算錯誤。
(五)不良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保證計算正確的重要條件。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認真的書寫習慣,審題習慣,檢查習慣,檢驗習慣。由于學生的這些習慣沒有完全養(yǎng)成,所以容易造成錯誤。
二、對策
學生的計算能力提升不是朝夕之功,應該采取靈活恰當的教學策略,在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計算能力逐步提高?,F結合自己的數學實踐從以下幾方面談談:
(一)興趣引路,提升計算欲望。要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計算興趣,使學生樂于計算。我以介紹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在計算題的教學中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開展計算比賽活動等形式來激發(fā)學生計算的興趣,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同時,改善評價的方法,像分小組競賽、個人加分、評選“小小計算能手”,也確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的感受。
(二)訓練口算,提高計算能力??谒闶枪P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口算的速度、正確于否直接影響到計算能力的提高。只有口算能力強,才能加快筆算的速度,最大程度提高筆算的正確率。
堅持每天口算。口算能力的快慢和訓練的密度有著關系,口算方法掌握了,接下來就是通過不斷的練習來鞏固學生對口算方法的熟練掌握程度。我在每天上課之前用兩到三分鐘,出示10~20道口算題目全班共同口算或接力算,適當注意口算方法的指導,或者每天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口算的練習,持之以恒,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三)幫助學生弄清算理,揭示規(guī)律。在計算教學時最忌諱重結果輕思維、重法則輕算理的做法,要讓學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促進思維發(fā)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維和數學抽象之間架一座橋梁,充分發(fā)揮學具操作的作用。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去理解新知識,構建教學知識結構的主要方式,教學中恰當地運用舊知識,通過類比同化新知,實現知識的正遷移,有利于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對新的認識結構的認同。
(四)日常入手,培養(yǎng)計算習慣。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前提和保證。因此,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重視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yǎng)。
1.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校對的習慣。要求學生對所抄寫下來的題目都進行認真校對,細到數字、符號,做到不錯不漏。
2.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要求學生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據和運算符號,確定運算順序,選擇合理的運算方法。認真領會應用題中的意思,準確的列出等量關系,正確解答。
3.使學生養(yǎng)成仔細計算、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要求學生書寫工整,書寫格式要規(guī)范。
4.使學生養(yǎng)成自覺驗算的習慣。教師要教給學生驗算的方法,并將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要求。
(五)重視錯題的分析。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反復認識和實踐的過程,出錯總是難免的。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特征,剛剛學習的知識比較容易遺忘。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計算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其計算錯誤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漫長,麻煩,細致,長期的過程,俗話說,“要想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就必須得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如此。它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只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