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碩
摘 要:建構主義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理論,該理論將學生作為課程教學的中心,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倡導交互性學習的重要價值。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是對知識重新在建構的過程中,而不是單純的知識灌輸,該理論改變了原有的教師角色,具有重要的價值。本文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理念的分析,闡述了此理念下的教師角色定位,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關鍵詞:建構主義;教學理念;教師角色;教學資源
建構主義將教學還原為活動,通過協(xié)作的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诟呗毥虒W的現狀分析,被動式學習仍然存在,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理念的發(fā)展,教師需充分發(fā)揮建構主義在教學中的價值性,轉變傳統(tǒng)的角色,將自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設計者,并積極參與到學生學習之中,實現對角色的重新定位。
一、建構主義教學觀概述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在文化背景、學習情境中獲得,需要引導學生的主動性。此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學生對信息進行加工,并獲取信息的價值,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此外,此教學方法重視情境對學生的教化作用,將知識經驗作為教學資源,通過環(huán)境的變化,滲透知識點。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應重視活動性,在交流中建構知識、完善知識。
二、建構主義教學觀下的教師定位
(一)教學設計者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應在學習中對知識進行自我構建,教師需對自身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充分發(fā)揮教學的設計者職能。在具體教學活動中,作為設計者,教師需為學生布置相關的任務、問題情境等,并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合作的方法,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并完成相關的任務。任務的布置到結束,均需給予全面性保障。教師為學生布置人物、提出問題,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提前思考的方式,并通過小組合作研究的方法,對各人的觀點進行總結分析,學生在思考、探究的過程中,給予自身對知識點的認知,可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把握,這是對知識進行重新構建的過程。在此,學生基于研究、合作,其情感價值也得到了鍛煉,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
(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者
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較大,其與文化背景、社會背景具有一定的聯系?;诖耍處煹慕巧ㄎ粸榄h(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需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知識情境,通過情境改變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進而獲取新的知識。恰當的學習情境,會使得學習過程更具趣味性,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教師積極將其與生活相聯系,要求在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教師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情境、生活問題解決情境、競賽活動等,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溫馨、寬松的學習氛圍,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繼而實現對知識點的滲透。學生在情境中獲得了情感體驗,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效率也會明顯提高。
(三)教學參與者
建構主義將學生作為知識建構的中心,平等的關系對于強化雙方溝通,滲透教學知識具有重要意義。在此,教師要轉變角色定位,作為教學活動中的參與者,以平等的互動對話,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在此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中的一員,通過與學生交流合作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在此,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與建議,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科學解答,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繼而實現對學生知識的重新建構,而不是應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
(四)方法指導者
基于學生探究性學習、學生在完成任務、解決問題,小組合作探討陷入瓶頸時,教師要作為一個指導者,為學生自主研究指明方向,為學生的討論方向提供指導。教師需要細致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合作情況,并深入與學生交流,找到學生中的失誤情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矯正,給予學生科學的指導。當學生探討內容出現偏差時,教師要指出問題,當學生在探討過程中出現思維碰撞時,教師要給予學生支持,并對兩者的思維方向進行指導。在建構主義下,教師不是問題的解決者,而是學生問題解決的指導者。
(五)結果評判者
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教學的最終目標在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評價的結果旨在完善。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者,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過程,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高,拓展建構主義教學的意義。教師作為評判者,不僅僅對學生進行個體化評價,還需要求學生進行主體化批評,對自身研究的過程進行反思,教師對結果進行評價、指導??茖W的評價對學生具有很強的激勵作用,可構建良好的競爭課堂,創(chuàng)設良好的競爭氛圍。評價教學是建構主義教學觀中的主要內容,公正的評價會促使整體教學處于不斷進步的狀態(tài)。
綜上所述:建構主義理論是認知領域的重要內容,其通過改變傳統(tǒng)認知觀念的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建構主義更加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基于原有的知識經驗,對知識結構進行重新理解。在此教學理念下,教師必須改變原有的角色定位,并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新型的教學設計方法,引導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賴秋桃.實踐智慧型教師角色建構——基于生成性教學視角[J].教育現代化,2018,5(32):149-151+164.
[2]唐藝禎.一部具有“今天”意義的教師論著——評吳康寧《重新發(fā)現教師》[J].教師教育學報,2018,5(0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