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淑瑜
【摘要】初中語文是小學語文與高中語文的過渡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語文學習十分重要。教師的語文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初中語文是高中語文學習的基礎,會影響學生以后學習能力的提高、價值觀念的形成。所以,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經(jīng)濟、文化、科技的發(fā)展,我國已經(jīng)步入多元化階段。社會文化多元化對人們的思想產(chǎn)生影響,使人們的思想也變得多元化。素質(zhì)教育要求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素質(zhì),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初中語文使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多元化教學方法概述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行,教學活動也在不斷完善。多元化教學方法正適合目前的教育環(huán)境,多元化教學是指教學性質(zhì)的多元化、思維發(fā)散的多元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不同角度來學習系統(tǒng)知識。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關鍵時期,此時正適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的性格特點會在初中階段形成,教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性格以及思維創(chuàng)新十分重要。
二、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的特點
初中語文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語文知識的運用率最高。初中語文的發(fā)展使語文教學內(nèi)容豐富多彩,在小學語文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也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來的語文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讀、寫的能力,如今的語文涉及的知識面更加廣闊,開始重視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閱讀能力及綜合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新課程改革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素質(zhì)、文學素養(yǎng)以及情感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不斷進行閱讀,對于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十分重要。初中語文運用多元化教學方式可以建立學生的語文思維體系,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需要對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案及教學內(nèi)容進行改革,引導學生運用多元化思維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三、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的意義
初中語文知識主要包括常識性知識、閱讀理解及寫作等,內(nèi)容豐富且與實際生活相關聯(lián),這些特點與多元化教學正好融合。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教師應對初中語文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使用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及知識的傳授有重大意義,同時也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歸納概括能力。多元化教學是一種發(fā)散思維教學,看待問題是從多個角度出發(fā)的,處理現(xiàn)實中的問題也會更加靈活,有利于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四、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的設計
初中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課文與寫作。但是初中語文教學并不是只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課文理解能力與寫作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語文素養(yǎng)以及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也十分重要。例如在進行閱讀理解講解時就應使用多元化教學方式,在學生對文章閱讀與解析時,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相當重要,首先讓學生分析文章中心思想,并找出文中的重點句子及段落。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核心段落時應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多層面分析文章。此外,在分析同一觀點時,也應從多個角度探究,對觀點的正反面同時進行分析與理解。
五、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教學方式多元化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寫作能力是教師最為注重的,而語文多元化教學不僅要求教師重視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寫作能力,還應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素養(yǎng)與想象能力。多元化教學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前必須制定有效的多元化教學方案,以便于學生理解知識與學習知識時可以從多個角度出發(fā)。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學前,教師需要充分準備,制定多元化的教學方案,在備課過程中可以對學生進行以下的考查:查閱資料,讓學生了解作者莫泊桑;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明確文章背景及故事發(fā)展過程;引導學生通過作者對小說人物的語言描寫總結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人物形象;深刻理解文章主題;對小說進行多角度詳細分析,使學生看待事物可以從正反面同時進行,在理解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主要是金錢關系以及作者對小說中的人物極為同情的同時,可以提升學生的道德觀念;最后讓學生對本文中于勒叔叔的家人的態(tài)度以及于勒叔叔的行為進行評價。在制定教學方案時使用多元化方法,教師應指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看待問題、分析問題,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思維方式多元化
多元化教學方法是用多種思維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的教學方法,良好的思維方式會產(chǎn)生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單一的原因則是由于人的思維單一性造成的,單一的思維產(chǎn)生單一的教學方式,以至于教學效果也較為單一。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依賴教師的思維方式,教師的思維活躍,教學方法則豐富多樣,教學效果也會越好,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的思維方式與教學方法的融合需要時間,教學方法合理,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也會更加有效。將學生以往被動接受知識的境況變?yōu)橹鲃訉W習知識,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得到發(fā)展。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劉向的《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通過學生繪聲繪色的表演,引導學生從秦王與唐雎的語言中對二者進行比較,使學生感悟到秦王的氣焰囂張以及唐雎的智勇雙全,并結合五年級學過的《完璧歸趙》以及《晏子使楚》等,同時表現(xiàn)強國君王目中無人、驕橫跋扈,而弱國能人有勇有謀的故事,借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強權政治以及國家利益等話題展開討論。如此一來,不僅可以使學生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多角度考慮事物,還可以解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問題。
初中語文正是小學語文與高中語文的過渡階段,起著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比起小學語文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初中語文對學生有了更高的要求,深刻理解閱讀、把握文言文基礎以及掌握語文作文題材等都是初中語文的新要求,要求學生必須達到。
(三)學生能力多元化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還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交際能力、合作能力等多元化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是語文多元化教學必須重視的部分。語文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實踐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例如在初中學生步入九年級時,教師可以開展“走進圖書館”的實踐活動,以“閱讀的樂趣”為主題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在活動進行之前,教師先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興趣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如小說組、歷史組、人物自傳組等。然后在各小組中選擇一人擔任小組長,教師帶領學生去往圖書館,由于學生選擇的書目類型不同,所處位置也就不同,教師無法兼顧所有學生,便由組長照看學生進行閱讀。學生找到自己的區(qū)域,自由選擇書籍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對書籍內(nèi)容的領悟更加深刻,回到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僅體會到了合作的樂趣,還可以提高閱讀水平與理解能力。最后,教師對于此次閱讀向?qū)W生布置一個任務“寫讀后感”,學生可以寫自己閱讀的感受,也可以對文章內(nèi)容發(fā)表看法,完成之后教師批閱并選出優(yōu)秀的“讀后感”給予嘉獎。借助本次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語文多元化教學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知識,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教學內(nèi)容多元化
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以及專業(yè)知識對教師十分重要,只有掌握足夠的專業(yè)知識,教師才能達到教學內(nèi)容多元化的教育目標。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杜甫詩三首”中《春望》的教學時,處在和平時期的學生根本無法感受這首詩的內(nèi)在含義,通過誦讀也無法激起學生的愛國之情。教師為了使學生理解更加深刻,可以向?qū)W生講述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作這首詩的背景,安史叛軍對長安焚掠一空、滿目凄涼,作者感懷山河依舊,家國卻已不再。通過對詩的背景分析,學生才能理解這首詩真正的含義,感受到作者的愛國之情,從而激發(fā)自身的愛國情感。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歷史課程中教師講的安史之亂回憶一遍,或者通過觀看相應的視頻,使學生深切感受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教學內(nèi)容不應只局限于課本知識,教師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學習更多的歷史知識及人生道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五)教學評價多元化
評價是教學中的重點部分,多元化教學的評價方式也應多元化,且要有效、合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針對學生的發(fā)展特點,采用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學生互評、書面和口頭評價等評價方式,對教學設計、教學過程的有效性進行合理、有效的評價。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時,學生對文章的關注點不同,理解就不同,導致感受也有所不同。如部分學生覺得皇帝一直都是在自欺欺人,還有的學生覺得大人們的行為也不正確,只有小孩子最為誠實,做人就應該不欺騙別人,也不能被謊言蒙蔽。教師在對學生的看法進行指導時,應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結合文中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指導,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指導學生評價時,應保證做到客觀民主,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
六、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多元化教學對于改變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十分重要,同時也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在語文多元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豐富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評價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多元化的思維方式及各方面的能力,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方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4).
[2]高玉英.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探討[J].課外語文,2017(5).
[3]楊梅.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6(6).
(編輯:郭恒)